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有越來越多的人可以通過手機暢游互聯網世界,人們對于方便、快捷以及趣味性的需求的增加使得自媒體獲得了空前的發展機遇。自媒體的飛速發展給傳統媒體帶來了極大的沖擊,一方面,自媒體使新聞傳播的途徑發生了根本性改變,傳統媒體的地位降低;另一方面,移動客戶端的活躍造成傳統媒體廣告業務受阻,傳統媒體在轉型發展上受限于資金而更加舉步維艱。本文就傳統媒體新聞傳播面臨的問題提出一些應對之法,希望能為傳統媒體的發展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自媒體;背景;傳統媒體;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G20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1)05-0144-02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日趨成熟以及移動端網絡資費的降低,自媒體獲得了飛速的發展,微信、微博、抖音等網絡平臺成了自媒體的主要場地。自媒體時代的到來使得新聞傳播不再受到時間與空間的限制,而且能夠做到多途徑的新聞傳播以及網民的相互交流溝通,人人都可以成為新聞的傳播者與創造者。傳統媒體的弱項被自媒體輕易地填補,傳統媒體的社會地位因此不再像從前那樣重要。
一、自媒體興起
自媒體的概念最早由美國學者丹·吉爾默于2002年提出,隨后在2003年,美國新聞學會對其進行了定義:“自媒體是普通大眾經由數字科技強化、與全球知識體系相連之后,一種開始理解普通大眾如何提供與分享他們本身的事實、他們本身的新聞途徑?!眹鴥汝P于自媒體并沒有嚴格的定義,一般來講,狹義的自媒體指個人網絡媒體,廣義的自媒體指一種不同于傳統新聞媒體的新媒體。自媒體在國內的興起首先開始于博客時期,2008年是博客在我國最興盛的一年,我國的博客使用人數超過了一億,張彬其在文章《對“自媒體”的概念界定及思考》中就把自媒體定義為以博客為代表的網絡技術進行自主信息發布的個體傳播主體[1]。如今看來,這個對自媒體的定義有些局限性,不久之后微博的出現才是自媒體發展最快速的階段。微博有字數限制,這導致包括現在的自媒體都有碎片化的共同特征,而且智能手機在那時在我國也有了不錯的起步,進一步方便了自媒體的傳播。如今,自媒體的發展早已脫離了博客平臺,除微博外,還有抖音、快手、豆瓣等自媒體智能分發平臺,依托計算機智能算法可以精準地根據用戶的喜好推送相關內容,普通人也能通過這些大平臺來傳播新聞和熱點觀點。自媒體正依托它的方便、快捷改變著新聞傳播的方式和大眾的閱讀習慣。
二、傳統新聞傳播的現狀
自媒體的發展給傳統媒體帶來了不小的沖擊,使傳統媒體新聞傳播過程中的弊端愈發顯現,傳統新聞傳播不斷衰退。
(一)傳統新聞傳播的時效性差
時效性是新聞最重要的特性,在以前信息傳遞技術不發達的時候,新聞的傳播只能依靠傳統媒體,經過一系列采編、編輯與篩選,最終將新聞傳播至受眾。而互聯網的出現改變了這一現狀,通過互聯網,新聞不僅傳播速度更快,傳播方向也從原來的單向變為了多向,再加上我國龐大的網民和自媒體數量,新聞的傳播效率可以輕易地超過傳統媒體[2]。
(二)傳統新聞傳播的受眾減少
在互聯網技術發展之前,傳統新聞是人們獲取新聞的主要途徑,因此傳統新聞有一批穩定的受眾,并且可以依靠這些受眾來使自己獲得更好的發展。但是自媒體的興起改變了這一傳播渠道,依托自媒體人們可以更快速地獲取新聞資訊[3]。如今,每個人的生活都離不開手機,通過手機上網聊天、獲取新聞資訊已經成了很多人的生活習慣,相較于枯燥的傳統新聞,圖文并茂且簡單易懂的自媒體新聞更受青睞。
(三)傳統新聞的模式改變
現如今人們逐漸接受自媒體的新聞傳播方式,傳統媒體在新聞傳播中所占比重逐漸減少。傳統媒體為了不被淘汰,必須進行一定的改革。比如,有些傳統媒體改變了原有的新聞制造模式,在新聞內容上下功夫,使新聞更加專業和詳細,并按內容對新聞進行細致的分化,方便受眾選取自己感興趣的內容。
三、傳統新聞傳播面臨的問題
為應對自媒體帶來的壓力,傳統媒體必須正確認知所面臨的問題,這樣才能為傳統新聞傳播的創新發展提供依據。
(一)新聞的真實性受到挑戰
傳統新聞對新聞信息的制作與發布有一系列嚴格的流程,以確保新聞信息的準確與真實。正因如此,大眾才對傳統媒體抱有信任感。但是隨著自媒體隊伍的不斷擴大,所傳播新聞信息的真實性卻越來越難以辨別,有時候甚至會使傳統媒體也陷入報道虛假新聞的尷尬局面[4]。比如,一些自媒體為了吸引流量發布一條未經辨別的新聞消息,所傳播的消息引發了大眾的關注,傳統媒體也被吸引下場,但是經過記者實地采訪后發現新聞事件被故意放大或者子虛烏有,傳播虛假信息的自媒體事后道歉或者假裝無事發生就能糊弄過去,幾乎沒有什么成本,但是被誤導的傳統媒體不僅花費了人力與財力,而且也有可能被精心布局的假新聞蒙蔽,最終導致傳統媒體的公信力下降。
(二)傳播主體地位受到挑戰
