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希
摘 要:公交企業車輛維保管理,是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關系著公交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是企業安全生產、服務提升、成本控制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由于歷史原因,相較于安全監控、智能調度、出行服務等業務板塊,車輛維修保養信息化管理手段較為滯后。本文分析現有公交維保系統存在的問題、建設目標,就公交智能維保系統總體架構及主要應用功能進行系統論述分析,對實施公交智能維保管理系統具有參考價值和借鑒意義。
關鍵詞:智能維保管理;物資全生命周期管理;CAN數據應用
1 公交智能維保系統應用的意義
目前國內公交運輸企業對車輛的機務維保、機務管理、材耗管理、車輛生命周期預判等信息化大數據的應用和分析存在較大的空缺項,大多停留在人工處理和經驗判斷上。部分企業雖建有公交維保系統,但在公交數字化轉型升級的背景下,無法滿足公交智能化、精益化、實時化的機務管理需要。一是在維保作業方面,未實現全流程的線上化和無紙化,未實現維修領料的無縫銜接,未充分應用CAN數據故障監測預警,未實現與智能調度、安全監控等業務板塊的協同應用;二是在數據應用方面,未充分發揮維保系統積累的數據價值,無法利用數據反饋業務改進,更缺少大數據的應用;三是系統架構方面,仍然是傳統的孤島系統,基礎數據管理、維修作業、維修評價等分散在多個系統中,用戶使用效率低、系統對接復雜。
綜合考慮維保系統的現狀和業務發展需要,通過建設公交智能維保系統,實現以下目標:(1)統籌考慮維保管理的各個環節及其信息化支撐需要,形成一套專業化的公交維保管理系統,面向各個角色、各個層級提供全場景的應用;(2)提高維修作業各流程的操作效率及各流程間的流轉效率,提高用戶使用體驗和便捷性;(3)提高維保管理的效率,實現計劃編制、過程監控、質量評價、維修考核等管理功能的線上化、自動化;(4)充分發揮維保相關數據的價值,提供數據實時呈現、多維分析,實現維修方案、專家意見等的沉淀和應用;(5)充分發揮CAN數據的價值,實現在線監測、故障預警、故障診斷;(6)打通維保系統與ERP、智能調度、安全監控等系統的數據及接口壁壘,提高公交生產管理效率。
2 公交智能維保系統總體架構
第一層為數字化層,通過移動互聯網技術、物資編碼采集技術采集物料編碼、CAN數據、報修、救急、車輛位置、車輛維修狀態等數據。
第二層為業務應用層,用于采購管理、倉庫管理、配送管理、維修管理、供應商管理、保養管理、維修管理、領用管理、物資修復管理、物資報廢管理等業務。
第三層為統計報表層,提供日周月季年等時間維度的各業務開展統計情況給各級領導檢查管理。
第四層為知識庫層,使用大數據關聯分析技術,挖掘隱藏其中的規律,形成機務知識庫。聯合供應商管理數據、維保管理數據、物資采購管理數據、倉庫管理數據、物資報廢管理數據,利用大數據分析挖掘技術,得到供應商質量知識庫、維保規則知識庫、車輛部件生命周期知識庫、維修維保質量效率知識庫等知識庫。
第五層為輔助決策層,利用形成的知識庫,結合維修歷史記錄、采購記錄、各物資使用周期歷史記錄等信息,形成采購計劃建議、保養計劃建議。
3 應用功能
3.1 智能維保作業
升級優化現有維保作業系統,優化車輛維修作業過程,實現全流程無紙化作業、全流程實時動態監控,通過PC端、APP端、小程序、操作臺、電子顯示屏、大屏等全場景、多角色的應用,提升維修作業和維修管理效率;增加總成設備維修作業管理,實現發動機、氣瓶、輪胎等設備的維修作業線上化、數字化,提高設備維修的規范性。
