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忠利
摘要:本文簡要論述遼代契丹人的衛生保健措施。衛生保健設施包括各類醫藥保健器具,如骨質牙刷、陶制聽筒、梳妝用品(木梳、粉盒)、刮舌、銅鑷子、竹制擔架等。衛生醫藥保健品包括:藥用防護品(“鬼代丹”、特色防凍瘡藥)、提神麻醉品(“玫瑰油”)、滋補養生品等。
關鍵詞:遼代 契丹人 保健器具 保健品 防凍瘡藥
引言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隨之人民生活水平有了顯著提高,所以對衛生保健產品的需求及其效果的關注度在逐年提高。本文主要探論遼代契丹人之各類醫藥保健器具和醫藥保健品,讀史明智,讀史知理,希望會對今人有所借鑒。
一、各類醫藥保健器具
(一)針灸理療
遼代醫學較為發達,東丹王突欲(遼太祖長子,人皇王耶律倍,漢名李贊華),“精醫藥砭焫之術”,砭即為石砭,焫為熱燒,均屬物理療法。遼景宗耶律賢就喜歡“醫術,……針灸之輩” 。用針灸技術理療外傷堪稱絕活,在遼代大有人在?!哆|史》載:“會劇賊趙鐘哥犯闕,劫宮女、御物,(馬)人望率眾捕之。右臂中矢,炷以艾(針灸時配以艾葉灼療),力疾馳逐,賊棄所掠而遁。”
(二)口腔護理
解放后,考古工作者在北京西郊翠微路一座遼墓中發現有骨質牙刷器具,鬃毛已無,但其上有孔排列整齊,清晰可見。后一九五三年在內蒙古赤峰首次發現骨柄植毛刷兩件,其形制大小類似,較短刷面,毛孔兩排,各四,共八孔。另有拔牙的鉗子,方可斷定此物為契丹人所用的牙刷。此牙刷的出土,比歐洲要早六百多年,實為中國古老優秀文化的代表之一。內蒙古博物館現存有遼代小形銅器一件,用薄銅片制成,形制呈“∩”形,中部扁薄,兩端呈圓柱狀,形似現代刮舌,應該是一種去舌穢的衛生保健潔具。
(三)妝扮用具
一九九零年,內蒙古巴林左旗滴水壺遼墓壁畫中出土了一幅《梳妝侍奉圖》,圖中繪有一遼朝女性正彎腰梳妝,在她面前的梳妝盤上,放著木梳、粉盒,以及一長柄的刷子,這可能就是一牙刷。遼寧法庫葉茂臺遼墓中亦發現了梳子。 巴林左旗“召廟”附近之遼墓壁畫上,繪有契丹生活圖,所展現的是契丹女主人正梳洗打扮的場景,其身后侍女身旁就有骨梳一件。
(四)醫療器具
在遼代韓州城遺址(今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科爾沁左翼后旗)出土了醫療器具銅鑷子 ,極為珍貴。一九七三年考古工作者在先農壇北玻璃四廠出土了一件遼代的陶制聽筒,大抵為醫療器具。 孝道思想在遼代社會人們思想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時也表現在繪畫當中。在北京的門頭溝齋堂遼墓西壁上繪有一《孝悌故事圖》(又名《彩繪故事圖》),其畫面以四株不同的樹木分隔成三部分。其中,左邊畫面繪有一青年男子,拖著一副竹制擔架,其后立著二位老者,內容為“孝孫原谷”的故事。 僅從竹制擔架并結合遼代的《孝悌故事圖》,不難推知此擔架可能是用以抬行動不便的老者的,同時也說明了千年之前的塞北草原可能生長著竹子。
二、各類醫藥保健品
(一)藥用防護品
遼代民間有一種類似于漢代“麻沸散”的麻醉藥物,使用之后效果極佳,人稱“鬼代丹”,主要適用于外科手術。金代人劉完素的《宣明方論》即載,“鬼代丹”以“麝香、地龍、沒藥、鱉子、自然銅、各等分,煉密為丸,大若彈子”,病人在服用時以溫酒引下,之后鞭(杖)打而不痛,麻醉效果顯著,實質為一種內服麻醉藥劑。
遼朝所處區域為溫帶大陸性氣候,冬季多寒風與飛沙走石等惡劣天氣。為了應對這種惡劣天氣,為免受凍傷,據文獻記載,遼朝人還發明了特色防凍瘡藥,效果甚好。北宋使臣趙相兩耳被凍傷而變色,其上涂了遼代人發明的黃色藥粉后恢復常態,可見此類防凍瘡藥的藥效較好,這類高檔防凍瘡藥在契丹宮廷中大都裝入玉盒之中,價格十分昂貴,筆者認為此類似于今北方人于嚴冬季節所用的獾子油。而遼朝大多數吏民百姓所慣用的防凍藥為“狐溺調涂”藥,用后亦很有效果。總之,遼朝人之制藥水平很高。
