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青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醫院-社區-家庭一體化服務在小兒支氣管哮喘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對我院在2019年11月至2021年3月期間接受治療的66例小兒支氣管哮喘患者展開分析,根據接受治療的先后順序分為實驗組和參照組,兩組各33例。參照組患者實施常規社區管理干預,實驗組患者實施家庭型醫養護一體化服務管理。觀察兩組的護理效果。結果:護理后,實驗組和參照組的癥狀都得到了緩解,而實驗組的臨床癥狀持續時間短于參照組,結果差異明顯(P<0.05);實驗組患者的護理配合度明顯高于參照組,結果差異明顯(P<0.05)。結論:在小兒支氣管哮喘的護理管理中,選擇家庭型醫養護一體化服務效果更好,能夠較少臨床癥狀的發作時間,并且患者的配合度更高。
關鍵詞:小兒支氣管哮喘;家庭型醫養護一體化服務;護理配合度
小兒支氣管哮喘不易治愈,會反復發作,臨床治療中還沒有能夠完全根治的辦法,常以控住為主。但是因為患者不能長期在醫院接受治療,需要經常往返醫院、社區以及家庭之間。但是社區醫院的治療水平參差不齊,會影響患者的病情控制。現在醫院-社區分工合作的機制被提出,很多的學者建議將醫院-社區-家庭一體化服務應用到這類慢性疾病的管理中,但是在小兒支氣管哮喘患者的應用還比較少[1]。因此,本次研究選擇本院的66例患者實施醫院-社區-家庭一體化服務管理,了解其在小兒支氣管哮喘護理管理中的應用價值,具體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我院在2019年11月至2021年3月期間接受治療的66例小兒支氣管哮喘患者展開分析,根據接受治療的先后順序分為實驗組和參照組,兩組各33例。其中實驗組最小年齡患者為3歲,最大年齡患者為9歲,平均年齡為(4.69±2.11)歲,男性患者20例,女性13例,最短病程為4個月,最長病程為24個月,平均病程為(15.36±2.88)個月。參照組最小年齡患者為2歲,最大年齡患者為8歲,平均年齡為(5.03±1.26)歲,男性患者19例,女性14例,最短病程為5個月,最長病程為25個月,平均病程為(14.96±3.06)個月。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比較差異較小(P>0.05),可比。
1.2方法
1.2.1參照組
參照組患者實施常規社區管理,定期對患者進行檢查,將該病的注意事項告知家長,叮囑其注意飲食,注意防護。
1.2.2實驗組
實驗組患者實施醫院-社區-家庭一體化服務管理,具體為:(1)需要醫院和社區之間聯動。首先新社區服務中心選擇兒科醫師和護士各一名,帶醫院接受專業的技能培訓,并且需要進行專業課程的訓練。然后社區的醫療設備需要和醫院的醫療設備一致,這樣能夠保證患者能夠接受規范化治療。最后,由醫院的專家到社區服務中心坐診,每兩周一次,可以對社區的醫護人員進行常見問題的指導,并且向社區發放健康教育手冊。(2)社區和家庭之間聯動。首先需要對患者進行健康檔案的建立,記錄患者的基本信息和治療方案等,并且在每一次診斷后都要記錄診斷結果。然后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健康教育授課,將支氣管哮喘相關的知識通過多媒體形式向患者家屬進行講解,并且需要指導家屬正確使用簡易峰流速儀,讓家屬記錄每一次患者哮喘發作情況。最后,進行定期的電話隨訪,在確診的當月需要每周進行一次電話隨訪,后面的每個月就需要保持一月一次的頻率對患者的情況進行了解,持續六個月;在隨訪時需要將患者的病情和用藥情況以及峰流速儀使用情況進行了解并記錄,耐心解答家屬的問題,鼓勵其積極面對治療[2]。(3)社區、醫院以及家庭之間聯動。首先需要資源共享,社區和醫院應該雙向聯動,優質資源共享,而且在社區服務中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是可以及時向醫院尋求幫助。然后建立社區和醫院之間的綠色轉診通道,在隨訪期間,如果患者的病的無法控制,那么社區需要開具轉診單,直接將患者送至中心醫院接受治療,等到病情控制得當后再移送到社區進行護理[3]。最后,設計哮喘管理平臺,這樣醫院和社區可以直接通過線上平臺向患者家屬推送和哮喘有關的知識,家屬也可以通過社交平臺直接向醫院和社區工作人員進行咨詢,形成醫生和家長之間的聯動。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的癥狀持續時間(咳嗽、咳痰、哮喘)以及護理配合度(非常配合、配合、不配合)。
1.4統計學方法
將數據輸入SPSS 221.0系統軟件中進行計算,以()進行計量統計,以(%)進行計數統計,t檢驗和x2檢驗,P<0.05則表示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比較兩組的臨床癥狀持續時間
護理后,實驗組的臨床癥狀持續時間明顯短于參照組,差異較大(P<0.05)。見表1。
2.2比較兩組的護理配合度
實驗組的護理配合度96.97%明顯高于參照組84.85%,差異較大(P<0.05)。見表2。
3.討論
小兒支氣管哮喘屬于臨床治療中一種常見的小兒疾病,是因為呼吸系統出現了慢性氣道炎癥反應所引起的。并且小兒哮喘在急性發作期間容易出現黏液分泌增多以及支氣管痙攣等現象,患病后的臨床癥狀顯示出咳嗽、咳痰和憋喘等[4]。小兒哮喘會導致患者的生活受到極為嚴重的影響,并且癥狀嚴重可能會造成患者死亡。該病的發病原因和很多因素相關其中包括了遺傳因素、日常生活習慣、飲食規律和環境因素等。
這種并不易被治愈,所以需要長期接受治療,導致患者對治療抵抗情緒嚴重,所以在小兒支氣管哮喘患者的護理中結合家庭型醫養護一體化服務的管理模式,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幫助患者治療,通過醫院-社區-家庭三個方面的共同作用,能夠提高治療效率,三者之間的相互配合也讓患者接受治療更加方便,并且通過對家屬的健康教育,使得家屬對疾病的認知度更高,在對患者的照顧中也會更加科學合理,有利于患者在出院后的加重恢復[5]。
綜上所述,在小兒支氣管哮喘的護理管理中應用醫院-社區-家庭一體化服務管理使得患者的護理配合度更高,有效緩解了臨床癥狀,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莊叢,危文鋒,林白浪,等.醫院-社區-家庭一體化服務在小兒支氣管哮喘護理管理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20,36(22):1721-1726.
[2]拓布芬."醫院-社區-家庭"延續性護理開展于小兒哮喘護理中的實踐研究[J].中國保健營養,2019,017(017):148-149.
[3]林孔曉,黃海冰,鄧震平.醫院-社區-家庭聯動護理對支氣管哮喘患兒哮喘控制狀況及依從性的影響[J].黑龍江醫學,2020,44(12):1741-1743.
[4]李永麗,張延志,梅建新.醫院-社區-家庭管理模式在學齡期哮喘患兒護理中的應用[J].國際護理學雜志,2020,39(06):1140-1143.
[5]石寶燕.醫院-社區-家庭延續性護理在學齡期喘息性支氣管炎患兒中的應用[J].中國藥物與臨床,2021,21(4):712-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