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2日,市委書記陳敏爾赴江津區調研。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扭住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堅持因地制宜,注重因勢利導,推動優勢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著力構建市場競爭力強、可持續的現代產業體系,不斷提升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確保“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為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征程奠定堅實基礎。
市領導王賦、李明清參加。
近年來,江津區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持續發展消費品工業,產業規模不斷壯大。益海嘉里(重慶)糧油有限公司是集糧油食品加工、銷售等于一體的綜合型企業,旗下金龍魚等品牌享譽國內市場。陳敏爾走進車間,察看生產線,了解產品種類、生產工藝、銷售情況等。得知公司通過數字化改造,有效降低了能耗、節約了成本,陳敏爾給予肯定,勉勵企業延伸食品深加工產業鏈,強化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為消費者提供更多優質產品。陳敏爾指出,消費品工業關系群眾衣食住行,要堅持做優做特的發展方向,努力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發揮中小企業主體作用,培育引進龍頭企業,用好電商平臺,促進消費品工業高質量發展。
江津區素有“中國花椒之鄉”美譽,花椒產業規模逐年增長。走進先鋒鎮保坪村,陳敏爾聽取江津花椒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發展情況介紹,遠眺花椒種植園,了解畝產效益、市場規模等。陳敏爾說,小花椒催生出大產業,關鍵是抓住了特色做文章,希望再接再厲,把花椒產業越做越大、越做越好。隨后陳敏爾來到該村胡家崗大院,步行察看村容村貌,了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和產業發展等情況。近年來,保坪村積極探索農文旅融合發展,利用閑置農房打造的椒香小院等特色民宿遠近聞名。陳敏爾說,要積極推進農村“三變”改革,把農村閑散資源利用好轉化好,完善利益聯結機制,讓農民更多分享產業增值收益。
四面山自然保護區植被豐富、水質清潔、空氣清新,被譽為“天然物種基因庫”。作為全市總林長,陳敏爾高度重視山林生態保護工作。他沿著山林步道巡林,聽取當地落實林長制情況匯報,詢問林業生態保護修復和林業發展規劃等。近年來,當地實行“人頭化”管林、“清單化”治林、“常態化”巡林、“目標化”護林,取得良好成效。陳敏爾強調,要全面實施林長制,以林長制實現林長治,讓青山常在、綠水長流。四面山資源稟賦良好,要立足生態本底,挖掘文化內涵,講好人文故事,推動文旅融合發展,讓綠水青山變成更多金山銀山。在中山古鎮,陳敏爾與商戶、游客交流。他說,發展旅游業要更加注重完善配套設施,更好滿足游客特別是年輕人的需求,提升服務品質,增強旅游體驗。
陳敏爾在調研中指出,產業是經濟發展的支撐,產業現代化是一個地方現代化的重要基礎。實業興則經濟興,產業強則經濟強。推動“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必須全力抓好產業高質量發展。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堅定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持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大數據智能化創新發展,加快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做大產業規模,提升產業素質,不斷提高經濟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要推動三次產業協調發展,把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加快培育新興產業,發展現代服務業,打造數字經濟升級版,壯大實體經濟根基,加快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陳敏爾強調,要找準產業方向,堅持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因勢利導選擇發展主導產業,避免產業同質化和低水平重復建設,實現錯位發展、特色發展。要加快產業升級,加快科技創新步伐,加大重要產品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力度,加大補鏈、延鏈、強鏈力度,推動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要促進產業融合,推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加快農業“接二連三”,推進農文旅融合發展,不斷培育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要優化產業生態,強化產業發展的政策支持和要素保障,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和創造力,營造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良好環境。
江津區、市有關部門負責人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