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香
中圖分類號:G82? ?文獻標識:A? ? ?文章編號:1009-9328(2021)01-075-01
摘? 要? 田徑是運動之母,其對所有運動項目都具有基礎性作用。為更好地提升田徑教學質量,促進田徑運動的發展,本文運用文獻資料法、專家訪談法以及邏輯歸納法等研究方法對核心素養下田徑教學的現狀、存在的問題以及發展策略進行研究,以期找到提升田徑教學質量的方法。研究結果表明:核心素養對人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價值,是個體在社會生活中的必備品質和關鍵能力。提升田徑教學策略主要通過教師豐富的教學手段調動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以及運用完善的評價方式等進行。
關鍵詞? 核心素養? 田徑教學? 策略
核心素養是學生適應終身發展和適應社會的必備品質和關鍵能力,在教學中應將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置于重要位置。傳統的田徑教學主要是對學生進行運動技能的教學與訓練,如此對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的培養不足,難以實現通過體育達到綜合育人的效果。為此,通過田徑教學實現培養學生運動情感、促成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形成、實現學生運動技能的提升就成為了擺在田徑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務。
一、田徑教學的現狀及存在問題
田徑是學校體育教學的重要內容,傳統的田徑教學主要是教師通過講解和示范完成的,學生在教師的帶領下進行技術動作的訓練,然后在反復訓練過程中提升動作的規范性。這一過程需要大量重復的訓練,在這個過程中大多是通過單一的訓練手段進行,訓練過程較為枯燥,長此以往易使學生和教師對田徑產生錯誤的認識,即認為田徑教學就是單調、枯燥的代名詞,嚴重影響田徑在學校中的開展。
現階段田徑教學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受到傳統田徑教學模式的影響,學生對田徑運動的興趣差;二是教學中教師采用的教學手段較為單一,影響學生參與運動的積極性;三是教學評價方式科學性和合理性不足,難以挖掘學生的潛力。
二、核心素養下提升田徑教學的策略
田徑教學的目的不完全是發展學生的身體素質,更重要的是在進行田徑運動的過程中發展學生團結協作、運動溝通、終身體育意識、處理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實現田徑綜合育人的終極目的。
(一)進一步明確核心素養的基本概念和內涵
體育核心素養主要由運動技能、健康行為和體育品德組成,它集中反映了體育與健康學科的關鍵品質和必備能力。傳統的體育與健康學科對學生主要進行運動技能的傳授,學生通過反復的訓練提升運動技能,在對學生進行運動技能評價的過程實際也是對學生掌握運動技能情況的考核。這種教學模式導致學生對田徑教學產生錯誤的認識,甚至很多學生對田徑產生厭惡情緒。近年來隨著國家層面對體育與健康學科重視程度的增加,越來越多的學者參與到體育核心素養的研究中,隨著對體育核心素養研究的深入,核心素養的在教育中的價值也逐漸得到體現,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也得到進一步提升。
(二)優化師資力量、豐富教學手段
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水平對田徑教學產生重要的影響。在田徑教學中通過傳統的教學手段雖然在短時間內也能夠提升學生的田徑運動成績,但是從長遠來看,學生通過一段時間的訓練之后運動成績往往出現停滯,甚至下滑的情況。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教師的教學手段過于單一,教學和訓練中學生總是在被動狀態下接受知識和技能,學生主動參與運動的積極性不足,教學效果自然難以保證。
田徑教學優化教師力量、豐富教師教學手段的方式主要有三種:一是以培訓促質量,謀發展;二是以講課、評課為媒介,教師互幫互助促成長;三是教師通過查閱文獻資料以及視頻學習的形式自我學習和提升。
(三)完善評價方式,培養學生運動情感
評價是教學與訓練的指揮棒,有什么樣的評價方式就存在什么樣的教學與訓練。傳統的田徑教學評價元素較為單一,主要是通過對學生的運動技能進行評價,這種評價方式較為單一,難以全面衡量學生的田徑綜合素養。由于受到先天素質的影響,學生的運動素質差異較大,因此,在評價中增加學生運動成績的進步程度要素能夠更有效地調動學生參與田徑運動的積極性,使先天運動素質較差的學生在運動中也能夠體驗到進步帶來的喜悅。另外,還需要增加田徑理論知識的考核、學生的運動參與以及小組互評等方式的評價。
三、結語
田徑是學校體育教學的基礎,也是決定其他運動項目的基石。傳統的田徑教學手段較為單一,甚至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學生對田徑訓練產生厭倦情緒。為此,在教學中教師應不斷學習田徑教學與訓練的手段和方式,調動學生參與運動的積極性,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反思和總結,提升田徑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謝健,沈雪江.論體育游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合理運用[J].科技信息:學術版,2007(31):259-260.
[2]曾芊.體育鍛煉對中學生生活滿意感的影響分析[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10,30(06):38-41.
[3]顏曉芳.太谷縣高中田徑運動員運動損傷的調查與分析[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9,26(04):215-216.
[4]馮國敏.田徑運動中常見運動損傷分析[J].湖北體育科技,2011,30(02):179-180.
濟南市田徑運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