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 謝剛 何偉占

摘要:野外勘查是有色金屬資源勘查工作的重中之重,野外勘查中影響因素比較多,地形地貌條件復雜,存在很多不安全因素,為保障有色金屬資源勘查工作能夠安全、有序的開展,需要結合野外勘查中存在的問題,嚴格把控野外勘查的要點,才能最大限度上保障有色金屬資源勘查精度,提升工作效率,值得高度重視。
關鍵詞:有色金屬;資源勘查;野外勘查;安全
引言
有色金屬資源勘查工作通常都在室外進行,工作環境惡劣,工作量比較大,而且存在很多影響勘查安全的因素。為提升有色金屬資源勘查工作效率,保障勘查的目標能夠順利達到。需要立足有色金屬資源的特點,分析野外勘查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并采取有針對性的優化措施,把控野外勘查的要點。
1、有色金屬資源的特點
我國歷史悠久,國土面積遼闊,在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孕育出大量的有色金屬資源,但人均占有量比較少,工業發展和社會經濟發展需要量大的有色金屬資源,如銅礦、鋁土礦的儲量比較小。總體呈現出富礦少,貧礦多、埋藏深、找礦難度大、開采難度大等特點。大型和超大型有色金屬礦床少,中型和小型有色金屬礦床多,礦產規模有限。比如:目前我國已經探明的銅礦礦產有900個,大型以上的礦床在3%左右,中型礦床在9%左右,其與都是小型礦床。而且多為共生伴生礦床,有色金屬礦產資源組分復雜,找礦、選礦、開采難度都比較大,開發利用的成本較高。
2、有色金屬資源勘查工作中野外勘查存在的問題
2.1野外勘查信息記錄不夠規范
信息記錄是有色金屬資源野外勘查的主要內容,只有保障信息記錄準確,才能為后期開發利用提供真實有效的數據。但就目前有色金屬資源野外勘查的信息記錄工作人員,依然存在不夠規范的問題。比如:在A礦區野外勘查中,可能多個勘查單位都勘查過,但不同勘查單位之間的勘查信息沒有共享,借閱交流難度大。這就會出現大量重復勘查和重復記錄的問題,致使大量資金和時間被無故浪費。此外,一些野外勘查人員,為降低工作強度,便于自己工作,經常對勘查信息簡單的記錄,只記錄有色金屬的種類、儲量、位置等關鍵信息,對礦脈、地質構造等信息的記錄比較少。致使后期有色金屬開采中,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進行二次合度,既造成了人力資源的浪費,也提升了有色金屬開采的成本。
2.2野外勘查工作效率低
在有色金屬資源野外勘查中,受到地形地貌、勘查技術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影響,使得野外勘查工作效率比較低,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甚至經常因此開采工作的順利開展。銅、鋁、鉛、鋅是比較常見、常用的有色金屬資源,雖然近年來,這些有色金屬資源已經查明的總儲量有所增加,但年增長率比較低,甚至低于礦山開采消耗的速度,其基礎儲量總體上呈現出下降狀態,應當引起高度重視。
2.3外部環境比較復雜
有色金屬資源野外勘查中受到外部條件的影響非常大,這和我國野外自然生態環境復雜密切相關。就目前我國已經探明的有色金屬資源而言,多為半生礦,而且野外勘查比較辛苦,野外勘查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有待提升[1]。地質條件的變化、巖層性質的變化、地球表面化學演變過程等都會影響有色金屬野外勘查工作的效率。這就使得在實際勘查中,經常會得到勘查結果和預期效果差距過大的結果,提升了有色金屬開采的難度。
2.4存在一定安全隱患
目前我國有色金屬資源野外勘查,正處于高速發展的階段,國家愈發重視有色金屬資源勘查工作,很多高新技術和設備被廣泛應用到有色金屬資源勘查中來。但勘查人員綜合素質有限,致使有色金屬資源野外勘查中經常出現各種各樣的安全問題和安全事故,不但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也限制了我國有色金屬資源勘查事業的發展。
3、有色金屬資源勘查工作中野外勘查的要點
3.1規范勘查信息記錄方式
