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屏
濕疹是臨床當中常見的一種皮膚疾病,該疾病好發于剛出生的嬰幼兒群體(0-2)歲當中。造成該疾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在嬰兒剛出生后,各項機體功能還未完全發育,免疫力水平低下,胃腸功能較弱,此時如果喝了容易上火的奶粉,就會患上濕疹。在此期間,如果不及時采取相應的干預措施,在疾病長期發展過程當中,嬰兒皮膚上就會出現紅斑以及丘疹,針對病情較為嚴重者還會出現糜爛以及結痂的情況,對嬰兒帶來的危害較大。因此,針對此種情況,作為家屬要全面注重嬰兒濕疹的預防。相關研究顯示,通過母乳喂養能夠預防嬰兒濕疹,那么,究竟此種方法到底有沒有效果呢?寶寶患上濕疹后,應如何進行護理呢?
一、母乳喂養能預防嬰兒濕疹?
嬰兒濕疹,也稱之為“奶癬”,主要集中在嬰兒臉頰以及胳膊等位置,瘙癢情況較為嚴重。造成此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飲食過敏導致。臨床研究證實,采取母乳喂養的方式可有效預防寶寶患上濕疹,對已發生濕疹的寶寶可減輕癥狀,促進康復。因此,針對有條件者,在寶寶出生后,應選擇母乳喂養。若因母親生病等因素暫不能母乳喂養的,應盡早治療好后盡早為寶寶采取純母乳喂養的方式,以此避開過敏因素,預防嬰兒發生濕疹或改善寶寶濕疹的癥狀。
二、嬰兒濕疹預防
對于濕疹來講,一般是由過敏體質引起或者是致敏內在因素以及食物、氣候、室內溫度以及外在因素的影響下導致。如果要預防嬰兒濕疹,首先就要做好防護工作,盡可能遠離容易讓嬰兒過敏的食物以及環境。
首先注重早期母乳喂養,確保嬰兒喝的第一口奶是母乳。由于母乳自身致敏性較低,在長期喂養過程當中還可提升嬰兒的機體免疫力以及抵抗力水平,因此能有效預防新生兒過敏的發生。在哺乳期,如果母乳不足,可在營養師的指導下選擇一些接近母乳配方的奶粉,避免嬰兒服用一些容易上火的奶粉。做好嬰兒皮膚護理工作,可適量使用合格的寶寶霜來提升嬰兒皮膚抵抗力水平,以免出現皮膚干燥的情況,預防濕疹瘙癢現象發生。
同時,要積極開展健康知識宣教工作,在家長當中積極普及濕疹的防治知識,讓家長能夠掌握有效的預防措施。在日常生活當中,要結合嬰兒的特點、臨床經驗來對濕疹的預防知識進行普及,讓家長們認識到預防是治療嬰兒濕疹的關鍵。
三、嬰兒濕疹的護理
如果寶寶的皮膚出現瘙癢、干燥、滲出、皮膚增厚的癥狀,需立即到醫院進行檢查和治療。作為寶爸和寶媽需遵從醫生的叮囑給予寶寶相應的護理干預措施,那么,我們應當如何做好護理措施呢?
1.科學用藥
首先在嬰兒患有濕疹后要嚴格按照兒科醫生要求使用一些消炎藥物或者止癢脫敏藥物,不可自行選擇一些激素類軟膏,避免在激素藥物的作用下對嬰兒皮膚產生副作用,引起嬰兒出現過敏的情況。對于嬰兒濕疹來講,屬于一種頑固性皮膚疾病,臨床治療難度較大且病情延續時間較長。因此在對其采取治療以及護理的過程當中,要有一定的耐心,確保在相應治療以及護理干預措施的應用下,使得嬰兒濕疹逐漸好轉消失。
2.日常護理
在護理期間應當從嬰兒自身角度出發,做好嬰兒的個人衛生防護工作,保證定期清洗,預防細菌滋生,加重病情的發展。定期給嬰兒剪指甲,可佩戴手套,避免嬰兒用手去抓撓出現濕疹的皮膚,以免病情持續發展。在穿衣方面,衣物盡量以純棉、寬松為主。可適當為嬰兒擦一些潤膚油,避免使用香皂以及刺激性較強的清潔液對皮膚進行清洗,以免加重濕疹的發展。定期做好衣物的更換,尤其針對嬰幼兒的尿布,在出現濕疹后盡量不要使用紙尿褲,以純棉的尿布為主,而且要減少洗澡的次數以及時間,保持皮膚干爽。
3.飲食管控
如果嬰兒為母乳喂養,在其患病期間,作為母親要盡量少吃一些海鮮,例如魚、蝦、蟹之類的過敏食物,多食用一些含維生素以及無機鹽較高的食物,保證營養豐富、易消化、易吸收,多喝開水,多食蔬菜以及水果,保證母乳健康營養。對嬰兒過敏原進行檢測,保證為嬰兒提供的輔食能不誘發濕疹。如果寶寶對雞蛋過敏,輔食可只添加蛋黃,避免食用一些色素、氣體、防腐劑、膨化劑較高的食物。一旦準確判定引起嬰兒濕疹的過敏原,就需立即停止進食。如果母乳不夠,需要借助牛奶喂養,此時,就要保證將牛奶煮沸,以此降低過敏性。如果對牛奶過敏,此時可借助豆漿以及其他營養物質來進行喂養。
4.居住環境
基于嬰兒濕疹發展的特點,要對嬰兒的生活環境進行改善。根據具體情況調整室內的溫度以及濕度,保證室內通風,并定期進行清潔消毒,避免細菌滋生,加重嬰兒病情的發展。
以上,我們認識了什么是嬰兒濕疹,也明確知道了母乳喂養能預防嬰兒濕疹。因此,寶爸寶媽應做好濕疹預防措施,避免寶寶患上濕疹。如果寶寶不幸發生了濕疹,家長們應及時帶到醫院查找過敏原,并做好護理,以避免復發,促進寶寶早日康復。
(西昌市黃聯關鎮中心衛生院 四川西昌 61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