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健


摘 要:都市類文化宣傳出現(xiàn)之后,其人員使用方式和管理方式相對寬松。這樣確實有很多好處,如有利于根據(jù)媒體發(fā)展需要調整人員結構,減輕人員負擔,增強市場競爭力。但是,由于人員素質參差不齊,考察缺少連續(xù)性,也常常會出現(xiàn)用人不當?shù)膯栴},給宣傳管理留下隱患。
關鍵詞:都市類文化宣傳;素養(yǎng);價值取向
當前,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社會主義新聞事業(yè)空前繁榮,黨報黨刊得到了鞏固和加強,同時涌現(xiàn)出了許許多多新類型的宣傳,都市宣傳就是其中一種。
具體而言,都市宣傳是指:都市類文化是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逐步建立的過程中發(fā)展起來的,面向大眾特別是都市市民的媒體,其宣傳形式靈活,貼近群眾、貼近生活,關注社會熱點、焦點問題,反映社會生活方方面面,能滿足受眾的不同需求,運作方式靈活、新穎,具備較強的服務功能。
據(jù)考證,最早使用都市宣傳稱謂的,是由貴州日報社1993年8月創(chuàng)辦的《貴州都市報》,緊接著,陜西日報社在1994年1月創(chuàng)辦了《三秦都市報》。最早將都市報做大做強,并賦予其市民生活報和嶄新的市場化運作的,是被稱為“黑馬”的《華西都市報》(1995年1月創(chuàng)刊)。
都市類文化宣傳的出現(xiàn)和發(fā)展有著很深刻的原因,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經濟的全面發(fā)展、城市化的提速以及我國的新聞體制改革。
都市類文化宣傳出現(xiàn)之后,其組織結構和運行機制較為靈活,人員使用方式和管理方式相對寬松。這樣確實有很多好處,如有利于根據(jù)媒體發(fā)展需要調整人員結構,減輕人員負擔,增強市場競爭力。但是,由于人員素質參差不齊,考察缺少連續(xù)性,也常常會出現(xiàn)用人不當?shù)膯栴},給宣傳報道管理留下隱患。
筆者認為,都市類文化宣傳工作者應該具備以下的素養(yǎng)。
一、堅持黨性和人民性一致的原則
國外的任何新聞媒體,它都代表著一定階級或者集團的利益,積極宣傳這個階級或集團的主張、方針、政策,為實現(xiàn)這個階級或集團的理想、目標而努力,超階級的、純粹的新聞媒體是不存在的。
我國的新聞媒體也不例外,所不同的是它代表著的是中國共產黨和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是黨和人民的耳目和喉舌。因為在我們社會主義大家庭里,中國共產黨和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是一致的,所以要求我們的新聞事業(yè)要堅持黨性和人民性一致的原則。
在新聞實踐中,都市類文化宣傳工作者要努力堅持黨性和人民性一致的原則:努力學習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并且在新聞實踐中把這些路線、方針和政策變成積極向上的精神文化產品,讓人民群眾學習、理解和接受,推動他們的勞動實踐。
除此以外,還要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思想,視人民群眾為父母兄弟,走進人民群眾中去,反映他們的要求和呼聲,為黨和政府制定方針、政策提供依據(jù)。
二、樹立主流意識,增強都市類宣傳媒體的公信力
都市類宣傳報刊在我國出現(xiàn)已有二十多年的歷史,發(fā)展形勢良好,產生了不少影響較大的都市類報刊,如四川日報報業(yè)集團主辦的《華西都市報》、南方日報報業(yè)集團主辦的《南方都市報》等。
