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純
摘要: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社會需要越來越多的高素質人才,這就要求學生具有較高的創新能力和較高的科學素質。小學中高年級信息技術的應用中電腦繪畫教學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讓學生在進行創作過程中不斷提高個人的綜合實踐能力。因此,信息技術教師應該注重中高年級學生電腦繪畫能力的培養,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讓學生發展成為高素質人才。本文結合案例,闡述了在電腦繪畫教學中培養中高年級學生創新能力的策略。
關鍵詞:電腦繪畫;中高年級;信息技術;創新能力;培養
前言:
電腦繪畫不同于普通的紙質繪畫,它不僅要求學生具有藝術欣賞能力和審美能力,還要求學生能夠熟練掌握電腦技術的應用,同時具備較高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在傳統的電腦繪畫教學中,教師總是一板一眼的讓學生“照葫蘆畫瓢”,老師畫一筆,學生跟著模仿一筆,最后的課堂效果不盡人意。國家的快速發展對于高素質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意味著教師要注重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挖掘每一個學生身上的潛能,讓學生成長為一名具有獨立人格魅力的創新型人才。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創造能力
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處于中高階段的小學生已經具備了獨立思考能力和自我的認知體系,他們對于事物的觀點、看法都有自己獨特的觀點。作為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充分的挖掘學生的獨立創新意識,尊重每一位學生的創造能力。電腦繪畫課堂本就是一個不受刻板形式拘泥的一門學科,因此,教師可以通過創設豐富多彩的課堂情景,激發學生的創造意識,為學生提供一個可以自由發揮的創作平臺。
例如,在學習“名片DIY”一節內容時,教師需要讓學生靈活運用電腦繪畫技術、word技能完成一張名片的設計。在開設上課之前,教師可以先為學生創造一個情景,讓學生在情境中進行本節課的創作。首先上課之前,教師可以向學生展示一些視頻材料,“同學們,今天我們要學習名片的制作,首先大家先看一個視頻”,大屏幕播放教師選取的商業人士互換名片的片段,“大家看完這個視頻,可以發現名片在我們的人際交往中是非常重要的,今天我帶來了其他班級同學們創造的名片,我把它分發下去,大家可以按照上面的聯系方式和他們做朋友”。教師向學生分發優秀制作的名片,“看完手上的名片,大家想不想制作一張自己的名片呢?”同學們此時興致高漲,紛紛說想。這時候教師就可以引入電腦繪畫和word使用技能的教學了,因為有了課前情景鋪墊,學生們對于名片的設計、創作都有了自己的想法,這時候教師需要做的就是交給學生們主動權,讓他們進行自己的獨立創作。教師可以走下講臺,巡視班級,看到需要幫助的學生,給予他們一些技術指導。在這樣的課堂氛圍中,學生們可以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并把之付諸于自己的創作中,教師給予學生極大的自由,不限制他們的想法。
二、積累素材,加強學生的創新訓練
電腦繪畫雖然是一門特殊的藝術形式,但它也需要學生們逐漸培養審美能力和繪畫技能。因此,繪畫素材的積累在電腦繪畫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有了素材的積累,學生才具有了創造的基礎,并能夠在這些素材的運用中不斷地加強個人的創新能力訓練。教師在電腦繪畫技能培養中要注重學生素材的積累,這里的積累不一定限定在圖片素材、顏色素材,它也可以是視頻素材和音頻素材。學生們在進行藝術的表達時,往往是各種藝術形式的雜糅,因為沒有任何一種藝術僅有單一的藝術意象。
例如,在進行“旅游計劃”這一節的學習中,教師需要讓學生獨立的設計一個旅游攻略,里面可以包含風景展示、花費、旅游路線規劃等等。學生在進行這一題目的創作時,教師可以和學生們分享一些有趣的素材。比如可以播放我們國家大好河山的風景圖片,比如黃山、泰山、黃河、長城等等,或者可以和學生們分享一些網絡旅游博主自己制作的精美的旅游攻略書,或者讓大家去網絡上搜索自己想要的視頻文件、音頻文件等等。利用互聯網的便捷性,讓學生們了解形形色色的藝術表達形式,這不僅是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更是學生藝術表達素材的積累,在這些形式多樣的素材中,學生可以找到自己的出發點,根據自己的素材進行創作。通過向學生分享圖片、音頻、視頻和文字資料,可以讓學生積累自己的素材庫,從而根據課題的變化進行不同形式的創新訓練。
三、注重互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電腦繪畫不但要求學生具有較高的創造能力和科技創新能力,還需要學生具有較高的藝術審美能力。正如俗話所說“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因為所處的社會環境、家庭背景、個人認知的不同,對于美的欣賞能力也不同。教師要培養學生的藝術欣賞能力,逐漸讓學生養成較高的藝術情趣。教師可以通過互評的形式來培養學生的藝術審美能力,同學之間交換作品,對彼此的作品進行評價,可以讓學生在他人的作品中實現自我的成長。
例如,可以通過開設“班級電腦繪畫展”的形式來進行作品互評。教師讓學生把自己的電腦繪畫作品打印出來,張貼在班級的繪畫展示欄中,課下的時候每一個學生都可以進行去欣賞其他同學的繪畫,并且可以互相提出意見,在這種活動的開展中,可以讓學生培養探索創新的能力,拒絕單一、普通,追求豐富多元化的藝術表達形式。除此之外,還可以利用互聯網平臺進行繪畫作品的展示,教師可以把學生的繪畫作品發布在網絡平臺上,學生可以在網上進行瀏覽查看,并且可以為每一個學生的作品進行打分、留言評價。在這種形勢下,各位同學興趣高漲,具有較高的參與熱情,在互評模式下,更容易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景象更有利于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
總結:
總的來說,學生在電腦繪畫的過程中,可以逐步的培養個人的藝術審美能力、藝術表達能力和科技創新能力,因此,電腦繪畫的教學對于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教師在電腦繪畫教學中通過情境創設、素材積累、注重評價等形式可以激發學生的創造意識,培養學生創新能力,進而促進學生在科學技術領域和藝術繪畫領域的多重發展,從而為國家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曹麗娟.基于電腦繪畫藝術談青少年創新能力培養[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18,(21):78-79.
[2]廖賽男.基于小學信息技術電腦繪畫校本課程開發研究[J].文淵(小學版),2020,(6):323.
[3]歐宏義.信息技術課程中電腦繪畫教學探討[J].成才之路,2020,(15):121-122.
南寧經濟技術開發區第三小學 廣西?南寧?5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