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家彥 陳振興
摘要:在建筑行業快速發展背景下,裝配式建筑數量也在逐漸增加,其具有成本低、限制因素少等優勢,可以大幅度提升施工質量。本文簡要地分析了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優勢,并以預制內剪力墻施工技術、預制構件吊裝、預制疊合板安裝施工技術等方面,對建筑施工管理中裝配式施工技術的應用進行了簡單地討論。
關鍵詞:建筑施工管理;應用;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
引言
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帶動了建筑業施工技術水平的迅速提高。在應用裝配式建筑技術的過程中,其范圍不斷擴大。如果要充分發揮其積極作用,建設者需要在現階段分析該技術的優勢和存在的問題。結合項目的具體施工條件,選擇合適的施工工藝,達到持續提高建筑施工質量和效率的目標。上述目標實現后,企業的經濟效益將大大提高,有可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得優勢。由此可見,研究裝配式建筑技術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應用具有社會意義。希望這篇文章能夠幫助有關人士,促進建筑業的平穩健康發展。
一、應用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的優勢
以管理建筑工程角度講,使用裝配式施工技術就極其重要,其具有以下成效:
①能大幅度提升建筑品質與質量。裝配式施工設計主要是使用工廠生產方式制造建筑配件,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降低產品質量出現問題。通過裝配式施工方式取代手工操作,可以減少施工錯誤的狀況發生,提高工程施工質量。②創新管理模式。實施裝配式施工方式,可以明顯地體現出工廠化生產和標準化設計等特征,保證生產環節的完善,是勞動者提升素質的關鍵內容。伴隨著新型管理方式的展現,使建筑行業向現代化方向加速發展。③提高管理效率。伴隨著裝配式施工技術的廣泛使用,明顯降低了施工濕作業數量。從交叉作業的實際執行可以看到,提高生產效率的重要性,并且這種施工方式可以減少25%施工時間,和30%用工量,并提高施工管理效率。
二、建筑施工管理中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的應用
(一)預制內剪力墻施工技術
裝配式施工對建筑質量有著重要作用,施工人員需加強對連接件的檢查操作,如構件連接十分緊密,其實際抗震能力也會得到完善,加強施工的高效性。因此,有關人員需根據螺栓連接方式,有效處理預制構件,從而展現其精密性與有效性。能夠從以下幾方面完成預制構件的安裝:
(1)將樓板插到預制板的螺栓孔中;
(2)提前進行灌注水泥漿操作,保證其可以填滿全部螺栓孔,加強連接效果時并展現其整體性;
(3)在預制裝配式施工中,需將剪力墻的連接螺栓放在結構中心,這樣才可以展現剪力墻的穩定性,為順利開展后續施工打好基礎。
(二)吊裝預制構件
(1)塔吊等起重裝置的輔助措施
由于預制件數量眾多,對塔機起重設備的輔助措施有嚴格的要求。 在加工預制件之前,需要明確安裝桿和結構連接點的方向,并進行施工交底工作。 此時,螺栓必須預埋在適當的位置,以提高穩定性。 一般情況下,工作人員可以使用水平旋轉操作將結構充分連接起來,并與其他塔機形式保持同步,使安裝操作更加可行。
(2)建立有效的裝配式建筑施工分析制度
為保證施工的順利開展,使施工人員發揮其職能作用,需在施工開始前,考察實際狀況并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并對所安排的施工進度進行說明。此外,還要結合吊裝構件具體的編號與數量,根據有關要求完成科學的施工。一旦在施工中發生問題,管理人員需對問題進行具體分析,加強施工人員認知度,清晰地了解自身職能。這樣才可以提高施工的高效性,為后續施工的開展打好堅固的基礎。
(三)安裝預制疊合板施工技術
從實際的裝配式施工工作中可以看出,裝配式層壓板的安裝是一個重要的階段,需要相關人員注意。一般情況下,預制板的安裝應與工作層保持有效距離(以300mm為主),安裝操作需按照具體工藝和要求進行。對于缺點,工作人員需要及時改進,做好疊合板保護工作,提高吊板安裝的效率。預制疊合板實際安裝前,應在底部放置臨時支架,各支架之間應保持一定距離。全部安裝工作完成后,即可取下臨時支架。另外,如果在施工時需要安裝雙層結構,則需要在前面適當安裝上層疊合板。混凝土凝固后,管理人員應進行層壓板強度檢查工作,將設計強度提高到70%以上。這種方法的作用也提高了整個結構的穩定性,為施工人員創造了良好的施工環境,也保持了施工階段的正常進行。
結束語
綜上,因社會與施工技術發展速度加快,使裝配式施工技術得到了廣泛的使用。為展示裝配式施工技術的作用,需完善施工技術的有關管理操作,并與實際施工狀況相結合,彰顯其高效特征,為提高建筑質量做好充分準備。
參考文獻:
[1]李核.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應用[J].居業,2021(05):143-144.
[2]范迪祿.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建筑金屬結構,2021(05):22-23.
[3]張文帥.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住宅設施,2021(04):125-126.
[4]龍云,路義晨,李長江,周里煬,王輝.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應用[J].建筑技術開發,2020,47(18):42-43.
作者簡介:陳家彥(1983—),男,廣東陽江人,本科學歷,土木工程專業。
陳振興(1983—),男,福建永安人,本科學歷,土木工程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