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夢林

摘要:目的本實驗將對產婦產后出血護理中使用細節護理,分析該護理方式的應用效果。方法本實驗的研究對象選自于我院再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之間所治療的產后出血患產婦,選取人數共計80例。將所有患者進行劃分為兩個小組,觀察組和對照組中各有40例患者。其中對照組患者使用常規護理方式,而觀察組則采用細節護理方式。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結果經過數據對比,觀察組患者其護理滿意度38(95.0%)要顯著高于對照組30(75.0%),組間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產后2h(112.3±11.8)、產后12h(214.4±21.8)、產后23h(243.3±21.8)的出血量要顯著低于對照組產后2h(213.5±15.6)、產后12h(267.5±17.5)、產后23h(315.6±32.7),組間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通過對產婦的產后出血護理當中采用細節護理,能夠有效的提高產婦護理滿意度,并且還能夠有效的控制產婦在產后的出血量,臨床應用效果顯著,可進行廣泛推廣。
關鍵詞:產后出血;細節護理;效果
目前產后出血是婦產科中較為常見的一種并發癥之一,該并發癥非常嚴重,甚至有可能導致產婦出現感染或者大出血的狀態,對于產婦的生命健康會有較大的影響[1]。因此在產婦分娩之后護理的過程當中應當注意血量的控制,這樣才能夠有效的保障產婦的生命安全。本實驗將對產婦產后出血護理中使用細節護理,分析該護理方式的應用效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實驗的研究對象選自于我院再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之間所治療的產后出血患產婦,選取人數共計80例。將所有患者進行劃分為兩個小組,觀察組和對照組中各有40例患者。其中對照組當中產婦年齡最小的為22歲,年齡最大為34歲,其平均年齡為(27.5±3.2)歲。其中有28例產婦為初產婦,有12例產婦為經產婦。觀察組當中產婦年齡最小的為21歲,年齡最大為33歲,其平均年齡為(28.2±4.5)歲。其中有29例產婦為初產婦,有11例產婦為經產婦。兩組產婦一般資料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本實驗通過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方法
本實驗將采用分組對比的方式進行,其中對照組患者將采用常規護理方式,即對患者進行止血護理、病房護理。而觀察組則采用細節護理干預,具體內容如下所示:首先,在分娩的時候因為產婦會具有非常強烈的疼痛感,這樣就會導致其腎上腺素交稿,容易導致患者子宮收縮乏力,進而導致其出現產后出血情況,因此在整個分娩的過程當中護理人員需要告知產婦進行正確的呼吸,這樣可以有效緩解因為宮縮而帶來的疼痛,并及時的告知產婦分娩的進度,給予產婦足夠的信心,當胎兒頭部分娩出之后給予縮宮素防止出現產后出血[2]。其次,在產婦進行分娩的過程當中,護理人員應當全過程陪同,并且還應當對產婦進行適當的心理疏導,必要的情況下可以允許產婦的家屬進入產房陪同,這樣就可以增強產婦的心理支持,在對產婦進行分娩指導的過程當中,可以適當的播放一些輕柔的音樂來分散產婦對于疼痛的感知力,這樣可以提高產婦的疼痛閾值。最后,因為產婦在分娩2小時之后是大出血并發癥的關鍵階段,因此護理人員應當注重該階段對產婦的護理操作。在產婦分娩完成之后,不僅需要對產婦進行常規監測護理,還需要有專業的護理人員產婦進行非常規的指標變化監測,例如患者的表情以及情緒。如果產婦出現面色蒼白并且煩躁不安的時候,需要進行重點關注,并且在進行護理的過程當中還需要了解產婦的實際身體狀況[3]。
1.3觀察指標
本實驗將觀察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以及產后2h(ml)、產后12h(ml)、產后23h(ml)的出血量等指標。
1.4統計學方法
實驗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采用()表示,對比進行t檢驗;其中計數資料采用%表示,對比進行X2檢驗;且(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學意義。
2結果
通過數據分析,觀察組患者其護理滿意度38(95.0%)要顯著高于對照組30(75.0%),組間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產后2h(112.3±11.8)、產后12h(214.4±21.8)、產后23h(243.3±21.8)的出血量要顯著低于對照組產后2h(213.5±15.6)、產后12h(267.5±17.5)、產后23h(315.6±32.7),組間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下表1所示:
3討論
在產婦分娩之后出現出血現象時會毫無征兆,如果沒有進行及時的干預,則很有可能導致產婦的生命安全受到影響。而在對產婦使用細節護理進行止血的時候,其不僅可以有效的配合開展治療工作,同時還可以通過各種方式來確保產婦生理狀況優良[4]。同時其中還注重對產婦的心理護理,這樣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緊張以及焦慮情緒,促使產婦的身體技能調節能力得到改善,進一步的將產婦的產后恢復情況提高。本實驗將對產婦產后出血護理中使用細節護理,分析該護理方式的應用效果。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其護理滿意度38(95.0%)要顯著高于對照組30(75.0%),組間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產后2h(112.3±11.8)、產后12h(214.4±21.8)、產后23h(243.3±21.8)的出血量要顯著低于對照組產后2h(213.5±15.6)、產后12h(267.5±17.5)、產后23h(315.6±32.7),組間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綜上所述,通過對產婦的產后出血護理當中采用細節護理,能夠有效的提高產婦護理滿意度,并且還能夠有效的控制產婦在產后的出血量,臨床應用效果顯著,可進行廣泛推廣。
參考文獻
[1]鄭麗潔.心理護理模式在妊高征產婦產后出血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心理月刊,2021,16(06):184-185.
[2]羅美清,葉敏君,郭少霓,利婉瑩.心理護理聯合健康教育在產后出血護理中的應用價值[J].心理月刊,2021,16(05):127-128.
[3]閔季梅.優質護理在妊高征產婦產后出血護理中的應用分析[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1,(03):67-68.
[4]包珊珊.分析優質護理在妊高癥產婦產后出血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11):9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