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宏局
一、“你信息”留下“苦根”
筆者經(jīng)常聽到家長的訴苦:放學回家后,我的孩子看電視、玩手機沒有節(jié)制,叫他不要玩手機,孩子竟然威脅;叫他寫作業(yè),不聽話,頂嘴,叛逆,甚至有話不跟家長說,愛理不理,多問一句,就說煩,羅嗦。
究其原因,孩子的這些問題都是父母問題的折射,家長教育孩子都采用“你信息”的簡單粗暴方式。據(jù)調查,孩子在家聽最多的話就是:
1.比較:你看人家×××,成績那么好,你呢?
2.挖苦:不要試了,你肯定不行!
3.謾罵:“走開,這點小事你都做不好,還是我自己做算了,笨手笨腳的。”
4.責備:你太讓我失望了!我怎么會生出你這樣的孩子!
5.威脅、命令:……
筆者也經(jīng)常會聽到有些老師發(fā)牢騷:“你怎么這么笨!你能有出息點嗎!已經(jīng)跟你說了無數(shù)遍呀。”……
其實“你信息”教育的弊端、留下禍根極大。
所謂的“你信息”就是一般以“你……”開頭,對孩子或其他事物加以批判、猜想、評價、判斷的信息,通常以命令、威脅、利誘、說教、批評、責備……信息出現(xiàn)。造成孩子自尊傷害、自我否定的心理困境。
二、青春期教育中運用“面質性我信息”的策略
所謂的“面質性我信息”通常只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感覺與經(jīng)驗,不包括對他人傷害性的評價,旨在讓孩子了解你的心情、感覺,讓孩子學會自主改變。
優(yōu)秀的“我信息“就像一個“導航儀”,像一只“助推器”,指引著孩子正確的人生航程。那么,如何讓教育者的“我信息”言語像春雨般滋潤孩子的心靈呢?“我信息”言教要做到“三度”。
1、“我信息”有力度
韓劇《小和尚》這個故事引發(fā)我們教育者的深思:年幼的小和尚因貪玩,用繩子把青蛙、魚兒、蛇捆綁起來系在石子上,當老和尚發(fā)現(xiàn)后,老和尚除了把一塊石頭綁在小和尚身上讓其體驗生命外,嚴厲地說了一句話:如果三個生命中失去了任何一個生命,我們的心里一輩子都壓著一塊石頭。聽到這句話后,小和尚泣不成聲,立刻劃著小船去拯救三生命。在這場教育中,老和尚并沒有責罵、挖苦,也沒有劈頭蓋臉的訓斥,而是說了一句頓挫有力、立意深刻、發(fā)人深省的話,讓被教育者大徹大悟。
如有一次,當發(fā)現(xiàn)學生忙于學習、忽視衛(wèi)生工作時,我在班會課上鉚足勁兒說:“把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把簡單的事做好就是不簡單。我希望,這句話可以當做我們的勞動宣言!”我又把這句話粘貼在教室的衛(wèi)生角,給予學生以警示,也讓學生在大掃除中,理解這句話、感受這句話的力量。
這些“我信息”言語,有哲思,有詩意,聲聲句句敲擊在學生的心坎上,學生聽后往往都會沉思和領會,達到四兩撥千斤之效。
2、“我信息”有溫度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總會遇到煩惱、困惑、叛逆等現(xiàn)象,作為教育者,“我信息”言傳時需要教育語言如涓涓細流徜徉在孩子的心間,如冬日的陽光暖暖融入孩子的心靈,在孩子的心靈種下一顆美麗的種子。
學生黃xx剛轉學,那天放學,天剛好下著大雨,黃xx母親在離校較遠處的車站旁擺夜市,忙于生計,一時趕不過來接送,黃xx同學在傳達室就歇斯底里對著電話叫喊他母親過來接他回家,而他的母親在電話那頭吩咐他在傳達室先寫下作業(yè),他賭氣地在傳達室跺腳、摔電話,我路過傳達室剛好看到這一幕,我輕輕走過去,拍了拍他的肩膀,理了一下他的衣角,明白了情況后,說道:
寒冬街頭,你的母親站在路邊賣水果,任憑刮風下雨,冷得徹骨,但你的媽媽為了這個家,為了你學習,這些苦她從來不會說出一句。我為你有這樣堅強、且愛你的母親感到欣慰。在她的心中,你是他們的希望……,為了父母,為了愛你的人,為了自己,我們沒有理由不主動地去學習,花最大的努力去學習,趁母親還沒來接,你可以看很多很多的書呀!黃xx,改變從現(xiàn)在開始,改變從閱讀開始,多讀書,老師相信你不會讓愛你的人失望!”
在交流中,這些話沒有質問、沒有譴責,有的是深思,將愛的意念深深扎根于學生的心間,讓它開花結果。而在初三畢業(yè)典禮上黃同學的那段心里獨白,讓我淚灑衣袖,他說:人總是要經(jīng)歷許多次的蛻變才能撥開迷霧,看清自己的方向。我正是在這初中三年中從叛逆到懂事,幼稚到成熟,這其間的點點滴滴無不充滿著老師的汗水和父母的淚水。真正讓我下定決心蛻變的就是我的老師激勵的話語。
黃同學的成長變化,讓我明白:當你只關注意孩子的行為時,你還沒有看見孩子;當你關心孩子意圖背面的需要和感受時,你就真正看見孩子了。
3.“我信息”有深度
此外,“我信息”還可深度言教。對個別作業(yè)不用心寫的同學,我說:認真可以把事情做對,用心卻可以把事情做完美;對考試失敗后,我這樣對陳XX的說:只為成功找出路,不為失敗找理由;對在體訓時候總想偷懶的吳XX說:這一秒不放棄,下一秒就會有希望;對習慣偷竊同學東西的倪XX說:人生如果錯了方向,停止就是進步……
這些言語,是一種思想的引導,是一份力量的促進,是尊重,是明晰,是讓孩子有思考和啟迪。
心理專家研究表明: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評之中,他就學會了譴責;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勵之中,他就學會了自信。教育專家韓鳳珍說:“所有難教育的孩子,都是失去自尊心的孩子。教育者要千萬百計地保護孩子最寶貴的東西——自尊心。”
“我信息”言教的本質是保護孩子的自尊心。
(作者單位;杭州師范大學東城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