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建平
摘要:隨著當前經濟發展的不斷加速,農業經濟的地位也在不斷提升,尤其是涉及到了農業新技術的方面,更是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水利工程為國家的農業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而灌溉渠道又是水利工程中的重要部分之一,只有做好灌溉渠道的維護與管理,科學合理的利用水資源,才能夠真正發揮灌溉渠道的作用。本文對農田水利灌溉渠道的維護與管理的措施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農田水利;灌溉渠道;管理措施
1 引言
隨著科學技術不斷進步,農田灌溉渠道的出現和發展大大節約了勞動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但這也遠遠不夠,相關部門應積極進行研發和創造,以更好地發揮農田灌溉的作用,完善農田灌溉渠道管理和維護,最大限度地避免渠道損壞,不斷對農田灌溉系統進行優化,實現水資源合理利用,提升農田灌溉工程的使用壽命,提高農田灌溉渠道的利用效率,尤其是引入,灌溉有效利用系數,作為灌溉用水效率的表征指標,最終實現高效能、生態型、可持續的農業經濟發展目標。
2 農田水利灌溉渠道運維和管理問題
2.1 維護與管理的意識不足
就農田水利灌溉工程而言,其后續的維護與管理工作能否做到位,將會直接影響著最終工程能否順利發揮作用。然而,當前某些政府部門普遍存在著“重建設、輕管理”的問題。即使在實際的農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中,都設置有專項資金來支持工程建設,但是在工程完成之后,在后期投入使用階段,往往缺乏對其維護和管理的重視程度,主要表現在不科學的人員配置和工人老齡化等方面。同時,有關維護管理人才缺乏專業性,無法使后期的工程運行維護和管理工作落到實處。除此之外,對于農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的維護和管理宣傳力度不足,使得某些農民在使用該工程時較為隨意,對設施的保護意識不足,這也對農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的正常運行帶來一定安全隱患。
2.2 運維管理體系不夠健全
灌溉渠道項目的運維管理體系缺乏有效性,致使工程項目在運行過程中的穩定性與可靠性無法得到有效保障,進而產生安全隱患。同時,導致灌溉渠道項目難以保證與相關標準要求相符,最終影響灌溉效果,致使當地農戶的農業生產無法得到進一步保障。
2.3 運維管理資金不足
灌溉渠道項目正式實施時,會涉及各種不同的內容,相關人員應該予以足夠重視,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以及財力等資源。同時,相關環節眾多,需要投入大量資金,但是政府的資金投入較少,在總資金中的比重僅為50%,使得工程項目沒有足夠資金采購相關設施。由于該問題使得運維和管理工作無法高質量完成,進而無法保證灌溉渠道整體施工效果,最終造成安全隱患。
3 灌溉渠道項目運維和管理策略
3.1 建立并完善管理機制,增加資金投入
農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由于過去長時間未建立起完善的維護與管理機制,使得渠道維護管理工作一直無法落實到實處,許多農村地區的灌溉渠道因常年得不到應有的維護而無法進行修繕繼續使用。對于農田水利灌溉渠道進行維護與管理,不僅是保障其能夠正常運作,也是為農業經濟發展打下堅實基礎。為此,應該盡快建立并完善農田水利灌溉渠道的維護與管理機制,明確維護與管理的責任,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并在文中明確相關人員的責任與義務,避免出現無人維護管理的情況出現。農田水利灌溉渠道系統維護和管理是一個復雜且龐大的工程,需要大量資金支持,僅依靠農村方面的投入遠遠不夠,對于此在農田水利灌溉渠道系統維護和管理中,地方政府需要將其職能作用發揮出來,增加資金投入,引入先進設備,并增加基礎設施建設。另外,相關部門可以通過招商的方式或是社會融資的方式,增加社會資本對水利灌溉渠道的維護與管理方面的投入,這樣不僅使不斷提升渠道的維護與管理水平得到保障,同時可以增加農業經濟效益,提高現代農業發展水平。
3.2 增強維護與管理意識
首先,對于維護和管理工作人員來說,需要積極開展對其專業化維護技術和管理手段的培訓工作,提升其專業性,保障在工程運行的維護和管理方面能夠充分發揮實效性,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同時還需要對外部專業人才進行有關招聘,有效提高維護與管理人員團隊的整體性和科學性,使人員老齡化的(比如渭干河流域管理局在職職工平均年齡48.3歲)影響降到最低;其次,由于農民是農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的重要參與者和使用者,因此還需要注重對農民共同維護和管理意識的提升,加強常識知識的宣傳教育,可以通過象棋普及與水利有關的法律法規及制度規章,利用法律的威懾力來有效規范農民的行為,提高其使用水力灌溉渠道工程的專業性,防止出現因不當操作而造成設備損壞問題的出現;最后,還需要重視農技人員對農民的科普教育作用,使農民對水利灌溉渠道工程在農業生產中重要性能夠進行充分的理解,從而有效地參與到工程運行維護與管理工作中,加強與工作人員的交流和配合,從而使維護和管理的工作水平得到有效提高。
3.3 強化信息化建設
