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作華
摘要:現如今,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道路橋梁工程建設數量及規模的不斷擴張。在道路橋梁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結構裂縫問題往往會直接影響整體工程施工質量。對此,本文將簡要介紹道路橋梁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縫的危害與原因,并提出切實可行的應對措施,以期加快道橋建設進程。
關鍵詞:道路橋梁施工;混凝土;裂縫成因;應對措施
引言
在新時期,道路橋梁施工產品正朝著商業化的方向發展,人們對道路橋梁施工產品,尤其是施工產品的工程質量有了嚴格的要求。混凝土裂縫是影響建筑產品質量的主要原因,是道路工程建設中各方共同面臨的難題。在道路橋梁工程中,施工項目參與者在施工過程中應注意混凝土裂縫的處理,提高結構的承載能力,保證道路橋梁施工的完整性,以保證人們的出行安全。裂縫問題對路橋工程的使用壽命有一定的影響,會加快路橋的破壞速度。因此,應加強路橋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縫的防治,以減少路橋施工企業所承擔的經濟損失。
1公路橋梁施工中混凝土裂縫帶來的危害
從公路橋梁施工中混凝土施工的實際情況以及對諸多質量問題的分析來看,公路橋梁施工中混凝土裂縫的破壞主要包括兩個方面:(1)高速公路橋梁工程混凝土裂縫會導致橋梁路面和內部結構受到嚴重的影響,裂縫會使荷載應力下降,結構穩定,一些地方,從而降低了橋梁的穩定,負載壓力和壓力的水沿裂縫滲入,導致橋梁內部結構和路面裂縫不斷擴大或加深,不僅會造成路面塌陷、凹凸不平,還會對橋梁整體結構的安全帶來嚴重威脅。例如某地區某高速公路過水橋混凝土裂縫導致橋梁坍塌,導致車輛掉下橋下,造成2輛車的損壞,多人受傷。(2)公路橋梁施工混凝土裂縫造成空氣和二氧化碳進入混凝土內部的橋梁土壤,混凝土碳化,水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發生反應會導致橋梁框架結構的鋼筋等金屬材料發生氧化腐蝕,因此破壞了建筑材料的混凝土強度和剛性,縮短了橋梁結構框架的使用壽命,其位置的特殊性也給橋梁工程的養護帶來了極大的困難,且養護費用高,也嚴重威脅著公路和橋梁的安全。
2道路橋梁施工中混凝土裂縫產生的原因
道路橋梁混凝土裂縫形成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材料質量問題。一方面,在選材、施工單位質量控制上存在一定的漏洞,導致不合格的原材料進入施工環節。另一方面,施工單位為了節約成本會選擇價格低廉質量無法保證的材料,增加了混凝土開裂的風險。第二,施工方法不科學,沒有根據道路橋梁的具體使用需求和施工地點的地理特征采取加固措施。第三,比例不合理。混凝土是由多種材料混合而成的,每種材料都有一定的比例,必須嚴格按照標準規范進行操作,材料使用比例不合理,施工技術不符合規范輕易造成混凝土裂縫問題。第四,施工溫度沒有控制,導致混凝土結構在內外應力作用下產生裂縫。第五、養護工作不到位,對混凝土表面濕度沒有控制,造成裂縫。第六,沒有認真及時的修復工作。大裂縫暫未形成,定期檢查和修補可能對工程質量和安全構成較大威脅。
3公路橋梁施工中混凝土裂縫的控制策略
3.1嚴格進行公路橋梁設計方案的優化
為了實現對公路橋梁施工中混凝土裂縫的有效控制,必須從設計環節入手,避免不合理的設計方案所造成的更嚴重的威脅,確保其能夠為后續施工帶來更理想的指導和約束效果。在設計方案的優化過程中,一定要重點分析共性問題和缺陷,尤其要注意分析各種影響因素,應確保方案具有較高的可行性。還需要綜合考慮施工現場的需求的一致性和設計方案,并設計相關的參數,結合現場調查結果的數據,以防止設計方案形成明顯的錯誤由于隨機處理,從而產生了質量隱患。此外,應確保參數設計數據的準確性,尤其要注意相關的力學計算數據,仔細檢查后方能否進行設計參數的優化,應重視整個公路橋梁工程的結構是否穩定,對可能的傾斜、坍塌或結構應力方面進行優化和改進。
