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安勇


摘要:目的:分析電視胸腔鏡治療老年難治性氣胸的臨床效果。方法:本實驗所包含的對象是2019年7月-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136例老年難治性氣胸患者,根據硬幣法將患者分為研究組(68例)與參照組(68例)。參照組患者進行常規開胸手術治療,研究組患者進行電視胸腔鏡治療,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效果以及各相關指標,分析電視胸腔鏡治療老年難治性氣胸的臨床效果。結果:比較研究發現,研究組患者治療有效率高于參照組患者,且各相關指標優于參照組患者,組間差異具有顯著性特征(P<0.05)。結論:運用電視胸腔鏡治療老年難治性氣胸優勢顯著,可大大提高患者治療有效率。故而應當在老年難治性氣胸患者的臨床治療實踐中更多運用電視胸腔鏡治療手段。
關鍵詞:電視胸腔鏡;老年難治性氣胸;臨床效果
氣胸在臨床上指的是氣體進入胸膜腔,而后造成積氣進而引發的疾病[1]。老年難治性氣胸主要指的是患有老年自發性氣胸患者在經過胸腔閉式引流術后出現的一種病癥,該疾病臨床發病率較高。老年難治性曲型具有治療難度大,且病情易反復的特性[2]。現階段臨床上治療老年難治性氣胸最為主要的方式是手術。隨著醫療水平的日間提高,電視胸腔鏡在老年難治性氣胸患者的臨床治療實踐中得到了極為廣泛的應用。基于此,筆者對電視胸腔鏡治療老年難治性氣胸的臨床效果進行了深入研究,現形成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實驗所包含的對象是我院收治的136例老年難治性氣胸患者,病例選取時間介于2019年7月至2020年5月,以硬幣法為客觀依據將患者完成研究組(68例)與參照組(68例)的劃分。研究組患者年齡范圍是63-74歲,均值為(67.83±2.55)歲;男女患者數量比為33:35;受過高中及以上教育患者26例,受過高中以下教育患者42例。參照組患者年齡范圍是62-75歲,均值為(67.65±2.63)歲;男女患者數量比為32:36;受過高中及以上教育患者27例,受過高中以下教育患者41例。比較兩組患者組間一般資料差異不顯著(P>0.05),可繼續進行比較研究。
1.2 方法
使兩組患者均保持鍵側臥位的體位,而后通過雙腔氣管法對患者進行插管,并對其進行靜吸復合全身麻醉[3]。
參照組患者進行常規開胸手術治療,醫生應于患者胸大肌外側緣作手術橫切口,長度約為十厘米左右。在這一過程中無需對背闊肌以及胸大肌進行切斷。待開胸完成后將胸腔進行逐層切開,并對胸腔內實際情況進行查看,如若出現肺大皰或漏氣組織則應立即切除。如若局部肺大皰形狀表現為多發團簇樣式,可將基底部位上的正常組織少許切除,若切緣出血少量,則可運用電凝方式實現止血。如若患者基底寬度較小,縫合方法應采用荷包縫合法。如若患者基底寬度較寬,則可采用褥式縫合法。
研究組患者進行電視胸腔鏡治療,在患者麻醉后,應將其胸部墊高,并將觀察口置于患者患側腋中線部位第七肋間,切口長度為1.5厘米左右。置入胸腔鏡,對積液、粘連情況進行探查,如若存在少量積液,則可通過電凝分離的方式處理,并對肺大皰位置進行查明[4]。將操作孔設置于患者腋前線第四肋間處,長度約為2厘米,置入保護袋之后,為了實現對肺大皰以及肺組織病變切除,則可運用切割合器完成處理。
1.3 觀察指標
評估患者治療效果,顯效、有效、無效是治療效果的三種情況。顯效指患者治療后氣胸癥狀基本消失,有效指患者經治療后氣胸癥狀得到一定緩解,無效指患者經治療后臨床癥狀未得到任何改善。評估患者相關指標,包括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住院時間,數值越小,則說明患者身體狀況越好[5]。
1.4統計學分析
將數據錄入SPSS20.0軟件包,計數資料以X2檢驗,以例數百分比形式表示,計量資料以t檢驗,以形式表示,當P<0.05時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治療有效率比較
參照組患者治療有效率低于研究組患者(P<0.05),詳見表1:
2.2 相關指標比較
研究組患者術中出血量低于參照組患者,手術時間與住院時間短于參照組患者(P<0.05),詳見表2:
3討論
老年難治性氣胸是臨床上一種極為常見的病癥,且該疾病若未得到及時的治療,患者的生命安全則會受到極大的威脅。隨著我國醫療水平的日漸提升,胸腔鏡技術逐漸走向成熟。該治療手段既有操作簡單、創口小且治療效果好的特點。運用該方式治療老年難治性氣胸贏得了患者及其家屬的廣泛認可。
數據表明,參照組患者治療有效率低于研究組患者;研究組患者術中出血量低于參照組患者,手術時間與住院時間短于參照組患者,組間差異具有顯著性特征(P<0.05)
綜上,應當在老年難治性氣胸患者的臨床治療過程中推廣電視胸腔鏡治療方式。
參考文獻:
[1]趙威. 胸腔鏡下手術治療老年難治性自發性氣胸患者的療效及對肺功能的影響分析[J]. 中國醫藥指南,2019,17(27):202-203.
[2]何小勇. 老年難治性自發性氣胸患者行胸腔鏡下手術治療效果臨床分析[J]. 母嬰世界,2018,16(10):66.
[3]陳岳威,付兵,曹怡. 單孔胸腔鏡手術治療自發性氣胸的療效及對患者氧化應激反應及血清NPY、SP、PGE2水平的影響[J]. 海南醫學,2021,32(7):855-859.
[4]白山,王永強,耿勇,等. 傳統開胸肺大皰切除術與單孔法胸腔鏡肺大皰切除術治療原發性自發性氣胸的臨床效果比較[J]. 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21,6(5):72-74.
[5]于志奇,孟永勝,邵壯,等. 單孔胸腔鏡與單操作孔胸腔鏡治療自發性氣胸療效對比研究[J]. 醫學臨床研究,2021,38(2):227-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