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阿平
在醫學方面,ICU患者是比較重點的護理對象,因為ICU病房患者免疫力質量不符合要求,使得患者容易產生感染問題,而多重菌群對于重癥患者具有一定的損傷,會導致患者死亡。現階段對于ICO患者的護理一般采取預防醫院感染指南的方式,療效比較顯著。然而因為并發癥較多,經常會困擾醫生以及患者,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對各種手術的術后護理重視度不斷提升,ICU患者在經過手術后,若是強化鎮定護理,能夠有效的減少并發癥的產生。
1、ICU病人鎮靜護理的目的和意義
第一,能夠幫助病人緩解或是消除疼痛感和身體不適感。第二,可以改善患者的睡眠情況,誘導遺忘,進而消除或是減少患者對于在ICU治療中病痛的記憶。第三,能夠消除或者是緩解患者的焦慮情況、躁動甚至是瞻望,避免患者的無意識行為影響到治療,保護好患者的安全。第四,能夠降低患者的代謝速度,減少患者的氧耗氧需,讓機體組織氧耗的需求變化盡量符合受到損害的養輸送狀態,同時減少各個器官的代謝。最后,有一部分研究顯示,針對非常危重的患者,誘導并較長時間保持一種低代謝的“休眠”狀態,能夠有效的減少各種應激以及言行損傷,降低對于器官的影響。
2、過度鎮靜的危害
在鎮靜中如果出現過度鎮靜的情況,就會給患者帶來一些危害,如,呼吸抑制、撤機困難;免疫抑制;低血壓;昏迷;麻痹性腸梗阻;腎功能不全;心動過緩;形成深靜脈血栓,因此,在鎮靜護理中應避免出現這種情況。
3、ICU病人鎮靜護理的措施
準確的評估患者的疼痛程度。患者主訴是黃金標準主動詢問,護理人員應該耐心的傾聽患者主訴疼痛情況,包括程度、部位、性質。選用合理的評分方法,確保評估的準確性。
選擇合理的鎮靜措施。首先,消除或減輕導致疼痛、躁動以及焦慮的誘發因素,例如環境因素、精神因素以及身體因素。其次,依照醫生的囑托進行鎮靜,針對合并疼痛患者,在鎮靜前應該先進行有效的鎮痛治療。再次,結合鎮靜效果,合理的調整劑量,及時觀察評估患者的鎮痛鎮靜效果。第四,鎮靜中要開展每日喚醒計劃,要想防止藥物蓄積以及藥效延長應該每天定時中斷鎮靜,建議在白天進行,進而更好的評估患者的神經功能以及精神狀態,減少用藥數量、機械通氣時間以及ICU停留時間,防止過度鎮靜。最后,加大宣傳教育力度。在鎮靜治療之前,應該先給患者以及其家屬解釋,這有利于減少患者在機械通氣時對于機械機的抵觸,提升患者的舒適感,而且這樣可以確保患者快速、完全的蘇醒,不會給呼吸循環系統帶去顯著的影響。
嚴密監測和處理不良反應,避免并發癥的產生。開展常規監護;防止過度鎮靜問題的出現,及時的評估患者的鎮靜效果,每天進行喚醒;呼吸抑制。患者可能出現呼吸頻率減慢、缺氧、二氧化碳蓄積的情況,護理人員需要密切觀察機械通氣的運轉情況,留意患者的相關指標;低血壓。鎮靜初期患者容易產生低血壓的情況,護理人員需要嚴密的監測患者的心率、血壓以及心律情況;皮膚瘙癢、尿潴留等情況
心理護理。首先,護理人員應該積極主動的和患者溝通交流,及時掌握其情況,經常進行巡視,關心患者的冷熱,認真、誠懇的提供護理服務,讓患者能夠信任護理人員。其次,護理人員應主動的給患者闡述一些情況,例如各種治療、用藥的目的等,確保患者積極的配合。再次,需要新鮮感,患者因為住院和社會以及家庭脫離,難免會感到寂寞,惦記子女,護理人員應該幫助患者解除煩悶,多和患者交流,確保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態,提升治療效果。第四,護理人員應該主動的介紹有關知識,積極的鼓勵患者,提升患者的安全感。最后,在心理護理中還要重視病房環境產生的心理效應,護理人員應主動幫助患者調整環境,給其提供良好的修養環境,落實好病房環境管理,確保病房安全、清潔、舒適、整齊以及肅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