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日純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因此,辦好教育是全黨全社會的共同責任。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是辦好教育的根本保證。正確理解總書記這一重要論斷,要抓住關鍵詞“全面”。
所謂“全面”,是指所有方面,全方位。也即是說,黨對中小學教育工作的領導,應該覆蓋所有方面,是全方位的領導,不存在有任何模糊的空間。那么,如何理解黨對中小學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黨對中小學教育工作為什么要突出全面領導?怎樣加強黨對中小學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本文圍繞以上三個問題,結合學校黨建工作的具體實踐提出粗淺的認識。
一、如何理解“全面”領導
1.黨建工作與學校中心工作相統一
步入新時代,加強黨對中小學教育工作的領導,是廣大教育同仁比較一致的認識。但是,對于“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的提法,相對而言還是比較模糊的。究其原因之一,是在中小學教育工作中,曾長期存在黨建工作有所虛化、弱化、邊緣化的事實。其突出的表現,就是黨建與業務工作兩張皮現象。例如,學校黨建工作基本與德育、教學、總務等部門工作相并列,有時甚至被列為德育工作的一部分。在一些人的認識中,學校抓黨建工作,是不務正業的表現,其所謂的正業,就是以教學業務為中心,以升學人數為目標。誠然,學校是育人場所,教學工作無疑是中心工作,追求升學也是政府與社會賦予學校的職責。但是,過分追求升學,就會嚴重影響辦學質量觀,帶來應試教育的泛濫,并由此產生諸多社會問題。這方面的例子,對于廣大教育同仁而言,實在太多,不必舉例。造成這種應試教育泛濫的原因有多方面,但不可否認的重要一條,就是沒有加強黨的全面領導。
習近平總書記在談到“政績觀”時強調:“堅持從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大局看問題,把抓好黨建作為最大的政績。如果我們黨弱了、散了、垮了,其他政績又有什么意義呢?”同樣,如果把這句話放在“辦學質量觀”來看,如果我們中小學校黨建工作被虛化、弱化、邊緣化,再多的升學人數又有什么意義呢?因此,提高政治站位,將抓好黨建作為中小學最大的辦學質量觀,將加強黨的全面領導與學校中心工作相融合、相統一,才能徹底改變中小學黨建工作與中心工作“一手軟、一手硬”的狀況。
2.黨建工作與學校全面育人相統一
社會政治經濟制度決定教育的性質,而教育的本質屬性就是培養人。既然是培養人,就會存在“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的問題。中小學教育是基礎教育,是關乎國家未來的基礎工程。因此,中小學教育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未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與接班人,真正做到為黨育人,為國育才。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圍繞“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深刻回答了“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性問題。在這一問題上,廣大中小學教育工作者必須有清醒與自覺的認識,把加強黨的全面領導與學校全面育人工作相結合、相統一,只有這樣,我們培養的人才,才能真正對社會有益,才能有助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
中小學如果不加強黨的全面領導,那么,“為誰培養人”這一重大問題就無法回答,也一定回答不好。
二、為什么要突出“全面”領導
1. 辦好教育的根本保證
突出黨對中小學教育工作的全方位領導,是辦好中小學教育、辦人民滿意教育的根本保證。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中小學教育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有機組成部分,其核心優勢必然是突出黨的全面領導。當前,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人民對教育事業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辦人民滿意的教育,辦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是中小學教育面臨的重大任務,也是中小學教育工作者的奮斗目標,更是我們全社會的奮斗目標。只有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才能匯聚各方共識與力量,確保中小學教育贏得人民的口碑。
2. 民族復興的重要基石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兩個百年奮斗目標”,即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黨中央為我們擘畫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在這一偉大進程中,教育是基礎工程,中小學教育是基礎工程中的基礎,承擔著培養合格的未來建設者與接班人的重任。因此,中小學教育辦得如何,事關民族復興偉業能否如期實現。我們只有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才能培養出真正合格的未來建設者與接班人。
三、如何加強“全面”領導
1.突出黨員示范作用
黨章規定,黨員要發揮先鋒模范的帶頭作用。在各中小學教職工隊伍中,黨員都占有一定比例,是學校各項工作的中堅與骨干。充分發揮黨員的示范作用,有利于加強黨的全面領導。以我們學校從2015年開始實施的“黨員三示范”黨建項目為例,當時黨總支就是緊緊抓住黨員示范作用這一核心,開展了黨員示范崗、示范科、示范班的創建活動,將學校的黨員同志安排在學校的重要崗位上,通過崗位的示范引領,帶領全體師生勤奮學習,扎實工作,以黨風引領教風,以教風引領學風,學校的黨建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老師們看到了黨員榜樣,學生們看到了老師榜樣,家長群眾看到師生榜樣,短短五年多的辦學歷程,學校的發展就走上了良性循環的快車道。
2.建構黨建工作體系
任何工作,不成為體系,就不能充分發揮其整體的效能。黨建工作是學校辦學工作的火車頭,只有從整體上構建學校的黨建工作,才能將局部力量統一起來,形成合力,促使學校辦學獲得更大動力,發揮更全面的領導作用。還是以我校的“黨員三示范”黨建項目為例,實施五年來,至今漸成體系,確立了“一二三四”實施策略:
一個項目:“黨員三示范”書記項目;
兩級組織:上級組織是黨總支部,下級組織是各黨支部;
三個層面:一是黨員示范崗,設置五個崗位,包括當頭雁的總支部書記崗,亮身份的基層組織崗,做表率的先鋒志愿崗,履承諾的責任監督崗,勇擔當的安全守護崗;二是黨員示范科,以科組為單位,開展雙優雙培:黨員教學質量爭優、黨員教改教研創優,青年業務骨干培養成積極分子、優秀黨員培養成業務名師;三是黨員示范班,推行“兩連兩隊”:班主任教官連、黨員導師連,成立雷鋒聯合中隊、東縱聯合中隊兩個少先隊聯合中隊,實現黨團隊一體化建設。
四個階段:首先是創建階段,主要進行項目設計,初步嘗試;其次立項階段,申報支部書記項目,進行整合整改;然后深化階段,深化項目實施,通過改革創新,推動實踐升級;最后是提煉階段,總結實踐經驗,成果提煉推廣。
2018年,我校“黨員三示范”項目參加廣東省第六屆省直機關工作技能大賽,一路過關斬將,獲得優秀作品獎;2019年,為了進一步將項目成果優化,又申報了廣東省首批黨建立項課題,成為深圳市中小學獲得立項的兩項課題之一。目前,課題研究已進入成果總結與推廣階段。
3. 探索學科支部建設。
中小學校普遍采用年級管理為主,這是學校行政管理的一種方式。年級管理是以學生管理為中心的一種管理模式,適應不同年級教師集體辦公的實際。但是,由于年級管理以日常行政管理事務的落實為主,管理的重心明顯偏向于學生。因此,以年級支部+黨小組為組織模式的黨建管理,不利于黨建與業務的深度融合。
學科組是學校管理的另一種方式,主要以教師的教學教研為中心的一種管理模式,通常是將同一學科教師定期集中,進行若干次教學研究例會。由于學科組以教師管理為中心,因此,更適合與黨建工作相融合,特別是能解決黨建與業務兩張皮的現象。為此,我校從2020年開始,將年級黨支部建設轉向了學科黨支部的創建,這是我校黨建工作的一次重要探索。以學科黨支部為組織形式,不但能將黨員教師凝聚成一團火,而且也能把非黨員教師組織在一起,從而形成一個政治站位更高、組織紀律更強、業務能力更突出的戰斗堡壘。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就能實實在在地得到落實。
(作者單位:深圳市坪山區中山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