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佩玉 涂智聰 梁銀鳳 李坤力 郭創輝


摘要:目的:探討對青少年人群接種不同劑量的乙肝疫苗所獲得的免疫效果。方法:觀察組青少年的乙肝疫苗接種劑量為20ug,對照組青少年為10ug。結果:觀察組青少年不同性別乙肝抗-HBs抗體陽性率以及總體陽性率均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乙肝疫苗接種后不良反應率為5.00%,對照組為7.50%,P>0.05。結論:針對青少年人群接種20ug劑量乙肝疫苗更有利于獲得滿意的免疫效果并提升保護率,有助于降低青少年人群的乙肝感染患病風險,且安全性良好。
關鍵詞:青少年人群;乙肝疫苗;劑量;免疫效果
慢性乙型肝炎是危害性極高的傳染性疾病,患者受到乙肝病毒感染而發病,引起肝區疼痛、腹脹、身體乏力以及畏食等相關癥狀,通過對青少年人群進行乙肝疫苗接種可有效降低乙肝表面抗原的實際攜帶率[1]。然而目前關于乙肝疫苗的具體接種劑量尚未能達成統一意見,以下將分析在青少年人群中進行不同劑量的乙肝疫苗接種所獲得的免疫效果。
1資料以及方法
1.1臨床資料
抽取2020年4月~2021年6月本中心80例接種乙肝疫苗的青少年,均為乙肝5項全陰,隨機數字表法分組,觀察組:40例,男20例/女20例:年齡16~19歲,均值為(18.2±0.4)歲。對照組: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齡16~19歲,均值為(18.3±0.3)歲。2組各項基礎資料具備可比性P>0.05。
1.2方法
2組青少年均進行乙肝疫苗接種,且均為乙肝疫苗基礎免疫程序完成的全程接種,觀察組青少年的疫苗接種劑量為20ug,對照組青少年的疫苗接種劑量為10ug。2組青少年均于接種第3針疫苗一個月后抽取其空腹靜脈血,對于乙肝5項指標進行測定。
1.3評估標準
(1)比較2組青少年不同性別的乙肝抗-HBs抗體陽性率以及總體陽性率。(2)統計2組青少年乙肝疫苗接種后出現的不良反應情況,如局部紅腫、硬結、皮疹、疼痛、惡心嘔吐以及身體乏力等。
1.4統計學方法
文中數據行SPSS19.0分析,數據標準差為(),組間數據行t/χ2檢驗,P<0.05: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乙肝抗-HBs抗體陽性率對比
觀察組不同性別乙肝抗-HBs抗體陽性率以及總體陽性率均高于對照組,P<0.05。
2.2不良反應率對比
觀察組乙肝疫苗接種后不良反應率為5.00%,對照組為7.50%,P>0.05。
3討論
現階段,我國進行非免疫規劃所應用的疫苗為重組乙型肝炎疫苗,對于年齡大于16歲的人群,接種劑量有10ug/0.5ml以及20ug/1.0ml兩種,并且接種程序完全相同。目前乙肝疫苗獲得廣泛接種且被證實具備優良的免疫原性以及應用安全性,通過對青少年人群進行乙肝疫苗接種可有效提升兒童乙肝保護性抗體陽性率[2]-[3]。然而由于10ug乙肝疫苗接種劑量相對較低,所以采取三針法接種能夠產生的乙肝抗體所獲得的保護作用仍然存在缺乏的情況。雖然通過進行10ug乙肝疫苗的接種能夠幫助大部分接種對象獲得免疫力,然而仍有少部分健康接種者出現無應答以及低應答等情況,這也使得該類人群容易受到乙肝病毒的侵襲,所以還需采取措施改善乙肝疫苗接種后的免疫應答水平,從而進一步控制乙肝病毒感染風險性。從本次的研究結果來看,通過給予觀察組青少年20ug劑量的乙肝疫苗接種,該組青少年不同性別乙肝抗體陽性率以及總體陽性率均高于對照組。這表明與10ug劑量相比,接種20ug疫苗能夠獲得更為理想的免疫效果。在安全性方面2組兒童的不良反應率均比較低。表明,20ug乙肝疫苗的接種劑量免疫效果良好且安全性能夠保障,該接種劑量值得在青少年人群中應用及推廣。
綜上所述,針對青少年人群接種20ug劑量乙肝疫苗更有利于獲得滿意的免疫效果并提升保護率,有助于降低青少年人群的乙肝感染患病風險,且安全性良好。
參考文獻:
[1]張霞霞.乙肝疫苗不同劑量對加強免疫的臨床效果[J].糖尿病天地,2020,17(9):150.
[2]史肖月.成人接種不同劑量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對比分析[J].醫學食療與健康,2020,18(4):110,113.
[3]牛會勤,趙華斌,岳偉玲.15歲以上人群不同劑量乙肝疫苗免疫情況及效果分析[J].河南預防醫學雜志,2019,30(4):287-290.
(1廣州市荔灣區石圍塘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預防保健科 廣東廣州 510360;2廣州市荔灣區東漖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預防保健科 510375;3廣州市荔灣區橋中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預防保健科 510160;4廣州市花都區獅嶺鎮合成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辦公室 510008;5廣州市番禺區洛浦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公共衛生科 51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