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麗麗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水平不斷提高,人們在生活質量方面有了進一步追求。農產品質量與安全問題與人們日常飲食息息相關。近年來,我國在農產品質量檢測與安全控制方面加強了管理,不斷對其進行改善與探索,確保人們的安全,但其發展過程中仍存在諸多問題。基于此,對農產品質量檢測與安全控制現狀進行探討,以期保障農產品質量,滿足人們的日常需求。
關鍵詞:農產品質量安全 農藥殘留檢測
引言
人們對于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重視程度不斷增加,為了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技術近年來得到了快速發展,并在確保農產品安全方面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支持作用。目前,在檢測農產品生物毒素方面,樣品前處理檢測技術中的免疫親和凈化小柱應用變得廣泛起來,而在定性定量分析方面,定量檢測技術中色譜-質譜聯用技術普及程度不斷增加,有條件的試驗室近年來也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
1農藥殘留檢測技術
1.1 氣相色譜法
氣相色譜法是利用專業的氣相色譜儀,配合使用相應的檢測儀器、化學試劑、色譜柱等,對大棚蔬菜提取液進行超波萃取,獲取檢測樣本的色譜圖,進而與標準色譜圖進行匹配,獲得農藥殘留檢測結果。氣相色譜法技術較為成熟,對農藥的分離性高、靈敏度高,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好。氣相色譜法可對多種農藥殘留進行同時檢測,且對具有揮發性的農藥也有較好的檢測效果[1]。
1.2快速檢測技術
免疫分析法以及酶抑制法近年來獲得了快速發展,但是前者只可以對單一農藥進行檢測,能夠達到半定量分析。現在針對多種殘留開展檢測的免疫試紙條獲得很大發展,將這些試紙條與相應的檢測儀器進行配合,能夠進行定性定量分析,所以應當進一步擴大推廣力度。由于農藥存在很多種類,制備免疫試紙條,需要通過各種農藥抗體才能進行,因此,該項技術在檢測農藥種類方面還有待提升。氨基甲酸酯類以及有機磷類農藥可以通過酶抑制法進行檢測,特別是檢測刺激辛辣蔬菜方面具有較高的假陽性率。
2農產品質量安全控制策略
2.1儀器使用的質量控制
除做好檢測儀器設備的日常管理和維護保養工作,以確保儀器正常使用外,還要對儀器使用的過程進行質量控制。在檢測過程中,首先要做好氣源檢查,對氮氣、氫氣等載氣鋼瓶進行檢查,應配備氣體過濾器,避免出現色譜峰形異變或鬼峰。ECD 檢測池易受污染,如果儀器基線超過 500 Hz 時,應避免高溫過夜使之老化,影響檢測精度。色譜柱是組分分離的重要部件,其質量直接影響檢測結果。進行有機氯殘留檢測時,推薦使用 DB-17 色譜柱,并考慮其流失和壽命。此外,進樣器、進樣針、襯管等部件都需要定期清潔、檢查和校正,避免造成樣本污染,甚至停止運行。 此外,還要加強對加標回收過程的質量控制,減少基質效應對農藥回收率的影響。檢測完成后,要認真核對檢測記錄,及時修正數據錯誤。如果發生檢測數據過大的情況,要及時進行復檢。各項檢測報告要符合相應的標準規范,并及時保存,從而保障檢測數據的真實性和完整性[2]。
2.2建設農產品基地,為其創造良好的發展條件
農產品基地建設尤為重要,能夠為其發展提供良好的空間。我國農產品發展要嚴格按照國家政策與標準進行,以保障農產品質量檢測與安全控制問題。各個農業專家可以進行巡回指導,到不同的農業基地及農產品基地進行考察,對其提出積極性建議與指導,促使農產品在基地建設方面得到提升與改善,為農業發展提供良好的生存條件與環境。除此之外,可以延長生產鏈,形成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體系,這樣能夠有效提高農村生產力,改善農村生活條件,將農業發展成經濟產業。農產品安全問題尤為重要,關乎農業整體發展,在基地建設方面要加強管理,嚴格把控,以便為農產品發展創造安全、健康的衛生條件。這樣有利于農業得到長期、穩定發展,保障農產品質量檢測與安全控制,為人們的生產生活提供保障。
