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著名的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提出:“勞動教育的目的,在謀手腦相長,以增進自立之能力,獲得事物之真知及了解勞動者之甘苦。”今天看來,小學生正是各方面素質發展的關鍵時期,但是一些家長對孩子的溺愛和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容易誤導小學生形成錯誤的思想觀念。因此,將創意手工制作課程引入到小學勞動教育中,不僅能夠讓小學生在玩中體會勞動的樂趣,還能培養學生手腦的協調能力。
關鍵詞:創意手工制作;小學勞動教育;動手能力
引言:勤勞勇敢一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擁有不怕辛苦、不怕困難的心態,才能使人在今后的生活工作中一直勇往直前。目前,學校和家長都普遍重視學習成績,而對孩子的勞動教育關注不足。隨著社會不斷前進發展,我國的教育目標并不僅僅是培養學習成績優異的學生,而是要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綜合型人才。因此,學校應加強小學生的勞動教育,促進小學生全面發展。
一、創意手工制作啟發小學生的想象力與創造力
陶行知是中國偉大的人民教育家,其一生都在為改造中國教育、服務人民大眾而不斷奮斗,并且留下了大量的著述。由陶行知先生的思想“生活即教育”理論中可以得出,連接生活與教育的紐帶是“做”,即實踐活動,且表現為“勞力”與“勞心”的結合。勞動教育是現代教育目標的五大方面之一,是人的全面發展的必然要求。深入分析陶行知先生的勞動教育思想,挖掘其內涵與特點,有助于我們加深對其生活教育理論的理解,同時對于當前中小學開展勞動教育具有重要借鑒意義。小學勞動教育中開展創意手工制作課程,能夠讓小學生根據自己頭腦中的知識,自由發揮自己的想象。由于小學生還處于思想較為單純,想象能力比成年人更加富有彈性的階段。因此,小學課堂開展創意手工制作課程,讓小學生的天馬行空的想象能夠落實到實際中,通過自己對生活的觀察、聯想在腦海中繪制屬于自己的作品。想象力不僅是激發小學生勞動學習的動力,還能夠幫助家長培養孩子的藝術興趣,促進學生在藝術方面的發展[1]。
二、創意手工制作培養小學生將“想象”轉變為“實物”
孩子在小學階段喜歡玩、喜歡想象的特點,學校應利用小學生的年齡特點,著重培養學生的手腦并用協調能力。手腦并用協調能力的本質是幫助學生縮小眼和手的“距離”,讓小學生學會用心來控制自己的手,即用大腦來控制自己的行為。近年來,人民群眾的物質生活都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家長對孩子的教育中往往不重視勞動教育,將孩子養成了“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手腳退化型”兒童。再加上小學生當前對自己的行為和情緒無法準確的進行控制,從而使學生養成注意力不集中、多動癥、暴躁等不利于兒童發展的行為。因此,加強小學勞動教育,能夠讓孩子在勞動中體會到勞動樂趣的同時,將頭腦中的想象落實到手上。讓小學生明白想象和實際手工制作有一些差距,要想將手工作品做好,必須學會控制自己的大腦,從而讓大腦去發號施令控制自己的手。小學生在創意手工制作的過程中,會努力控制自、專心投入到制作中,從而使原本易被分散的注意力始終能夠集中起來。另外,手工制作還能平復小學生的情緒變化,促使學生真正的感受到勞動的專注與快樂,從而促進小學生的手腦并用協調發展。
三、創意手工制作能夠培養小學生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一個人對自身價值和能力的充分認識和評價,是對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所持的一種肯定性態度,是對待自我態度方面的一種性格特征,是后天習得的結果。小學生的自信心是隨著生理、心理的逐漸成熟,在客觀因素的影響下,以學習活動為中介,通過個體的主觀能動作用而逐漸形成和發展的。小學生還處于較為敏感的時期,如果經常給小學生的自信心造成打擊,不僅讓孩子養成怕苦怕難的懦弱性格,還會讓小學生在成年后無法保持平常心在社會中生活。因此,在小學教育中要積極培養學生的自信心,促進學生形成健康自信的性格。在創意手工課堂上,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完成了一幅作品,自信心得到了極大的鼓舞。再加上老師對每個學生的肯定和贊揚,會讓學生的求贊揚的心理需求得到滿足,從而能夠正確的認識自我,激發對生活的熱情和對周圍人的愛心[2]。
四、創意手工制作能夠培養小學生“勤儉節約”的美德
勤儉節約是從古至今我國一直延續的優良傳統美德,傳承弘揚我國的傳統美德是每個小學生從小學會的道理和行為。在手工制作中讓小學生將廢舊物體變成一種創意作品,不僅達到了創作的目的,還讓小學生在勞動中學會“變廢為寶”。小學生通過發揮自己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動手能力,在創作的過程中獨立的解決所遇到的問題。另外,在創意制作課堂上,促使小學生更好地融入生活的同時,培養了他們勤儉節約的美德。
結語:綜上所述,將創意手工制作課堂引入到小學勞動教育中,不僅能讓學生在動手的過程中開動腦筋、勤于思考,還能培養小學生的手腦并用協調能力。同時使學生們在勞動中學習到書本沒有教過的知識,讓小學生具備勤勞節約的傳統美德。
參考文獻:
[1]鄧利娟. 創意手工制作在小學勞動教育中的意義[C]. 成都市陶行知研究會.2020:96-98.
[2]胡倩云.簡述小學教育中勞動教育的意義[J].才智,2019(24):82.
番禺區市橋西麗小學 廣東省廣州市 丁桂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