3.2控制原材料質量
施工材料運輸到施工現場時,對材料各項指標進行檢查,確保材料質量符合施工要求,防止混凝土出現裂縫。具體包括:(1)在道路、橋梁施工中,采用高強級水泥進行攪拌,水泥初凝時間要求不低于45min[7];施工中應選用水化熱低的水泥品種,合理控制水泥的單位用量,在硬化過程中應減少混凝土內外溫差。(2)采用級配良好的細集料。細集料含泥量不應超過2%,細度模量應在2.6范圍內。(3)粗骨料選用礫石,要求礫石質地堅硬,泥含量不超過1%,針狀片狀顆粒含量控制在5%以內。
3.3荷載控制
(1)橋面施工荷載估算應結合本橋面施工環境的特點,具體分析、科學把握和估算橋面施工的總體布置及荷載,充分考慮和估算施工中機械、材料的荷載,以確定混凝土的承載能力范圍,(2)在設計時,應設置大于實際施工荷載的預設值,以減少人為因素的影響,避免混凝土開裂。(3)在配筋時,應嚴格控制鋼筋質量狀況,確保鋼筋質量符合要求,減少施工中承載力不足造成的裂縫,及時修補已有的混凝土裂縫,減少鋼筋腐蝕等現象,達到減少荷載變化引起裂縫的目的。
3.4嚴格控制水泥劑量
道路和橋梁設計方案的混凝土復合材料、水泥建筑材料的質量控制應加強混凝土結構,確保水泥材料的使用錯誤在可控范圍內,避免混凝土結構裂縫的發生在最大的程度上。相關研究表明,水泥材料用量與其水化熱呈正相關關系,即在1m3混凝土建筑材料中,水泥材料用量每增加10kg,混凝土結構的水化熱溫度升高,約為1℃。這對控制混凝土結構裂縫具有重要意義,進一步說明了水泥材料用量的合理分配對降低混凝土材料的溫度應力起著重要作用。在選用外加劑時,應根據不同的用途選用不同的外加劑,以保證混凝土材料的質量標準能夠滿足道路橋梁混凝土結構的需要。在不影響混凝土結構強度的前提下,為了減少混凝土建筑材料攪拌過程中的用水量,可以選用高效減水劑。高效減水劑的使用不僅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而且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強度。減少用水量,實現水資源的有效節約,也減少了混凝土材料的干縮,大大減少了混凝土結構裂縫的出現。
3.5做好養護工作
混凝土澆筑完成后,必須按照規定進行科學養護,避免凝結過程中混凝土質量發生變化。空氣的溫度和濕度有一定影響混凝土凝固的過程中,混凝土的原材料和比例也會導致不同的設定時間,在這個過程中,施工人員必須根據具體的性能進行正確的操作。調節混凝土的凝結狀態要觀察,如有縮回或垮塌等情況要及時采取補救措施。另外,要對混凝土表面進行時間水處理,使混凝土表面保持濕潤,這是使混凝土在凝結過程中,內外的干燥速度能夠保持相同。但也要控制噴水量,噴水太多可能會導致混凝土表面產生較大毛孔,造成表面不平,噴水太少可能會導致混凝土結構內部開裂。
結語
道路橋梁工程要嚴格把控混凝土施工質量,在深入分析混凝土裂縫成因的基礎上,結合工程實際情況,制定混凝土裂縫應對方案,強化對混凝土拌和、澆筑、振搗以及養護等各個關鍵施工環節的質量管控,有效預防混凝土裂縫的產生,保證混凝土施工質量達到設計要求。
參考文獻
[1]王輝.分析道路橋梁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裂縫成因與防治措施[J].居舍,2019(10):14-15.
[2]成治國.道路橋梁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裂縫成因與防治措施[J].交通世界,2017(11):118-119.
[3]王云峰.道路橋梁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裂縫成因與防治措施[J].交通世界,2018(16):94-95.
[4]周浩南.道路橋梁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裂縫成因與防治措施[J].綠色環保建材,2018(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