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慧昕 劉筱軒
摘要:隨著不斷完善和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交通運輸行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道路橋梁路基施工技術的重要性也日益突顯。但由于道路橋梁施工具有一定的綜合性和復雜性,且在施工中會受到物質、技術條件、成本預算等因素的制約。因此,如何根據道路橋梁路基施工的特點,科學、合理地安排施工中的各個環節,在有限的時間、條件和空間內開展施工,以實現提高道路橋梁路基的施工質量和橋梁的承載能力、高效控制成本及縮短工期等目標,這是大部分交通運輸行業所關注的焦點和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本文就道路橋梁路基的基本性能現狀進行探討,并分析其施工技術。
關鍵詞:道路橋梁;路基;施工技術
前言
作為國家發展的一個重要主題,道路橋梁施工不僅密切關系到國家安全和經濟安全,還關系到民生安全。而路基作為道路橋梁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施工質量的好壞可直接影響到道路橋梁工程的使用性能和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近年來,在市場經濟條件的影響下,客觀經濟規律所引發的競爭驅使交通運輸行業在加強路基施工質量這一方面下足功夫,因為它是促使企業自身實現穩健經營和防范經營風險的一個必要條件[1]。因此,交通運輸行業應以道路橋梁的整體結構安排路基的施工方式,結合現場環境配置,嚴格把好各個環節的施工質量關,突出技術和協調工作,才能確保道路橋梁路基的施工質量,從而促進交通運輸行業的健康、長遠發展。
1.道路橋梁路基的基本性能現狀
路基作為道路橋梁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對承受本身的巖土自重、路面重力、行車荷載等方面具有不可小覷的作用。就我國目前的道路橋梁路基的基本性能現狀來看,仍有部分需完善的問題,具體如下。
1.1承載力有待提高
鑒于路基表面會長期受到交通荷載的反復作用,為避免因荷載以垂直力、水平力、沖擊力等多種方式作用于路基表面而使其受到破壞,在設計年限期間路面必須要具備足夠用的承載力,才能維持汽車在道路上的正常行駛。但在實際的道路橋梁使用過程中,常會出現因路基強度達不到實際的通車要求或是路基設計的層次結構不合理而導致路基發生不同程度的變形和沉陷,從而影響道橋的使用性能。因此,應采取科學、合理的路基設計方案和施工技術來提高路基的承載力。
1.2穩定性有待提高
由于自然因素(溫度、水分)也會給路基表面帶來破壞性的侵蝕作用,短時間內,自然因素對路基表面的侵蝕作用不明顯,但在長期作用下會使路及表面因受到侵蝕而出現變形。這主要是由于在路基施工的過程中,壓實和材料鋪設環節不按規范操作或是處理不當,從而降低路基表面的平整性和整體密實性,破壞路基的穩定性。因此,應采取相應的處理措施來確保路基應具備足夠的穩定性,從而確保其正常作用的發揮。
1.3抗滑性有待提高
影響路基表面抗滑能力的因素有面層石料的性質、顆粒級配、路面潮濕程度、滑流性污染及瀝青性質等[2]。如路面表面的抗滑性達不到實際的需求,可減少車輪與路面的摩阻力,從而引起車輪打滑和空轉等現象,難以確保行車人員的人身安全。因此,應從影響路基表面抗滑能力的因素入手,提高路基的抗滑性,以減少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2.道路橋梁路基施工技術
2.1路基填土與壓實
