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潤珍 項艷玲
摘要:扁桃體炎,中醫稱之為乳蛾,是耳鼻喉科的常見病和多發病。急乳蛾起病急、進展快,多發于兒童及青年,在春秋兩季氣溫變化時最易發病。本病的局部癥狀以劇烈咽痛為主,有時伴有吞咽困難,牽引耳部疼痛,重者還可出現急性腎小球腎炎、心肌炎等。全身癥狀為:高熱,畏寒,頭痛,食欲下降,乏力,全身不舒服,便秘,咽痛,喉核紅腫脹大形如蠶蛾或表面呈黃白色膿點。小兒可因高熱而引起抽搐,嘔吐及昏睡,呼吸困難。3年來,筆者采用自擬重樓銀桔湯治療兒童急乳蛾60例,取得滿意療效,現報道如下,以供同道參考。
關鍵詞:重樓銀桔湯兒童急乳蛾療效觀察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
本組60例患者均為2018年1月至20年12月本院耳鼻喉科門診病例,選擇標準為:急乳蛾辨證為風熱外犯型,愿意服中藥者,年齡在3至12歲的兒童。均服重樓銀桔湯為主治療。其中,男孩33例,女孩27例,病程最短者半天,最長者7天,平均3天。
1.2診斷標準
參照《中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1
中醫診斷為急性乳蛾,辯證屬:風熱外犯型,癥見咽痛劇烈,干燥灼熱,咽癢,伴發熱,頭病,咳嗽,食欲下降,乏力,全身不舒服,便秘。
查見:單側或雙側扁桃體度Ⅰ至Ⅲ度腫大,充血,或有少量黃白色膿點,舌質紅,苔薄白或薄黃,脈浮數,或脈浮弦。
2.治療方法
2.1自擬重樓銀桔湯即:
重樓、金銀花、桔梗、白芷、蘇葉、山豆根、魚腥草,煎湯內服,劑量根據患兒的年齡及體重而定,一般在3-10克左右。
2.2.臨床隨癥加減:
大便秘結甚加大黃、胖大海;頭痛甚加蔓荊子、杭菊花;熱甚加大青葉、板藍根、貫眾;咳嗽痰多加浙貝母、瓜蔞殼;發燒者如石膏、天花粉。冷水煎服,1日1劑,日服3至5次,分次少量頻服。
3.病案舉例
李某,男,5歲1個月,2019年5月16號就診,其母代訴:反復咽痛,咳嗽2年余,3天前因食燥熱食品之后,咽痛加重2天。曾給青霉素口服,但上癥好轉不明顯,故來診,癥見:咽痛,咳嗽,痰白黃相間,量少,時常清噪,似有物在咽部,但無發燒,鼻塞等不適,睡眠尚可,便干,隔日1次,小便黃赤,苔薄黃,脈浮弦。查見:咽部充血,雙側扁桃體Ⅱ腫大,見少量膿點,但未見異常分泌物。診斷:急乳蛾,風熱外犯型,擬重樓6g,金銀花6g,桔梗6g,白芷8g,蘇葉5g,山豆根3g,魚腥草8g,大黃3g(后下,便通即止),淡竹葉3g,陳皮5g,甘草5g。3劑,日1劑,分4至5次次口服,每次50毫升。3天后復診,咽痛明顯好轉,無咳嗽,大便通暢;上方減大黃,魚腥草量為6g,繼服4付,上癥基本消失,查:咽部充血消退,扁桃體Ⅰ腫大。已愈。
4.療效標準與治療結果2
4.1.療效標準:
治愈:咽部癥狀消失,扁桃體無充血,無膿點,或被摘除。
好轉:咽部癥狀減輕,扁挑體膿點消除。
末愈:癥狀和體征無明顯改善。
4.2.治療結果
本組60例患兒經內服中藥治療后,臨床治愈28例,占46.7%;好轉24例,占40%;未愈8例,占13.3%。
5.體會
5.1.此病輸液打針當然療效好且快,但是反復發作,反復輸液也不是長久之法,加之兒童打針自愿配合的較少,多數父母看著自己的孩子打針比打在自己身上還心疼,或者認為輸液不安全、西藥副作用大等原因,從而轉為看中醫,怎樣組成一個療效好,治愈快,復發少的純中藥處方,也使我們不得不思考,探索。
