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當今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為使得學生科學素養能夠得到提升。要將科學素養目標,融入到教科書中,利用教科書為教學工作的展開提供有效引導。促使老師能夠意識到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重要作用,從而對自身教學方式與教學內容進行完善,為學生帶來更高質量的化學課堂。
關鍵詞:科學素養目標;初中;化學;教科書
化學是初中教育教學中的一項重點科目,在如今教育改革發展背景下,科學素養被納入到各個學科的總體目標當中。因此,在初中化學課程的改革創新期間,將提升學生科學素養作為重點。教科書是初中化學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主要也是從教科書中獲取知識,因此,在教科書中,需要將科學素養目標體現出來,這樣學生的科學素養才能得到提升。幫助學生掌握更多化學知識,為學生未來更好學習與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1、初中化學教科書現狀分析
教科書通常情況下主要是指,結合教學大綱、新課程標準編制的教學用書,能夠將學科內容全面反映出來。對于教科書的定義內涵雖然有作出調整,但是內涵與本質幾乎不發生變化。化學實際上是一門研究物質結構、物質組成、物質性質以及變化規律的學科。自1977年開始,我國對于教育工作給予更多重視與關注,并開始加大對教科書的研究,這使得我國各類教科書得到迅速發展。在近些年我國發展中,技術的進步與文化的多元化發展,使得越來越多的知識、信息被共享與傳播。因此,在實際課程的設置中,能夠對其他國家的游戲經驗進行借鑒,然后結合我國實際發展情況,對課程進行設置,并對教科書內容作出調整。如今教科書已經成為化學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將課程設計、課程內容直接反應出來。不同地區在教科書的編制中存在不同,但都是按照國家規定標準進行。初中化學教科書包含許多不同類型,比如,人教版、魯教版,以及廣東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科書等。在我國各個地區,出現一標多本情況。不同版本的教科書中,內容也存在一定不同,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也會存在差異。不同教科書版本都有著屬于自身的優勢與特點,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對教科書中的內容進行深入挖掘,從而為學生帶來高質量課堂。
2、初中化學教科書中科學素養目標的呈現分析
從當前教科書初中化學教科書中不難看出,教材內容具備生活化特點、基礎性特點、啟蒙性特點、注重實踐教學特點等,但是學科之間的融合并不到位,對于學生科學素養的培養造成忽視。也就是說,在教科書中并沒有將有關科學素養目標,以及科學素養知識融入到其中。這一情況的出現,會對教學工作產生一定影響[1]。教科書中科學素養沒有得到體現,使得老師在教學過程中,無法意識到科學素養內容融入的重要作用。在教學期間采取的仍然是傳統教學方式,這對于學生化學知識的掌握,以及綜合素質的提升會產生很大影響。
3、科學素養目標在初中化學教科書中的呈現策略
3.1強化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融入
在初中化學課程目標中,對于學生科學素養的培養提出最為基本的要求,需要從知識技能、過程方法、情感態度當中,不斷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在傳統化學教學中,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授,對于學生實踐能力的提升造成忽視,而且也沒有意識到情感、價值觀教育的重要作用。在教學期間更加強調的是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現在更加注重的是基本技能、基本能力、基本知識與基本理念[2]。實際上,情感是促進學生更好學學習的重點,也是保持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如果學生對于化學學科不具備內部情感,沒有情感的保障,那么學生對于化學的學習不感興趣。基于此,科學素養目標在化學教科書的體驗,應該將情感與價值觀教育融入到其中。在此期間,可以將我國古老燦爛的科學技術以及科技文化,增設到教科書中,使得學生社會科學方面的知識可以增加。除此之外,還要在教科書中融入愛國主義素材內容,不斷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在教學工作開展中,要將情感與思想道德素質之間進行有機結合,幫助學生樹立正確人生觀、世界觀與價值觀。使得學生能夠形成積極向上的學習態度,主動參與到化學學習中。
3.2實現各學科之間的滲透
化學的學習使得學生能夠對自然科學有一定了解,同時在化學知識中包含許多不同內容,比如,自然內容、生活內容以及社會內容等,不同方面之間都有著較為密切的聯系。因此,為促使科學素養能夠在教材中得到更好體現,需要增強各個學科之間的聯系,將以往封閉式的學科教學方式打破,幫助學生學習更多基本技能與實踐知識。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引入到STS教育模式,主要就是學科綜合與學科之間的有效滲透,在這一過程中,更加注重的是科學、社會、技術三者之間的聯系,具有綜合性特點與跨學科性特點[3]。在此背景下,可以將該種教育模式應用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實現化學知識與社會、科學技術知識之間的有機結合,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知識的同時,使得學生在未來看待問題過程中,能夠從多角度展開。學科之間的滲透已經成為我國目前教育教學的重點,也是未來教育改革的主要發展趨勢。在具體科學素養目標的體現中,還要確保教科書內容與實際生活中能源問題、環保問題之間的聯系。在教學期間要加強對學生的引導,促使學生在問題的分析中,能夠從真實情景角度進行。不斷提高學生社會意識、環保意識等,為學生未來更好學習與發展打下基礎。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對于初中化學教科書中科學素養目標的體現要給予更多重視,將更多有關科學素養的內容融入到教科書中。為老師教學工作提供保障,不斷提高學生科學素養。
參考文獻:
[1]鄭善文,齊玉和.例談化學實驗設計的教學功能[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20(15):119-121.
[2]張世勇,閆淑惠.三套初中化學教科書中“活動探究”欄目的比較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8,38(29):45-47.
[3]周業虹.人教版初中化學教科書習題的特點分析[J].化學教育,2016,37(13):11-15.
甘肅省甘谷縣安遠鎮何家坪九年制學校 何東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