在經濟快速發展過程中,在人們工作與生活中,大數據管理模式已經得到廣泛應用,灌溉渠道項目也應該積極發揮大數據及其信息技術的作用,提高灌溉渠道信息化建設程度,采用無紙化辦公模式,促使工作人員得到充分解放,使其工作精力更加集中,進而提高工作效率。傳統管理方式主要采用人工核對、分析數據的方式,需要投入大量人力,在長期工作中一些工作人員還會產生疲憊感,極易出現誤差,嚴重影響灌溉渠道運維工作,目前整個渭干河灌區已完成全流域自動測流系統建設,并入全疆水利系統信息化網。信息技術應用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①主管部門借助建立雨水狀況與自動測量信息系統,可以監管水利灌溉活動中所有階段的水位、水量、水流等情況,對水流運輸進行有效控制。②建立圖像與電力環境監控系統,能夠有效促進監控效果,強化信息建設效果,保證所有環節的管理需求得到充分滿足。另外,健全管理體系,有效提高管理效果。
3.4 加強農田灌溉渠道養護管理隊伍建設
首先,國家需要嚴格實行聘用制度,提高農業專業技術人才的準入門檻,本著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擇優錄取,堅決杜絕徇私舞弊等情況。相關管理部門可以通過筆試、面試及相關技能型和創新型的方式來進行全面篩選和考核,確保招聘到的人才是具備高素質和高能力的創新型人才,本年度渭干河流域管理局新招錄16名技術人才但人員缺編嚴重。其次,國家相關部門需要對現有的工作人員定期舉辦學術交流和研討會,促進相關工作人員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彼此之間可以更好地學習,積極吸收和借鑒他人先進的管理經驗,促使現有工作人員專業素質和能力全面且有效提升。另外,國家還可以定期組織相關工作人員學習發達國家和世界上最先進的農田灌溉管理技術及方法,提高我國相關工作人員的知識水平,開闊眼界,豐富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
3.5應用灌溉有效利用系數表征指標來進行考核,灌溉水利用系數是評價灌溉渠系的工程狀況和管理水平的一個重要指標,它既反映了灌區各級渠道的滲漏損失,又反映了在管理過程中無益的水量損失,到2020年,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提高到0.55以上。(2011年中央一號文件)。到2030年,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提高到0.6以上。
為跟蹤測算分析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變化情況,科學評價節水灌溉發展成效與節水潛力,根據水利部的要求,自2006年起,在各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大力支持下,連續多年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了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測算分析工作,取得的成果為有關部門研究制定相關政策和規劃提供了依據。
為統一測算分析方法,水利部農村水利司于2007年8月下發了《全國現狀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測算技術方案》,2008年1月下發了《全國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測算分析技術指南》,規范了各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測算分析工作。
以上是我們對渭干河灌區2016年-2020年進行的有效利用灌溉系數測算工作,由此可以看出,本灌區有效利用灌溉系數已提高到0.566滿足了國家十三五期間的要求,但離十四五規劃達到0.6的目標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4 結束語
總而言之,農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與當地的農業生產和生活有著重要聯系,關乎著當地農業經濟的健康發展。因此,有關部門必須充分認識到農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維護與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且能夠結合當前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針對性解決,尤其是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及國際形勢正在經歷巨變之際,新疆將會迎來大發展的契機,所以作為一名水利工作者,要為促進農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的維護和管理工作的有序展開,從而推動當地農業的快速發展做出積極的貢獻。
參考文獻:
[1]吳毓平.農田水利灌溉工程規劃設計與灌溉技術的研究[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9(15):89-90.
[2]田棟良.淺析農田水利灌溉工程的規劃設計[J].農業科技與信息,2019(09):112-113.
[3]夏詠紅.農田灌溉渠道施工中現場管理作用淺析[J].農業與技術,2019,39(09):49-50.
[4]彭玉林,盧濤,馮鈺婷,趙麗.農田水利灌溉渠道的防滲襯砌施工技術[J].中國標準化,2019(08):137-138.
[5]陳杰,尹文,袁國.農田水利灌溉渠道的維護與管理措施探究[J].山西農經,2019(07):118.
[6]《全國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測算分析技術指南》,2008年1月
新疆阿克蘇地區渭干河流域管理局 新疆阿克蘇 84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