5.2.《重樓玉玥·卷上》認為:“此癥由肺經積熱,受風邪凝結,感時而發?!比槎曜钤缭谒巍短交菝窈蛣┚址健分芯陀姓撌?。扁挑體位于咽部兩側,可直接接觸各種抗原而引起免疫應答。且有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的功能,能抑制細胞在呼吸道粘膜的粘附,生長和擴散、對病毒有中和與抑制擴散作用。免疫力在小兒期(3至5歲)最活躍,扁桃體炎的發病率非常高,尤以學齡前兒童最高。
5.3.急乳蛾,相當于西醫急性扁桃體炎或慢性扁桃體炎急性發作,多由熱邪毒侵襲,肺胃二經火邪上至喉部,風火相博而為病或因平日過食辛辣炙煿之品,導致脾胃蘊熱,熱毒上攻喉核引發?!动熆菩牡眉氛f“夫風溫客熱,首先犯肺,化火循徑,上逆入絡,結聚咽喉,腫如蠶蛾,故名乳蛾?!薄毒霸廊珪氛f:“蓋咽于咽之兩旁者為雙蛾,腫于一邊者為單蛾。但對于小兒患者來說,多伴有發熱汗出不退情況,且存在倦怠、食欲不振、腹痛、小便短澀、咽痛、舌苔黃膩、舌質紅等情況,濕熱俱盛之證十之六七,單以苦寒辛開無法消退熱勢,病情較易反復,遷延不愈,這是因為小兒臟腑較為嬌嫩,且脾肺不足,而肺胃門戶為喉,更易感外邪,導致熱毒內蘊,進而損傷脾肺。由此可見,急性發作者多為風邪,熱邪,治療擬急則治其標為原則,疏風清熱、瀉火解毒、利咽消腫為主,療效較好。
本文研究中筆者采取自擬重樓銀桔湯治療兒童急乳蛾,結果顯示該方在治療兒童急乳蛾上具有良好效果。方內含重樓、金銀花、桔梗、白芷、蘇葉、山豆根、魚腥草等藥材。其中,重樓味苦,性微寒,有小毒,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涼肝定驚之效,多用于疔瘡癰腫、咽喉腫痛、蛇蟲咬傷、跌撲傷痛、驚風抽搐等治療。金銀花性甘寒氣芳香,甘寒清熱而不傷胃,芳香透達又可祛邪,具有宣散風熱、清解血毒之效,多用于身熱、發疹、發斑、熱毒瘡癰、咽喉腫痛等各種熱性病治療。桔梗則有宣肺利咽、祛痰排膿之效,多用于咳嗽痰多、胸悶不暢、咽痛音啞、肺癰吐膿、瘡瘍膿成不潰等癥治療。白芷有祛病除濕、排膿生肌、活血止痛之效多用于風寒感冒、頭痛、鼻炎、牙痛、痛癤腫毒等癥治療。蘇葉為發汗、鎮咳、芳香性健胃利尿劑,具有鎮痛鎮靜、解毒之效,多用于感冒、因魚蟹中毒之腹痛嘔吐等癥治療。山豆根苦,寒,有毒,具有清熱解毒、消腫利咽之效,多用于火毒蘊結、乳蛾喉痹、咽喉腫痛、齒齦腫痛、口舌生瘡等癥治療。魚腥草具有清熱解毒、消腫療瘡、利尿除濕、清熱止痢、健胃消食之效,多用于實熱、熱毒、濕邪、疾熱為患的肺癰、瘡瘍腫毒、痔瘡便血、脾胃積熱等癥治療。將上述諸藥合用,可行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疏風瀉火之效,進而起到改善患兒病情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田泉勇.《耳鼻咽喉頭顱外科學》2013.3.
[2]《中醫病癥診療效標準》ZY/T001.6—001.9—94.
[3]《中醫病癥診療效標準》ZY/T001.6—001.9—94雜志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