王躍 朱坤利
摘要:在目前社會飛速發展的影響之下,我國的建筑行業發展也十分的迅速,基于這樣一種時代背景之下,建筑行業日漸繁盛,因此與建筑有關的工程業務數量也在隨之增多。面對數量更龐大的建設需求,面對設計難度與施工復雜度不斷增加的現狀,建筑結構設計中提高建筑的安全性問題刻不容緩,提升建筑安全是建筑工程順利落成的要求和保障。建筑結構設計對建筑工程施工有著重要的先導作用,設計不合理導致的安全問題需要規避,在建筑結構安全設計的基礎上遵循設計原則,優化建筑結構設計有利于建筑工程落實應用目標。
關鍵詞:工程建筑;安全性;討論分析
隨著我國建筑業的快速發展,建筑結構設計已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建筑結構設計安全是維護建筑整體安全的重要環節。因此,設計師一方面要認真貫徹建筑設計規范,另一方面也要高度重視建筑安全分析。從主客觀因素出發,探討建筑結構安全設計的重點,以促進我國建筑業的更好發展。
一、我國建筑行業的背景
近年來,我國建筑行業的發展速度在經濟、科技的帶動下有了極大提高,建筑規模不斷擴大,建筑形式也越來越多樣化,與此同時,客戶對于建筑工程的要求也不斷提高,建筑設計正面臨新的挑戰。建筑設計涵蓋的內容比較多,其中結構設計是與建筑安全性密切相關的因素,如果結構設計不合理、不符合相關規范要求,必然會影響建筑工程的性能與使用壽命,甚至還會造成重大的安全事故。因此,企業應充分認識到建筑結構設計與建筑安全性之間的關系,立足于建筑工程的特點,制定科學、合理的結構設計方案,制定有效措施消除風險因素,以保障建筑工程的安全性。
二、我國建筑結構中存在的問題
建筑的安全性的考察體現在建筑的可靠性上。足夠可靠安全的建筑能在常規要求和意外情況下,保證自身結構的穩定,從而保證建筑內及周邊人員及財產的安全。然而有諸多環節都可能導致建筑的不安全及不可靠:前期建筑結構設計不夠科學合理,建筑抗震防災功能欠缺,施工過程材料管理不當或人員意識不足,缺乏有效安全設計監管。
(一)缺乏安全意識
建筑施工企業安全意識的缺失將直接影響建筑結構的安全。雖然我國已經出臺了一些有關建筑結構設計安全的制度,但一些企業在工程建設中仍然遵循效益第一的原則,只注重經濟效益,沒有嚴格執行各項制度和規范。此外,還存在擅自改造建筑結構、以次充好的情況,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個問題,加劇了建筑結構的安全風險。另外,設計師還沒有建立起強烈的安全意識,這也是建筑結構缺乏安全保障的關鍵因素。設計師是結構設計的執行者,其專業水平和綜合素質對建筑結構設計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現在很多設計人員對設計工作不重視,也削弱了建筑結構的安全性。
(二)建筑結構布局不合理
建筑業在發展過程中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資源,這在繁華的城市中表現得更為明顯。城市房價長期處于上升趨勢,開發商致力于開發高層或超高層建筑。在結構設計中,一方面要深入考慮建筑的功能要求,另一方面要在滿足經濟性原則的基礎上滿足建筑安全設計的要求。這樣,建筑結構設計工作就成為這一階段的重點。設計人員應注重結構的設計模式、結構的平面和豎向布置、建筑的美觀和傳力路徑的合理性。但許多單位沒有把上述問題作為工程設計和施工的重點內容,造成工程結構布局不合理等問題,導致不同形式的安全事故。
(三)建筑結構抗震能力不足
抗震設計應作為建筑設計的重要內容。目前,一些特殊地區地震災害頻繁發生,地震會產生許多不可逆轉的危害。但一些設計人員對抗震設計的總體要求沒有完全理解,沒有做好抗震設計,不能保持建筑物的穩定性和安全性。事故發生后,工作人員未能及時發現并解決問題。中國幅員遼闊,不同地區差異很大。地震災害和事故發生的概率和嚴重程度也有很大差異。因此,工作人員要學會靈活應對,增強防范工作的針對性,進而把建筑結構抗震設計作為工作重點。
三、增強建筑安全的有效措施
(一)增強安全意識
施工企業和設計人員需要不斷增強安全意識。首先,施工企業要正確認識施工安全的重要意義。比如建筑安全存在明顯問題,將直接影響企業形象和聲譽。因此,我們必須高度重視設計工作。在設計工作中,我們可以選派專業素質過硬、工作經驗豐富的人員來完成工程計算工作,使計算工作既能滿足國家規定的要求,又能滿足工程的實際情況,維護工程結構設計的科學性和合理性,為結構安全保駕護航。此外,設計人員還應理性看待建筑安全的積極作用,更加重視建筑結構設計,在實際施工中嚴格執行設計規范和標準,切實增強建筑結構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二)嚴格遵守國家標準和要求
改革開放以后,我國建筑行業得到快速發展,建筑人員的工作意識也得到增強,人們更加重視建筑本身的結構安全。為改善人們的生活質量,保障居民的居住安全,我國有關部門也對建筑結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制定了多個法律法規和政策。因此,在工程結構設計中,設計人員必須認真落實政策和規范要求。工作人員可以依據建筑結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制定切實可行的法律法規和政策規范,保證建筑結構設計標準的全面性和可行性,同時也可最大限度減少后期施工和使用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類問題。另外,人員還需就結構可能出現的問題采取切實可行的應對措施和防控措施,以降低安全事故的發生概率,保障住戶的安全性。在建筑工程設計和建設的過程中,如出現問題,設計人員應第一時間向上級部門匯報,該操作也是降低安全事故發生率的有效途徑。
(三)優化建筑抗震性能
地震地質災害的發生導致建筑體受損或是毀壞,極大威脅建筑體及建筑體內人員財產的安全。應對地震沖擊力帶來的危害,建筑結構設計需要根據工程項目實地情況,展開合理的抗震設計,確保建筑結構抗震等級符合要求,減少坍塌概率。在比較罕遇地震沖擊下,建筑結構設計中的抗震結構都會部分進入塑性狀態,所以研究結構的彈塑性變形能力是必要的。建筑結構設計中需要對結構在地震的沖擊下,面對在不同超越概率水平,來設計結構的性能或變形要求。優化建筑的抗震能力,有效加強建筑穩固性。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建筑安全的影響因素多種多樣,想要提高建筑的安全性,就要提升總體的安全意識,并且確保建筑的結構嚴謹合理,建筑符合國家要求的建筑并且要提高防震意識。對于建筑的結構來說,必要要以安全為基礎,這樣一來才能夠全面的提升我國建筑行業的質量,讓建筑行業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陳宇. 建筑結構設計中提高建筑安全性的探討[J]. 風景名勝,2019,No.361(06):187-187.
[2]鐘華. 建筑結構設計中提高建筑安全性探討[J]. 門窗,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