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使用自制的心理健康調查問卷,采用整體抽樣的方法,對南昌工學院200名少數民族大學生進行測試,獲得了他們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整體特點,發(fā)展趨勢,以及學校教育方面存在的不足。數據表明,引起少數民族大學生心理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個人因素,也有社會,學校,家庭和民族文化等因素。調查說明從不同層面加強少數民族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十分必要。
關鍵詞:少數民族大學生,心理健康,調查問卷,原因探析
中文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少數民族大學生由于受傳統(tǒng)教育,文化差異,經濟基礎等原因,往往存在各種心理問題,不僅影響其社交關系處理,也使得他們在各種問題上形成偏執(zhí)心理,這將影響到少數民族大學生的健康成長和校園穩(wěn)定。本文以南昌工學院少數民族大學生為研究對象,運用科學的方法,從多角度分析了影響他們心理健康教育的因素以及學校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面存在的不足,這為進一步提出改進措施與政策建議提供了理論參考和有效渠道。
一、調查問卷的基本信息
所使用的調查問卷主要從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現狀和學生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評價兩個方面進行設計,經過小范圍的初步調查、反饋、修改,最終得到《南昌工學院少數民族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調查問卷》,該問卷內容包括調查對象的基本情況、學生對心理健康教育的認知情況、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意愿、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認知和對學校工作的滿意度等,題目數量為33道。
調查對象是南昌工學院大一到大四的少數民族大學生,共計200個學生,回收有效問卷195份。調查對象中少數民族男生61人,女生134人,從18歲到24歲均有分布。被調查者中,來自城市和農牧邊區(qū)的學生數量基本各占一半。涉及到的少數民族種類有18個,如有藏族、壯族、維吾爾族、蒙古族、土家族等。涉及到的學生專業(yè)比例為,理工類35.13%,文史類20.64%,藝術類10.51%,其它類33.72%。
二、原因分析及建議措施
2.1 學生對心理健康教育的認知情況
調查結果為:準確掌握心理健康教育含義的學生并不多,僅為38人,大多數學生表示基本掌握或僅知道一點,還有3人表示完全不知,數據形成一個“倒金字塔”,這非常符合大眾的認識,說明調研的效度可信。調查對象認為影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因素有意識和觀念,自我意愿,宣傳方式。
2.1 學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意愿及期望
學生接受學校心理健康的意愿,不僅是學生內在意志的表達,更是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實施有指引作用。對數據進行統(tǒng)計發(fā)現,有127人認為自己存在一些心理健康問題,其中,96人能夠通過自己的方式解決,還有5人存在很大的心理問題,自己不知道如何解決。有些學生一旦有了心理問題,起初想著去咨詢,但最后由于各鐘原因,并未去。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少數民族大學生自身對心理健康教育認識不足,接受程度不高,以及學校宣傳力度不夠等現象。
對“當學生遇到心理問題時,是否愿意得到幫助”的調查表明,50%的學生愿意得到父母的幫助,僅有29%的學生愿意尋求老師幫助,這說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與學生的需求契合度不夠,不僅有學生自身的原因,還有學校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上的不足。尋找原因時發(fā)現,學生在接受心理健康幫助方面存在顧慮,他們羞于表達,懷疑是否能夠得到有效幫助,擔心隱私會被泄露而受到歧視,這些都是學校在進行心理健康工作過程中的障礙所在。
2.3 學生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認識
學生對心理健康教育的認識關系到學生在遇到心理問題時,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信任程度。調查表明,對心理健康建設途徑方面,78%以上的學生表示學校設有心理健康咨詢中心,而在學校心理素質教育形式,授課老師是否專業(yè)的問題上,大多數人則表示不清楚,這可能與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課時較少有很大的關系。南昌工學院為了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后續(xù)開設了較多相關心理健康講座或專題教育,后期調查表明學生對開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滿意度高達94%。但是也存在一個問題,就是對于心理講座等活動,學生一般都愿意參加,內心不排斥,但是一旦涉及到面對個人心理治療時,很多同學會遲疑不前,因為學生認為一旦私密泄露會帶來更大的精神壓力,這就要求學校必須建立保密制度,心理健康工作者需要進一步完善和提高服務水平。
2.4 學生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滿意度評價
學生對于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工作的評價,不僅體現了學生的真實想法和擔憂之處,也體現了學校在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工作的不足之處。調查表明,僅有50%的學生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效果表示基本滿意。在師資力量評價方面,大多數學生認為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老師專業(yè)程度不是很高。對于心理健康課程教材內容方面,僅43%人認為學校心理健康的課和內容生動有趣,這說明教材選取的不是很好,需要更換。
三、結語
通過本次調查研究,發(fā)現影響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因素是內在和外在兩個方面的因素。從學生內在角度來看,影響因素主要有:學生個人意愿,意識,思想顧慮,學校宣傳力度,工作方式,實施效果。從外在的環(huán)境來看,影響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的因素主要有:師資力量,重視程度,設備設施,課程教材。本次調查的結果為后期提出切實可行的措施和對策奠定了基礎。
參考文獻:
[1]李明. 內地高校新疆籍少數民族大學生心理健康因素分析[J]. 民族教育研究, 2018, 24(144):76-82.
[2]鄧欣. 廣西壯族大學生鍛煉與睡眠的交互作用及其對心理健康影響[J]. 中國學校衛(wèi)生, 2018, 39(2):277-280.
基金項目:2020年度南昌工學院人文社會科學思政專項研究課題(編號: NGRW-20-05).
南昌工學院 財富管理學院,江西 南昌 鞏長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