2.3加強人才培養,提高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能與素養
農產品質量檢測與安全控制過程中,需要對工作人員進行相關培訓。有些檢測儀器的操作具有一定難度,從事農產品相關工作的人員大多是農民,在進行機器操作時會有一些困難,需要對其進行相關培訓,以提升工作人員的工作技能與素養。相關管理者要定期組織工作人員進行專業培訓與講座,規定好時間點,要求每位工作人員按時到達規定地點進行相關培訓。在培訓過程中,專業指導人員要對工作人員進行手把手教學,切實保障每位工作人員都能有所收獲與發展,從而提高其工作效率與質量,為農產品事業發展作出貢獻,保障其安全[3]。
2.4檢驗環節
在檢驗過程中,控制檢驗準確度是整個檢驗環節工作的重點,利用相對與絕對誤差值兩項數據表示檢驗結果的準確度,將兩項數據做差,則可以直觀的反映出檢驗結果與真實結果之間的差異,保障檢測的可靠性及有效性。在農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檢驗人員必須全面了解各種農產品品種生產信息,根據產品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檢測方法;即使在同一項目中,指定了不同的檢驗方法,也要根據農產品自身特點,合理匹配檢驗方法,盡可能地縮小檢測結果的誤差,保障檢測結果的真實性。
2.5檢測環境的質量控制
在進行氣相色譜法檢測蔬菜農殘的過程中,實驗室環境可能對檢測結果的準確性造成不良影響,因此,要做好檢測環境的控制。要嚴格按照待檢樣本、儀器設備、試劑等對環境的要求,配置完善的電源、光照、通風、防塵等設施,做好實驗室溫度、濕度、空氣質量等環境管理。化學試劑、藥品、樣本等必須分類存放,避免出現交叉污染現象。檢測人員要做好實驗室環境檢測工作,并針對不達標的環境因素進行相應控制,從而把環境因素對檢測結果的影響降到最低。
2.6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信息化的實施規劃
在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環境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信息化技術的應用必須遵循“統一規劃、統一實施、統一推進”的原則,突出實施規劃的基礎性與前提性地位,在宏觀層面做好質量安全監管信息數據的統籌規劃與管理,明確信息化監管手段的過程方法和預期效果。要以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特定行為活動方法為主要參照,構建協調一致的統籌協調機制,做到信息化的集中規劃與布局,優化質量安全監管信息化系統項目內容、功能模塊、構造周期及實施步驟之間的關聯,預留充足的可拓展空間,為后期拓展質量安全監管信息化模塊預留充足余地。探索提升質量安全監管信息化的統一性與協同性水平,形成系統性的控制說明及操作指南,消除數據信息之間的壁壘[4]。
結束語
目前,我國農業產業發展迅猛,前景相當可觀,能夠使農民的生產生活得到進一步提高。加強農產品質量檢測與安全控制不僅可以使農業得到長久、穩定發展,還能在安全飲食方面為人們提供一定保障[5]。
參考文獻:
[1]莫永福.現代信息技術在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中的應用[J].輕工科技,2021,37(07):96-97.
[2]趙永玲.加強大棚蔬菜農藥殘留檢測質量控制的措施[J].廣東蠶業,2021,55(04):27-28.
[3]劉洪君.關于做好農產品質量檢驗檢測工作的實踐與思考[J].世界熱帶農業信息,2021(03):35-36.
[4]華旭紅,張東艷,宋小芳.農產品質量檢測與安全控制現狀及對策分析[J].南方農業,2021,15(09):118-119.
[5]尚勇.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技術探究[J].廣東蠶業,2021,55(03):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