3.2 智能維保管理
優化整合分散于ERP、維保等系統中的維保管理功能,包括維修廠站管理、班組管理、工位管理、維保分系管理、作業項目管理、作業工時管理、作業人員管理、保養計劃管理等,實現基礎數據、維保規范、作業人員、作業流程等維保相關數據的統一管理,提供維保計劃自動編制、保養計劃提醒、延期預警等,提升管理效率的同時,使維保管理更加專業化。
3.3 維修質量評價
一是通過分析維保作業次數、作業時長、物料消耗、返工返修率等數據,評價維修質量和維修效率,支撐管理持續改進;二是相關人員能夠對維修管理、現場管理、維修質量、服務態度等進行在線評價,支撐員工考評管理和服務水平提升。
3.4 維保專家庫
充分利用歷史故障數據、維修過程數據、維修方案數據等,充分發揮維修人員的專家經驗,結合車輛制造廠商的故障診斷和處置方案,通過數據收集、經驗總結、案例積累,形成一個維修專家庫,包括故障特征信息庫、專家診斷知識庫、維修策略信息庫,并通過數據積累和智能算法進行不斷更新,對故障診斷、故障維修、決策評估形成數據支撐,進一步提高維修作業效率。
3.5 CAN數據應用
實現新能源車輛的CAN數據對接,提供基于CAN數據的在線監測、故障預警、故障報警、故障診斷、故障推送;與維保作業進行互聯互通,實現故障報修、故障維修、維修反饋、預警有效性分析等;與智能調度及安全監控系統打通,支撐車輛狀態的實時監測、故障預警的及時處置、安全事故的證據分析。
3.6 物資全生命周期管理
實現維保系統與物資管理系統的互聯互通,提供領料申請、領料審核、料品退還、料品結算等過程的線上化,提高維修領料的效率;關聯料品與維修過程,實現料品從入庫、出庫、使用、上車、下車、報廢等全過程的線上跟蹤,實現全生命周期管理;融合維修過程數據、維修領料數據、料品檔案數據等,提供料品消耗分析、料品質量評價、供應商質量評價等分析功能,支撐管理決策。
3.7 業務協同應用
打通駕駛員端、調度端、維修端、管理端等各個流程,實現車輛報修、故障施救、車輛維修、接車出廠等業務環節的高效銜接;打通智能調度系統,實現保養計劃自動同步、維修狀態及時同步、車輛故障一鍵報修等,使車輛資源的靈活調度、應急處理更加有依據;打通安全監控系統,實現車輛維修狀態實時對接、高頻故障車輛重點監控,使車輛運行更加安全。
3.8 大數據分析應用
充分發揮維保系統的歷史數據價值,利用大數據算法及相關標準,提供維保質量分析、維保效率分析等應用;結合車輛檔案、設備資料、調度運營、安全報警、事故違章等數據,提供設備質量、車輛質量等評價分析應用,為車輛及材料采購提供支撐;同時融合多維數據為車輛提供全方位立體畫像,支撐車輛健康狀態的評估、預防性檢驗計劃的制定。
4 結語
通過完善和統一車輛維修作業流程及標準,打造集智能維保管理、保養智能編排、作業過程智能監控、維修質量評價、數據智能分析,以及材料統一編碼、合理庫存警告、材料全生命周期監控等功能的智能維保系統,對提高公交企業車輛維保工作效率和質量,優化物資采購模式,降低成本,有效提升車輛維保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高芳.運用現代信息化技術實現公交機務精細化管理的分析[J].營銷界,2020(52):94-95.
[2]王飛寬,孔文.精細化管理在機務生產中的應用研究[J].科技創新導報,2017(9):159-162.
[3]蔣卓群.公交機務及物資信息化管理應用[J].現代商貿工業,2013,25(24):163-164.
[4]劉永平,何鵬.淺談“互聯網+”與公交機務管理的創新融合[J].城市公共交通,2019(10):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