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志軍


摘要:目的:探討在治療腹股溝疝時采用局部神經阻滯麻醉與腰硬聯合麻醉的效果。方法:選取2020年3月到2021年3期間我院收治的腹股溝疝患者,共計80例,隨機數字表法分2組,對照組采取腰硬聯合麻醉,研究組實施局部神經阻滯麻醉,對比麻醉效果。結果:研究組各項臨床指標優于對照組;研究組麻醉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在腹股溝疝手術中采取局部神經阻滯麻醉可減少術中出血量,提高麻醉效果,建議推廣。
關鍵詞:腹股溝疝;局部神經阻滯麻醉;腰硬聯合麻醉;麻醉效果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local nerve block anesthesia and combined spinal epidural anesthesia in the treatment of inguinal hernia. Methods: 80 patients with inguinal hernia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20 to March 2021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combined spinal epidural anesthesia, and the study group was given local nerve block anesthesia. Results: The clinical indicators of the study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effective rate of anesthesia in the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local nerve block anesthesia in inguinal hernia surgery can reduce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and improve anesthetic effect, which is recommended to be popularized.
Key words: inguinal hernia; Local nerve block anesthesia; Combined spinal epidural anesthesia; Anesthetic effect
腹股溝疝是臨床發病率較高的疾病,該疾病很容易引發腸壞死、腸梗阻、腸穿孔等并發癥,嚴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1]。臨床多采取腹股溝疝無張力修補術治療,本次研究主要探討這兩種麻醉方式的麻醉效果,匯報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80例我院收治的腹股溝疝患者,隨機分2組,對照組納入40例,男31例,女9例,年齡18-68歲,均齡(44.23±1.12)歲;研究組納入40例,男32例,女8例,年齡18-70歲,均齡(44.32±1.21)歲,一般資料經分析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兩組患者均接受腹股溝疝無張力修補術治療。
對照組:該組患者采取腰硬聯合麻醉,在患處L3-4間隙處采取麻醉阻滯,注入1.5ml鹽酸布比卡因注射液。采用傳統切口,對提睪肌進行分離將疝囊暴露出來,橫斷大疝囊,將疝囊周圍組織直到疝囊頸部進行分離,對疝囊頸進行高位結扎,在固定時將錐形網置于疝囊底部,成型補片放于精索后方處并將其固定好,最后將腹外斜肌腱膜與皮下組織進行縫合。
研究組:該組患者采取局部神經阻滯麻醉,對患者進行常規消毒,從患者內環上方1cm部位進針,注射30ml利多卡因,沿著切口外環對患者注射4ml利多卡因于恥骨處。需要注意的是在外環下精索旁邊進行注射,接著切開患者的皮膚直到腹外斜肌,在其腹外斜肌的深層處再次注射4ml利多卡因,分離疝囊到精索中環出口的部位。
1.3觀察指標
(1)對比兩組患者臨床指標。(2)對比兩組患者麻醉效果,優:麻醉完全,肌肉松弛度較高,無不適感;良:麻醉效果比較好,會有輕微不適感,給予患者鎮痛藥物后不適感得以緩解;差:麻醉效果不佳,有明顯不適感。
1.4統計學分析
本次研究涉及到的全部數據均采用SPSS 23.0版本的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量型的數據使用來表示,運用t值進行檢驗;計數型的數據使用%來表示,運用值進行檢驗,當計算結果P<0.05則說明具有統計學差異。
2結果
2.1對比兩組患者臨床指標。
見表1,研究組患者各項臨床指標優于對照組,P<0.05。
2.2對比兩組患者麻醉效果。
見表2,研究組麻醉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3討論
腹股溝疝是發病率較高的疾病,該疾病是腹腔內臟、腹腔內組織或者腹膜壁層組織經過腹壁或盆壁較為薄弱處向外突出。腹股溝疝手術中常用的麻醉方式包括局部神經阻滯麻醉和腰硬聯合麻醉,腰硬聯合麻醉使用劑量較小,可迅速起效,但患者手術時間較長,術后留置導尿管以及長時間臥床很容易增加并發癥的風險[2]。局部神經阻滯麻醉操作較為簡單,僅使用小劑量的麻醉藥物就可維持麻醉效果,該方式麻醉藥物起效快,對患者產生的影響小,術中出血量較少,手術時間較短,與腰硬聯合麻醉相比,局部神經阻滯麻醉的麻醉效果更好[3]。
綜上所述,在進行腹股溝疝手術時采用局部神經阻滯麻醉效果更佳,可縮短治療時間,提升麻醉效果,術后患者預后較好,建議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林輝,李紹臣,桓宇.局部神經阻滯麻醉與腰硬聯合麻醉下治療腹股溝疝臨床影響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1(9):26-27.
[2]楊曉燕,王東,毛潔,等.局部神經阻滯麻醉在腹股溝無張力疝修補術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母嬰世界,2020(36):65.
[3]呂明慧,艾喜婷.腹股溝疝患兒腰硬聯合麻醉應用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社區醫學雜志,2021,19(3):154-157,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