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課改的要求下,小學低段數學教師更需要科學的教學策略作為教學指導。科學的教學策略除了深入地挖掘教材知識還需要靈活地運用教材內容,牢牢把握數學學科核心素養,同時還需要結合學生發展特點和身心發展狀況來制定授課計劃,以期提高小學低段數學的教學效率和質量。
關鍵詞:新課改 小學低段 數學 教學策略
我國新一輪的課程標準改革正在一種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發展著,新課改將目光更多的凝聚于學生的發展之上,從以教為中心轉化為以學為中心、以學為導向,而作為我國基礎教育重要組成部分的小學低段數學教學教育更是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下被賦予了更大的責任,這也對小學低段數學教師提出了更高更嚴更新的要求。不破不立,新課改需要小學低段數學教師們打破傳統教育觀念,樹立符合時代特色和學生發展的全新教學理念;突破落后落伍的舊式教學方法,創立更以人為本、融合新媒體技術的科學教法。小學低就段數學教師的教學目的不僅是教會學生簡單的算數問題和統籌問題,而是希望在小學時段則能培養起學生的數學興趣和數學素養。教師以自身知識儲備和人文素養作為支點,以數學課程教學為載體,去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和能力。
一、整體把握學生的發展特點
遵循新課標以人為本的特點,針對小學低段學生的階段性特點,教師授課所涉及到的知識應該從生活中來,而又能應用到生活中去,使小學生的數學知識能有“用武之地”。難度設置也應該有度,教師應把握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和理解能力水平合理地設置課程難易,難易交錯,既有挑戰而又不至于太過困難。小學生對于知識的接受大多還停留在直接經驗的獲取,因此老師應采取更加生活化的教學方式,以觸手可及的生活事物來向學生類推舉例,從而構建起學生的數學知識體系。例如在學習長度單位時,可以創設如下生活情景:“同學們,小李的姐姐是一個體操運動員,她表演用的彩帶就和同學們桌上的所有小棒的長度是一樣的,同學們想知道彩帶有多長嗎?”,這時候就可以引導學生使用尺子等測量工具有興趣地去測量,形成正確的相應工具測量相應數據的意識。并且可以在里面加上長度單位的換算,從選擇小棒和彩帶的不同長度單位到兩個單位中的換算,讓學生在生活化場景里更好地理解。針對小學低段學生的強可塑性特點,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可持續的學習方式,養成積累錯題、做數學筆記,歸類數學知識的習慣,以及勇于質疑、勇于探索的學習鉆研精神。
二、以核心素養視角制定計劃
小學低段數學教學應該基于基礎數學知識,高于數學素養和技巧。從核心素養視角來看,需要多方面培養學生有關數學的基礎知識、應用技能、解決方法和應用意識。在教學過程中,關注點不應在局限于知識的灌輸,而是對能力的培養,包括空間想象能力、數感、分析能力、統計能力以及運算能力和推理能力。核心素養反映著教學的本質和價值,映射著教學的初心和目標,教師逐漸從絕對的主導地位“退位”到教學輔助的地位,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使以“教”為中心變為以“學”為中心,為學生鋪設出能夠終身學習的大道。滿堂灌的傳統教學方式已被時代逐漸拋棄,針對小學低段的數學教學,教師可以靈活運用小組討論、合作共同學習、探究式學習等新形式促進學生在課堂上學會提問,學會自學,使學生的思維能夠得到鍛煉。除了上課的教學模式,老師還需要改變一貫的教學評價機制,從簡單的“一刀切”式的分數評價模式轉化為更多元的、基于核心素養的評價機制,具象化評估學生的運算能力、符號意識和數學思維,讓教師能都 多維度的客觀的評價學生,尤其是教學對象為具有十足發展潛力的小學低段學生,更需要多視角的立體評估形式。這樣的評估形式也能幫助樹立學生的自信心,走向更全面的發展路線。
三、融洽師生關系、發揮學生特長
教育行業是我國的朝陽產業,是一個不斷發展的行業,這也要求老師不斷地保持自我的清醒與成長。現在的教育不再是教師拉扯學生成長,而是教師與學生共同成長,這要求教師必須學會摒棄自身的固有認知和偏見想法,尤其是小學教師,不能憑借學習成績就將孩子分為三六九等。教書育人是老師的重要職責,過去我們總是過分地關注教學產出的成果而忽視了“人”的本體,育人應該在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占據更大的比重,這也符合新課改“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信任和理解以及尊重是教師必須給予孩子的重要禮物,在小學低段數學教學中也必須貫徹這個理念。教育不是優勝劣汰,而應該是愛的教育、尊重的教育,這樣才能保護孩子成長出健全的人格和美好的靈魂。在小學低段數學教學中,當教師遇到學生不完全正確的想法時,是否可以考慮放棄“你怎么這么笨?”“怎么教了這么多遍你還是學不會?”這樣嚴厲、損傷孩子自尊心的說辭,而改為更加溫和的“你對這一點的看法很獨特,老師認為很棒”,然后再進行教學知識上的糾正呢?下課前每次的“有不懂的就來找我”是否可以改為“同學們,對于今天的課有誰還想發表什么想法嗎?”僅僅只是轉化一下說話的方式,注重一點“語言的藝術”,就能保護孩子的一顆懵懂的求知之心,這不是很好的事情嗎?
四、總結
新課改對于已有自己教學模式或剛踏入教學之路的教師都既是機遇又是挑戰,機遇與挑戰并存,也將新風吹進了了教學工作,帶來了許多對于教學的反思調整。在課堂課程改革中,只有每一位小學低段數學教師都切實的轉換自身的教學觀念,推陳出新,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將理念付諸實踐,才能使小學數學教學改革不再是一句空話,而展現出它真正的新生蓬勃力量。
【參考文獻】
[1].《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總體框架正式發布[J].上海教育,2016,(27).8-9.
[2]張春玲.淺談如何優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J].科教新報(教育科研),2011,(6).
新疆喀什地區葉城縣夏合甫鄉英亞(4)村小學 帕提古麗·艾比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