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卉卉



摘要:隨著合唱的普及化,合唱排練不再是高校或是專業指揮的專屬,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合唱團中,但并不是每一個指揮都接受過系統的專業訓練。而手勢的運用在合唱排練中是通往作品本身的道路,本文從指揮的角度出發,淺顯談一談在合唱排練中的手勢運用。
關鍵詞:合唱排練;指揮;手勢運用
一、合唱排練中“手勢”運用的意義
(一)有利于合唱團更好地理解作品。眾所周知,指揮是合唱團的靈魂,當合唱團開始唱新作品的時候,需要指揮先對作品作出解釋,所以指揮是必須對作品非常熟悉的。但一個合唱團如果只有指揮熟悉作品,那么這首作品是不能夠完美呈現出來的。在作品中,作曲者作詞者會有很多處理,比如情感上的變化,有時溫柔有時激昂,我們的指揮可以通過手勢形狀的大小來詮釋。在作品激動之處,指揮可以將手勢范圍擴大,這樣合唱團員可以清楚明了的知道情感是往上推動的,是需要帶動情緒的。在遇到情緒轉換的時候,指揮的手勢是最重要的,通過指揮手勢的提示與帶動,合唱團員能夠清楚的了解到作品的走向,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內涵。
(二)有利于帶動合唱團演唱氛圍與情感。一首作品的完整呈現是有一定難度的,需要指揮、合唱團、以及觀眾融為一體,切身體會作品的情感,能夠達到身臨其境的境界。要想做到這一點,需要付出很多努力。其實評判一個合唱團是否夠優秀,這個標準與合唱團的指揮有很大聯系。指揮就像是一艘船的船長,方向如果不對,那么永遠都不能到達港口。所以,指揮要知道怎么去帶領合唱團,特別是在演出,在演唱作品的時候,指揮要怎么樣把合唱團帶領到正確的方向。指揮手勢的運用不乏為一招妙計,在演唱的時候,指揮根據演唱作品的風格可以設計自己的手勢動作。在設計動作的時候要注意如果是慷慨激昂的作品,可以將動作設計的比較大氣,比如動作范圍大,手型張開,不要拘束,甚至身體可以跟著情緒的遞進來輔助手勢變化而擺動。合唱團面對進入情感的指揮,對作品的詮釋會更加到位,也更容易達到我們想要呈現的效果。
(三)有利于提高合唱團演唱作品時的統一性。在合唱作品中,聲部的進出是非常常見的。但是對于合唱團員來說并不簡單。若是比較簡單的作品,比如二聲部的作品,聲部的進出相對來說比較簡單,因為總體聲部較少,所以即使聲部進出較頻繁,也不會有很大的難度。但如果我們演唱混聲四部,或者八聲部的作品,如果聲部進出比較多的話,那么難度還是比較大的。而且合唱團并不一定能夠準確的記住自己在哪一拍停,在哪一拍進。但是這個如果不能做到統一,那么整首作品就會顯得非常雜亂無章,那就是失敗的。但是我們作為一名指揮,必須要把作品正確的演唱出來。所以我們要通過手勢來提醒合唱團,進和出的時間點。在給提示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準確性,而且要特別注意給合唱團氣口,給足吸氣的時間,并且同時要注意動作要盡量明顯,確保每一個團員都能看清楚,這樣才能達到基本的準確性。
二、合唱排練中運用較多的基本“手勢”
(一)長音保持。在很多合唱作品中,無論是入門的還是難度比較大的作品,一般都有長音保持的旋律。(如圖1)
我們從《長江之歌》這首作品的這一片段中可以看到,除了solo的部分,女高女低和男高的聲部都是長音保持,并且都有連音線,連音線的存在就要求合唱團不能有太明顯的換氣表現,最好是能夠循環呼吸。那這樣的聲部旋律怎么通過指揮的手勢來體現呢?首先,指揮可以運用最基本的手勢:手掌自然張開,手指微微向內彎曲,好像抓了一個蘋果,大拇指與其他手指平行,不要向手掌內摳。做好基本手型之后,我們的手勢可以是一只手保持不動,一只手畫拍子。這首作品是4/4拍的,那么就可以左手保持,右手畫基本圖示。左手的保持就讓合唱團知道這個地方是要平緩的,沒有太多起伏的,右手的基本圖示可以提醒合唱團現在唱到第幾拍了。圖1片段中,每個長音保持4拍,4拍過后又是另一個音,在音與音的轉換的時候,指揮長音保持的手也需要動起來,提示合唱團換氣換音。
(二)漸強。漸強也是合唱作品中很常見的一種處理方式,通常表現為在作品的高潮部分或者是表達激烈的情感的部分。(如圖2)
《在燦爛的陽光下》這首作品我們都知道是一首紅歌,本來基調就是比較明亮、向上的。在圖2的片段中我們看到是有一個漸強的力度記號的,而且在這個漸強力度之前又一個中弱的力度記號,這就意味著作品的情緒是遞進的,是在向上攀升的,所以這個地方的漸強是非常重要的,我們一定要讓合唱團正確的詮釋漸強的力度變化。那我們可以使用長音保持的方法:一只手不畫拍子,做緩慢向上抬的動作,另一只手畫基本圖示,手向上抬是意味著音量加大,情緒上升,逐漸趨向高潮化。這樣的手勢清晰明了,合唱團也很容易明白。
(三)漸弱。漸弱和漸強是一對反義詞,在音樂處理中也是這樣,處理也是相對的,我們可以看到譜例:(如圖3)
在圖3whisper的片段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非常明顯的漸弱記號,并且之后的小節也是弱處理,我們這個時候運用到的手勢與漸強是剛好相反的,可以用一只手做向下的動作,另一只手畫基本圖示,向下表示音量放小,歌曲進行到比較平緩的部分,需要安靜一點溫和一點。當我們指揮把這些基本手勢都表達清晰之后,合唱團會更加快速的了解我們的意圖,也能更好地把作品詮釋出來。
三、合唱排練中要注意“手勢”的美觀及藝術性
我們已經知道了指揮手勢的重要性,但是我們同時也要注意手勢的美觀。因為我們還是一種表演藝術,需要具有觀賞性和藝術性,這就要求我們在設計動作的時候要注意設計的動作是否美觀、大方。我們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式來提升設計動作美觀性的能力:(一)提升自我專業能力,豐富專業知識;(二)觀看相關資料,學習優秀指揮的動作設計特點;(三)學習相關的文化知識,全面提升自己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張浩.創新視域下的高校合唱指揮教學改革探析[J].傳播力研究,2018,(32).
[2]李雪錦.肢體語言在合唱指揮中體現的藝術價值[J].黃河之聲,2014(15):101-102.
(湖南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