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當前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下,中職教育教學需要實施良好的德育教育,幫助中職學生規(guī)范自身日常行為,實現(xiàn)良好的品德教育。在中職育人工作開展中,需要以德育為起點,通過全面育人,全員育人的工作開展,從而提升中職教育水平。同時,針對當前德育工作存在的問題,制定有效的德育教育模式,從而確保中職學生的健康成長。因此,本文主要對育人為本,德育為先——中職德育教育進行研究分析,旨在通過當前中職德育工作的開展問題進行闡述,提出相應的建設策略,為中職德育工作開展提供一些參考建議。
關鍵詞:中職教育;德育教學;育人為本;研究分析
引言:在中職育人為根本的德育教育要求下,中職教師需要在日常的工作開展中,對學生的品德與技能學習進行深入教育,幫助學生在技能學習上提升效率,在品德上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針對以往的中職教育方針偏重于學生的技能水平,對于學生的興趣和品德教育重視力度不夠,留下的德育工作問題。因此在中職全面育人的時代背景下,需要以德育為先,通過開展有效地德育工作對策,從而實現(xiàn)中職學生德育教育質量的提升。
1德育工作問題分析
在當前的中職德育工作開展中,由于學生處于身心發(fā)展的關鍵階段,學生往往會形成自己的看法,并仍然存在一定的叛逆心理。因此,在中職全面育人的工作開展中,需要以德育為先,中職德育工作的高質量開展往往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同樣,中職教師開展德育工作上,當前主要存在的問題涉及到以下兩個方面。其一,不符現(xiàn)實。在中職教師的德育工作開展中,由于實際的工作存在一定的脫離現(xiàn)實,導致實際的學生德育工作開展較差,學生的感悟與體會較差,很難正確的引導學生樹立價值觀與道德觀[1]。其二,方法單一。中職教師德育工作開展模式相對單一,通常采用情感灌輸?shù)男问竭M行,其實際的工作開展中,重要學生的評價對學生很難進行良好的溝通,導致德育工作開展上,無法幫助學生區(qū)分真善美與假丑惡[2]。在中職育人為本的教育背景下,其德育為先符合學生的發(fā)展需求,更是推動中職教育改革的實施要點,德育工作的開展質量能夠為社會培養(yǎng)更多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2具體改進策略
2.1以引學生之事,進行全面育人
在育人為本的中職教育背景下,教師德育工作開展,需要重視引學生之事,實現(xiàn)全面育人。在日常德育工作開展中,需要借助學生的故事來開展德育工作,在引學生之事來創(chuàng)新德育工作,需要以貼近學生的生活的事例來開展德育教育,不僅讓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能夠為中職學生的德育品質建立提供良好的內容,同樣中職學生日常的德育品德往往對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品德有著促進作用,通過對尊師道、愛團結、助人為樂等層面,進行相應的創(chuàng)新德育教育,從小事開始,讓學生的德育素養(yǎng),能夠在教師的日常德育工作的引導下得到有效培養(yǎng),從而實現(xiàn)德育工作的高質量開展。在德育工作創(chuàng)新中,通過對學生能力與做法的肯定與表揚,以學生自身榜樣樹立的形式來幫助德育工作的有效實踐,從而讓學生能夠在日常的班主任工作潛移默化的接受德育教育,為中職學生的健康發(fā)展提供保障[3]。
2.2用學生之思,進行全程育人
在育人為本的中職教育背景下,教師德育工作開展,需要重視用學生之思,實現(xiàn)全程育人。用學生之思開展德育工作,需要運用學生的思考層面來創(chuàng)新德育工作。用學生之思來創(chuàng)新德育工作,需要班主任學會善于與班上學生溝通,通過溝通交流來認識學生,從而方便學生的健康教育。例如在學科教師與班上學生出現(xiàn)爭吵的情況下,不能夠只聽任課教師的說法,需要善于與學生溝通,通過學生的想法進行了解,從而有助于公正公平的對待事情。因此,在班級德育工作開展中,重點在于通過學生的想法,逐步加強學生的自律能力,從而達成相應的德育目標。引學生之事,用學生之思來開展德育工作,有助于消除當前德育工作存在的不符合實際的問題,通過將中職學生的德育工作進行創(chuàng)新,培養(yǎng)學生的共同價值觀和思想觀,有助于班主任在德育教育中發(fā)揮主導地位的效果,通過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班級學生能夠主動遵守班級規(guī)則,為班級建設提供保障[4]。
2.3導學生之心,進行全員育人
在育人為本的中職教育背景下,教師德育工作開展,需要重視導學生之心。導學生之心來開展德育工作,需要借助引導學生的內心思想,通過換位法來開展德育教育。導學生之心的換位教育模式,來開展德育教育,需要重視學生的內心變化,在德育教育內容開展目的下,其價值在于感悟學生的心靈,通過心靈的德育教育實踐,來盡可能的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觀念與做法。德育教育工作作為中職教師長期開展的內容部分,需要在日常的班級管理中,形成良好的德育教育工作,例如,學校舉辦的升旗儀式是培養(yǎng)學生愛國情懷的重要點,在日常的升旗儀式中,通過對學生心靈所想所做的觀察,通過表揚學生的行為,來提升學生自身注重德育的程度,以此加強學生對于德育教育知識的認知與掌握。導學生之心的換位教育模式,來創(chuàng)新德育內容,需要重視獎勵與懲罰的并用,通過對學生好的層面與行為進行表揚,通過不好的進行懲罰,從而幫助學生實現(xiàn)發(fā)展建設。在中職教師德育教育工作開展中,對于不好的行為進行懲罰的引導,通過以獎勵為主,懲罰為輔的德育工作踐行模式,讓班級學生都能夠形成良好的學風與作風,從而實現(xiàn)德育教育目標的高質量建設落實。
結束語:由此可見,在育人為本的中職教育背景下,需要德育為先,教師針對德育工作存在的問題,創(chuàng)新工作開展模式。通過建立完善的德育體系,從而以引學生之事、用學生之思、導學生之心來實現(xiàn)中職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在中職教師引導下,德育工作開展能夠滲透到中職各科的教學上,正確認識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實現(xiàn)德育教育體系的完善,以此豐富學生的日常德育教學內容,為中職學生的健康成長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韓鵬琳.淺析新時期中職學校德育教學的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1(07):31-32.
[2]張勝霞.新課標背景下中職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滲透策略[J].發(fā)明與創(chuàng)新(職業(yè)教育),2021(07):49+51.
[3]李偉.中職語文閱讀教學中德育對策初探[J].品位·經典,2021(12):133-135.
[4]王振榮.中職美術教學中滲透德育的策略[J].吉林教育,2021(16):59-60.
作者簡介:
陳慶普 (1971.8-),男,漢族, 內黃縣亳城鄉(xiāng)西亳城人,本科, 內黃縣職業(yè)技術教育中心, 中教一級,研究方向: 中職德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