都市類文化宣傳關注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洞曉社會風云,影響社會輿論,引領生活時尚。其內容具有貼近性、趣味性,為各界人士所喜聞樂見。無論從內容上,還是讀者群體上,都市類文化宣傳所具有的廣泛性是其他類型的媒體宣傳所不能比擬的。更重要的是都市類文化宣傳是以黨的宣傳的路線、方針和政策為指導的,完全遵守黨的宣傳紀律。
弘揚主旋律,唱響主旋律仍然是都市類文化宣傳必須長期堅持的重大原則之一。
主旋律報道內容涉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以及重大決策等,關系國計民生,代表著全社會的主流,備受群眾關注。這樣的內容,也是都市類報刊必須關注的。都市類報刊只有采取積極的態(tài)度去關注這些內容,才能擁有更加廣泛的讀者群,才能增強都市類報刊作為主流媒體的公信力和權威性。
都市類文化宣傳工作者要樹立起主流意識,多采寫唱響主旋律的文化宣傳。當然,鑒于都市類文化宣傳的特點,要把唱響主旋律的報道做好,也不是容易的事情。筆者認為,都市類宣傳工作者要注意分析讀者心理,研究讀者需求,選擇與讀者生活密切相關的內容,把主旋律報道總體要求和讀者關注區(qū)域的交匯點作為報道的落腳點,有針對性地影響輿論、引導讀者。
三、確立民本民生的價值取向,關注民本民生、
關注弱勢群體
關注民本民生,就是對普通百姓生活現(xiàn)狀和生命個體的關懷與尊重。
如在2005年中秋節(jié)到來之際,《貴州都市報》就推出了一組題為“圓夢中秋”的策劃報道,關注的群體是孤兒院里的孤兒,策劃的意圖是讓熱心家庭帶著孤兒們去過中秋佳節(jié),讓他們感受人與人之間的溫情。
這組報道在特定的日子里推出,關注的對象又是那些無父無母的孩子們,因而在不少熱心家庭中引起了強烈的震撼。初期的報道出來后,不少家庭趕到報社報名要求領孩子去過中秋,有的家庭還是專程從遠離貴陽的地州市趕來的。上百名孤兒都被熱心家庭領走,策劃報道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
可以說,關注民本民生、關注社會中的弱勢群體是都市類宣傳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直到現(xiàn)在,關注民生的問題不僅沒被削弱,反而得到了加強,媒體宣傳形式更趨于規(guī)范。黨和國家制定了許多涉及民本民生的政策和措施,全社會也都在關注民本民生,關注弱勢群體。
四、確立以人為本、人性健康的人文道德底線
作為都市類文化宣傳工作者,應該確立以人為本、人性健康的人文道德底線。這不僅僅是職業(yè)道德的問題,也是社會責任感的問題。傳媒工作者一旦失去了這樣的道德底線,那不光害自己,還會危害讀者、危害群眾、危害社會。
要確立這樣的道德底線,就要求都市類文化宣傳工作者必須有健康的人性、遠大的理想和顧全大局的自覺性,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和素養(yǎng),提高自身的業(yè)務能力。
五、具備強烈的策劃意識和相應的策劃才能
都市類文化宣傳策劃也叫報道策劃,是在宣傳報道進行之前對選題進行議程設置的過程。它具有明顯的報道意圖,滲透著傳媒工作者對選題思考的軌跡,某種程度而言,它還是一種創(chuàng)新性活動。
現(xiàn)代媒體,不管是什么類型的媒體,策劃報道必不可少,而且越來越受到重視。首先,對具有典型意義的選題進行策劃報道,信息量大而且相對集中,易形成報道上的優(yōu)勢,比起一般性報道,更能吸引受眾。其次,“策劃出精品”,這已經成為新聞傳媒的共識。
從現(xiàn)代媒體發(fā)展的情況來看,都市類文化宣傳更加注重報道策劃,不少報道在社會中產生強烈反響,都是通過策劃來實現(xiàn)的。各地都市類文化宣傳之所以在當?shù)禺a生巨大影響,策劃作為一種報道手段立下了汗馬功勞。所以,對于都市類文化宣傳來說,策劃已經成為擴大自身影響、吸引廣大受眾、展示自我實力的重要手段。
(貴陽市息烽縣融媒體中心)
參考文獻
[1] 傅俊卿.電視新聞實務[M].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