(二)提神麻醉品
契丹人制造的“玫瑰油”,品質相當高,曾是讓宋人艷慕不已的奢侈消費品。 遼代還制作有鎏金香薰,制作工藝極其精美。從鎏金香薰的功能來看,遼朝人就有經由皮膚系統和呼吸系統傳達芳香的藥用功效的療法了?!镀醯っ褡迨贰芬酝醵Φ摹斗俳蜂洝罚|道宗皇后蕭觀音有《回心院詞》之作,其中就有“熱薰爐,能將孤悶蘇。若道妾身多穢賤,自沾御香香徹膚。熱薰爐,待君娛”的詞句,顯然,契丹貴族婦女將香薰作為提神蘇醒之劑,希望能給君主帶來愉快感。
(三)滋補養生品
遼國地大物博,“東至于海,西至金山,暨于流沙,北至臚河,南至白溝,幅員萬里。” 蘊藏著十分豐富的藥材資源,其中有些珍貴藥材是來自于國內,有部分則是周邊政權歲貢給遼國的,其中不乏云、貴、川、桂地區的名貴藥種。所以,人參、麝香、天南星、鹿茸、鹿尾、熊膽、白附子、茯苓、“骨篤犀”(當為契丹語音譯,“乃為大蛇之角”)、沉香、(公、母)丁香、天花粉、兒茶、乳香、(肉)豆蔻、荊芥、(白)檀香、肉桂、壇香、檳榔、谷精草、爸耳子等在遼國境內都可以找的到。遼國北方和東北地區原始部落的居民,“自意相率,賚以金帛布、黃蠟、天南星、人參、白附于、松子、蜜等諸物貢北番,或只于邊上買賣?!?通過考古發現可知,學者們僅在遼代慶州白塔修復的過程中就發現了上述所列舉的藥材中的七類。 由于藥材資源十分豐富,就為遼代契丹人醫藥事業的發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物質保障。
結束語
千年之前的契丹人對針灸理療、口腔護理、妝扮用具、醫療器具十分在意,對傳承中華醫學精髓、口腔健康保持、梳洗妝扮美容、醫療器具發展都具有借鑒意義?!肮泶ぁ笨梢允菇袢俗匪萋樽硭幍淖嬖?,“狐溺調涂”藥的考探可以為今人在冬季防護皮膚提供了歷史依據。
參考文獻:
【1】(宋)葉隆禮:《契丹國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2】(元)脫脫:《遼史》,中華書局,1974年。
【3】 王玲:《北京通史·遼代卷》,燕山出版社,1990年。
【4】 羅春政:《遼代繪畫與壁畫》,遼寧畫報出版社,2002年。
【5】 漆俠主編:《遼宋西夏金代通史(4):教育科學文化卷》,人民出版社出版,2011年。
【6】 任愛君:《遼朝史稿》,甘肅民族出版社,2012年。
【7】 劉寧主編:《遼金歷史與考古·第五輯》,遼寧教育出版社,2014年。
【8】《法庫葉茂臺遼墓記略》,《文物》1975年第12期。
【9】(宋)葉隆禮:《契丹國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60頁。
【10】(元)脫脫:《遼史》,中華書局,1974年,第1462頁。
【11】《法庫葉茂臺遼墓記略》,《文物》1975年第12期。
【12】劉寧主編:《遼金歷史與考古·第五輯》,遼寧教育出版社,2014年,第87頁。
【13】王玲:《北京通史·遼代卷》,燕山出版社,1990年,第361頁。
【14】 羅春政.《遼代繪畫與壁畫》,遼寧畫報出版社,2002年,第130頁。
【15】 任愛君:《遼朝史稿》,甘肅民族出版社,2012年,第399頁。
【16】(元)脫脫:《遼史》,中華書局,1974年,第438頁。
【17】(宋)葉隆禮:《契丹國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212頁。
【18】 漆俠主編:《遼宋西夏金代通史(4):教育科學文化卷》,人民出版社出版,2011年,第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