規范有色金屬資源野外勘查信息記錄方式,是提升有色金屬資源野外勘查精度、保障勘查內容完善的關鍵。為保障野外勘查工作能夠高效、有序的開展,就必須規范勘查結果記錄方式,對礦床的種類、礦化規律、地質背景、成礦原因、控礦構造條件、埋藏深度、分布范圍等都進行詳細記錄。做好培訓教育工作,保障每位野外勘查人員,都能按照相關規范和標準記錄勘查結果,提升有色金屬資源野外勘查工作質量[2]。此外,各勘查單位還要做好交流和共享工作,避免重復勘查,提升現有資源的利用,促使有色金屬資源野外勘查工作能夠高效、安全、有序的完成。
3.2應用更加先進的勘查技術
針對目前有色金屬資源野外勘查工作中存在勘查效率低的問題,要應用更加先進的勘查技術,夯實野外勘查成效。常用有色金屬資源野外勘查技術包括以下幾種;
第一種,電吸附技術。主要機理是在有色金屬資源勘查中,采用物質和物質之間具有相互作用的特點,來勘查有色金屬資源礦產的分布情況和厚度。再借助先進的計算機軟件分析技術,對有色金屬礦床的各項信息進行全面分析,進一步確定有色金屬資源的勘查范圍,同時對有色金屬資源所在區域內隱伏礦是否存在異常進行分析,為進一步分析成礦規律、制定采礦方案提供數據支持。電吸附裝置圖如圖1所示:
第二種,地下物探技術。在有色金屬資源野外勘查中,可在坑道中利用地下物探技術,來勘查有色金屬礦產的分布情況及范圍。特別是在有色金屬資源縱深勘查中應用地下物探技術,具有勘查效率高、效果好、速度快、成本低等優勢。常用的地下物探技術包括:地井激發極化技術、坑內激發極化技術、瞬變電磁技術等。可采用其中的一種技術,也可以聯合采用兩種或者兩種以上的技術,從而更好的提升勘查效率[3]。有色金屬資源勘查中不同各向異性對稱主軸姿態瞬變電磁場響應圖如圖2所示:
第三種,地球化學構造技術。利用成礦熱液會受到礦裂縫內部流動性的影響,再結合殘留的元素痕跡,就能預測出有色金屬資源礦區周圍的含礦情況,以確定有色金屬資源野外勘查的方向,避免盲目、無目的、無方向的開展有色金屬資源野外勘查,致使大量資源無故浪費。在應用此項勘查技術時,由于成礦熱液的成因比較多,形成的元素和形態也千差萬別。需要勘查人員重視礦物質元素的組成情況,全面對比分析礦前暈、礦頭暈的結構數值,以便精確分析有色金屬資源在礦區的分布情況,為找礦和開采提供有力的支持。
第四種,鉛同位素探測技術。主要機理是全面分析地球演化過程,以便對礦區的地質變化情況進行詳細分析,提煉出更多有關有色金屬資源的信息[4]。對有色金屬資源而言,礦場和礦化點的分布比較密集,因此,鉛同位素和成礦是背景之間具有很多的相似之處,需要結合礦區鉛同位素和圍巖的組分情況,盡量多的分析和確當礦區內礦床的異常體和圍巖組分,以保障有色金屬資源野外勘查的準確性。
3.3做好前提準備工作
有色金屬資源野外勘查時周圍環境復雜,存在很多影響勘查精度、安全的因素,這就需要野外勘查之前,做好前提準確工作。包括:材料、儀器、設備、人員、技術、財力等多方面的內容。以保障后期有色金屬資源野外勘查工作能夠高效、有序的開展。開展有色金屬資源野外勘查工作的主要目的是提升開采量和開采效率,因此,必須注重金屬資源礦床的尋找,加強先進勘查技術、儀器設備的應用效果。這就需要有色金屬資源野外勘查人員,做好現場調研工作,做好前期精心準備工作,以保障正式的勘查工作能夠連續、穩定的推進。
3.4提升有色金屬資源野外勘查人員的綜合能力
針對有色金屬資源野外勘查中存在的安全問題,需要每位勘查人員,既掌握地質勘查相關的理論知識,還要具有分辨安全隱患和辨識危險源的能力,以便更好的應對野外突發情況[5]。這就需要加強培訓和教育,完善有色金屬資源野外勘查工作制度,形成良好的規范和體制,避免違規操作,及時發現安全隱患,及時處理,為有色金屬資源野外勘查工作營造一個安全的環境,保障各項勘查工作能夠穩定推進,順利完成有色金屬資源野外勘查任務。
結束語
綜上,野外勘查是有色金屬資源勘查的重中之重,其勘查結果,直接關系到有色金屬資源的開采量,以及后續開發利用情況。但有色金屬資源野外勘查具有很強的綜合性和技術性,存在很多影響勘查精度及安全的因素。需要勘查單位立足實際情況,針對不同的問題,選擇有針對性的改進措施,保障野外勘查工作的質量和效率。
參考文獻
[1]連丹陽.有色金屬資源勘查中野外勘查要點分析[J].世界有色金屬, 2020,552(12):112-113.
[2]王亮亮.有色金屬資源勘查中野外勘查要點研究[J].世界有色金屬, 2019,533(17):157-158.
[3]李眾.地質資源勘查中探礦工程技術[J].有色金屬設計,2020,174(01): 119-120+123.
[4]張殿凱,李艷紅,常麗萍,等.彌勒褐煤結構特征及其分子模型構建[J].燃料化學學報,2021,49(6):1-8.
[5]秦彪.有色金屬礦產資源勘查的方法研究[J].世界有色金屬,2019,540 (24):146+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