在自媒體未出現的時候,公眾獲取新聞信息的主要渠道是傳統媒體,各類新聞或者信息要想傳播出去只能依靠傳統媒體。而自媒體的出現很快就改變了新聞信息的傳播模式,普通大眾也能成為新聞信息的制作者、發布者、傳播者,這就影響了傳統媒體的傳播主導地位,導致傳統媒體只能在新聞制作與發布方面占據主動權。自媒體的活躍使傳統媒體的話語權逐漸喪失,最終導致傳統媒體發展受到很大的阻礙[5]。
(三)與新媒體的融合不足
如今是自媒體發展的時代,傳統媒體要想取得長足的發展,就必須與以自媒體為代表的新媒體實現深度融合,這也正是國家所提倡的[6]。但是目前傳統媒體與自媒體的融合還有較大的局限性,傳統媒體新聞與自媒體新聞無論是信息量還是內容都有很大的區別,如何實現傳統媒體與自媒體的融合,是當下傳統媒體從業者面臨的首要問題。
四、傳統新聞傳播的發展策略
基于上述傳統新聞傳播的問題分析,傳統新聞傳播在自媒體背景下始終要堅持準確性這一新聞命脈,合理借鑒自媒體的發展經驗,拓寬新聞的來源與傳播渠道,實現與自媒體的融合。
(一)堅持新聞傳播的準確性
傳統媒體的根本就是始終堅持以事實為依據,注重新聞的真實性,這也是傳統媒體本身擁有的優勢之一[7]。隨著自媒體的迅猛發展,出現了虛假新聞、制造噱頭等沖擊新聞真實性的情況,再加上自媒體的數量以及新聞的傳播速度,未經證實的新聞很快便會充斥網絡世界。虛假新聞會給社會帶來不安,在這種情況下,傳統新聞就需要把握新聞內容的真實性,為群眾答疑解惑,引導社會輿論,直至流言被事實終結。
(二)借鑒自媒體的成功經驗
通過對自媒體的發展道路分析,自媒體可以說是與時俱進的典范,從最開始的博客,到之后的微博、微信、直播、短視頻,再到如今的智能算法分發平臺,自媒體始終走在傳統媒體的前列,因此傳統媒體更應該積極汲取自媒體成功的經驗,憑借自己的專業團隊,基于網絡技術,生產出大眾能接受的產品[8]。
為了滿足這一目標,傳統媒體從業者首先需要做好日常機制的建立和完善,安排專人篩選自媒體發布的信息,對有跟進報道價值的新聞信息進行跟蹤報道。因為自媒體傳播的新聞大都是零碎的,而且很多自媒體沒有深度挖掘新聞價值的能力,所以傳統媒體就可以接手相關工作,做好相關新聞的精加工與深加工,彌補自媒體的弱項[9]。其次,傳統媒體要發揮對輿論的引導作用,在一些突發事件中通過對事情的詳細了解,配以專業和權威的講解,理清來龍去脈,使報道更加的全面,最終實現輿論引導,樹立傳統新聞的良好形象,進而鞏固傳統新聞的社會地位。
(三)拓寬新聞信息來源渠道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使得信息渠道變得多種多樣,互聯網擁有的豐富的信息資源為傳統新聞提供了重要的素材支撐。大量的實例證明,對于如今的很多新聞事件,自媒體才是最先傳播的,然后傳統媒體才進行跟進報道,有些報道還會使用自媒體提供的資料,因此傳統媒體需要借助自媒體擁有的優勢來獲取更多有價值的新聞線索,吸引不同類型的受眾,培養受眾群體,實現傳統新聞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四)積極推進媒體融合
自媒體新聞與傳統新聞有競爭,也有合作,需要明確認識二者是互補關系。傳統新聞服務于社會大眾,需要考慮基本屬性和社會本質。自媒體新聞傳播與傳統新聞傳播應當發揮自身獨有的優勢,加快傳統新聞對信息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的運用,提高新聞傳播的質量和效率。
五、結語
在自媒體活躍的當下,傳統新聞傳播在抓好新聞質量的前提下,應積極推進自媒體新聞傳播和傳統新聞傳播的整合工作,依托互聯網的優勢,提高人民群眾對傳統新聞的滿意度,為新時代傳統新聞的健康發展不懈奮斗。
參考文獻:
[1] 劉影.在自媒體時代傳統媒體的創新發展[J].新聞傳播,2020(9):85-86.
[2] 范弋.自媒體對傳統新聞傳播的挑戰與應對[J].科技傳播,2020(21):69-71.
[3] 張建華.自媒體時代傳統媒體的發展困境與應對策略[J].新媒體研究,2019(8):103-104.
[4] 杜萍.自媒體新聞傳播對傳統新聞傳播的影響探討[J].數字通信世界,2020(9):236-237.
[5] 趙啟琳.自媒體時代傳統新聞面臨的沖擊與突圍[J].新聞傳播,2019(4):38-39.
[6] 程陽.自媒體時代傳統媒體的應對與出路[J].傳播力研究,2018(19):64.
[7] 王言順.自媒體新聞傳播對傳統新聞傳播的沖擊及影響淺析[J].消費導刊,2020,15(25):20-56.
[8] 石璐.試論自媒體對傳統媒介下新聞傳播的影響[J].新聞研究導刊,2020,11(12):243-244.
[9] 楊嘉云.自媒體信息傳播對傳統新聞傳播的沖擊及影響[J].記者觀察,2020,16(15):22-67.
作者簡介:徐曦(1988—),女,江蘇無錫人,學士,記者,研究方向:新聞傳播、融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