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鵬
中圖分類號:G811.4? ?文獻標識:A? ? ?文章編號:1009-9328(2021)01-008-01
摘? 要? 基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時期農村體育的發展,本文應用文獻資料等研究方法,從邏輯學視角分析了農村體育發展的實然與應然邏輯,以此為農村體育構建合理的發展體系,推動農村體育健康發展。
關鍵詞? 小康社會? 農村體育發展? 攻堅時刻
作為農業大國,我國有80%的人口生活在農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階段農村問題是面臨的重難點問題。新農村建設中如何發展相應的新農村體育是當前我國亟待研究解決的重要問題。同時,這對小康社會重要攻堅時刻農村體育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新時期農村體育發展實然邏輯分析
當前,對于農村體育事業發展問題,很多學者從不同視角與領域進行了深入分析。從2012年開始,“農村體育”的熱題頻繁出現于相關文章中。在研究該話題時,眾多學者們分析了農村體育發展落后的原因。隨著時代的發展,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體育需求明顯增強。當前體育的意義與價值明顯高于簡單地身體鍛煉,另外,在國家倡導全民健身的大環境下,體育再次出現在人們的面前,其直接關乎人們的身體健康與良好社會發展關系的形成。形成之初,體育自身已經具備了這些功能,但隨著群眾需求的不斷增加,體育價值更加明顯,體育運動有了更高的地位,但體育發展形式及研究還不夠明確。所以,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時期,深入探究我國農村體育發展是實然邏輯。
二、分析農村體育發展應然構建
(一)對體育發展體系進行統籌規劃
十四五時期,我國體育的發展迎來了重要的改革。然而當前體育行業改革與強國建設總體目標不匹配,亟待進一步完善體育與社會經濟協調發展機制,而且人民多元化與多層次的體育需求與供給不足間的矛盾更加突出,此階段中的很多問題是敏感的且解決難度比較大的。此種形勢下,全面小康社會建設開辟了體育發展的新局面。在全面小康建設中,體育是重要的構成部分,而且近些年扮演的角色也日益重要。相關部門要在十四五規劃下統籌發展體育事業,秉承人本發展理念,充分體現政策中人民群眾的體育權益,激發各方體育力量依照市場運行機制與規律,為農村體育發展提供科學指導。堅持深化改革,打破落后觀念與體制束縛,體育資源配置中充分發揮市場的決定性作用,以此完善我國特色體育發展,彌補歷史發展引起的農村體育發展缺陷,在此基礎上縮小城鄉體育發展差距,協調城鄉發展進程。
(二)保障農村體育自治權降低行政干預
受各種體制影響體育行業自身優勢的發揮,捆綁束縛了很多效能制度,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體育行業的自治權力。所以,體育相關部門要與行政部門相互獨立,實現自我管理、發展與擔責。
(三)有效解決場地及設施資源不足的問題
農村體育發展中,配備好場地與硬件設施是根本條件。近些年,我國加大了農村體育休閑娛樂場所投資建設,由于我國農村地區范圍廣,因而建設難度比較大,場地設施配置不全面、維護不及時以及場地管理不到位等問題是普遍存在的。體育場地與設施與人們日常身體鍛煉需求不相符。另外,農村體育場地使用效率不高,場地建設閑置,從而浪費了很多資源。
(四)加強農村體育文化宣傳與教育
在農村地區加強體育文化宣傳,增強農村居民的體育意識,對農村地區體育活動的開展有重要影響。農村居民自身意識直接影響著其對體育活動的參與積極性,所以,要積極宣傳體育文化,為體育長足發展與全面小康社會建設目標的實現提供推動力。同時,在學生群體中推廣體育文化,做好針對現有農村基層學校教學模式與課程設置的改革工作。當前,國家倡導全民健身,體育理念深入人心,因而對學生做好引導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體育道德觀,增強其終身體育鍛煉意識,這些都對學生的成長有重要影響。當前,城市體育已經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因而農村體育發展對全民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五)加強領導考核
農村地區缺乏完善的監督機制,如果不碰觸底線對于領導階層所作所為大多數情況下農村居民都會視而不見。此種情況下會使個別地方的領導憑主觀意識開展工作,喜歡發展經濟就會大力發展經濟,喜歡文娛活動就會大力發展文娛活動,這容易引發不平衡發展,不利于全面小康社會建設目標的實現。此種情況下,相關部門要加強地方領導考核,特別是要將農村體育發展的內容納入考核機制,接受人民的監督。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時期,農村體育發展要從宏觀調控角度充分考慮實然條件,不能只靠政府及相關政策文件解決農村體育發展中遇到的問題。重要攻堅時期,打好基礎拓寬渠道是促進農村體育發展,實現全面小康社會建設目標的重要原則。此過程中,深入基層調查農村群眾喜歡的體育生活,以此全面發展地方特色與人文情懷兼具的體育活動,改善農民生活結構,從而為民眾生活質量的提高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袁剛,陳家起,高奎亭,李洪波.全面小康社會攻堅階段農村體育發展的實然與應然研究[J].遼寧體育科技,2021,43(02):21-24+36.
[2]史一鳴.農村體育發展的制約因素與對策研究[J].山西農經,2020(23):30-31.
惠州市體育運動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