路基填土與壓實時路基施工的基礎和關鍵環節,其中,填土材料要按照規定要選擇,且填料的強度和顆粒徑都有詳細和明確的規定,一級道路橋梁路床CBR水平需≥8。在實際的施工中,可采用人工和機械結合的方式對路基底層以下0~30cm的路床進行處理,再填入粘性土或石灰配合砂、碎石等材料。另外,在進行壓實環節時,需以相應的施工規范性文件作為依據,并根據路基的實際情況來選擇壓路機。一般情況下,可采用噸數較大的壓路機并按照先輕后重的碾實規范來進行。完成后,要對道路橋梁路面的壓實度進行測試,確保壓實度>95%,如工程量較小,則其路面壓實度不應>93%,以確保路基填土與壓實的施工質量。
2.2路基排水
路基排水是路基施工中的重要環節,如這一環節的施工質量達不到要求,可使路基長期受到水的浸泡,從而影響路基底層土層,出現路基坍塌現象。因此,在設計時,應充分結合路基地勢的差異,結合現有的施工技術來預防出現滲透現象。在進行該環節的施工時,首先要進行地面排水,可采用邊溝、截水溝、排水溝、跌水與急流槽、攔水帶及蒸發池等設施,其布置原則為在路堤外設置排水溝;路塹應在路肩兩側設置側溝;路塹頂邊緣以外需設置單側或雙側截水溝;路基外側水必須引入河道或橋涵內排至路基外。其次是地下排水,可采用選用明溝、排水槽、滲水暗溝、滲水隧道、滲井及滲管等設施,施工時需結合施工環境和條件選擇相應的方式。最后是路面排水,可采用邊溝、截水溝、排水溝、跌水與急流槽、倒虹吸和渡水槽、蒸發池和油水分離池等設施,在施工時要把好各個環節的質量關,以減少暴雨天氣沖刷和侵蝕路基表面。
2.3路基防護
路基防護對延長道路橋梁的使用壽命至關重要,其在施工中,可分為坡面防護和沖刷防護[3]。坡面防護可采用植物防護和土工合成與植草復合防護,其中植物防護如:①撒種草仔、植草和噴播植草,需根據道路橋梁的所在區域和季節來選擇草本類型和播種時間;②種植灌木,樹種應合適當地氣候和土填條件,一般載灌木的坑深為0.25m,直徑為0.2m,且應在當地植樹季節栽種。土工合成與植草復合防護如:⑴土工網(墊)植草護坡,其基本性能應滿足土工網(墊)水土保持能力系數>5,且30min時的回彈恢復率>80%;⑵土工網(墊)與含草仔無紡布植草護坡,其邊坡破裂不陡于1:1,且邊坡高度應>8m。沖刷防護可采用植物防護、漿砌片石護坡、混凝土板護坡、拋石護坡及石籠護坡等方式,可水文及地址資料、護坡高度及基礎處理等條件來選用合適的沖刷防護方式,如進行2種或2種以上防護方式能有效提高路基防護效果。
2.4軟土基處理
軟土基處理包括灰土擠密樁和輕質路堤,其中灰土擠密樁即通過打樁機和振動器將鋼套管打入軟土基再拔出,在土中形成樁孔,隨后在樁孔內分層填入拌制均勻的石灰土,最后夯實形成灰土樁。在套管打入軟土基時,管周圍的軟土基受到了較大的水平擠壓作用,從而使管周一定范圍的軟土基土的密度、壓縮性、濕陷性得到改善。輕質路堤即在軟土基中加入輕質材料來增強路橋工程強度和穩定性,加入的輕質材料要具備足夠的摩擦性能、耐水性、耐久性,常用的輕質材料有粉煤灰,其具有灰粘性小、不具有塑性、壓實性能好等優點,在施工時粉煤灰路堤邊坡表層1~2m應用粘質土包覆,目的是穩定邊坡和利于長草。
3.小結
在道路橋梁路基施工的整個過程中,各個工序之間既緊密聯系又互相影響,任何一個環節的施工如不按規范操作或是處理不當,都會間接或直接影響路橋工程的使用性能[4]。因此,必須要根據路基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采用科學且有效的措施,掌握每個環節的施工技術,并強化措施,使路基施工的整體質量、路橋結構的安全和使用性能都能得到保障,從而促進交通運輸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劍文.試論道路橋梁的路基施工[J].房地產導刊,2014(12):267.
[2]謝學儀,田雪峰,王佑鎮.分析道路橋梁路基施工[J].民營科技,2013(02): 266.
[3]王鵬.道路橋梁路基施工探析[J].科技創新導報,2013(34):114.
[4]張恩浩.道路橋梁的路基施工技術探究[J].城市建筑.2015(02):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