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鵬
摘要:圖書館信息管理系統在本地服務器上進行測試,鑒于對系統的內部結構和處理算法的完全了解以及對系統功能的全面掌握。 在開發軟件系統的過程中,需要面對錯綜復雜的問題,因此,在軟件生存周期的每個階段都不可避免測試的最重要目的是發現其中尚未發現的錯誤,為了設計出有效的測試方案按照下面準則進行測試:所有測試都應追溯到用戶需求;在完成了需求模型就要著手制定測試計劃,在編碼之前對所有測試工作進行。
關鍵詞:圖書館; 信息管理; 系統測試
一、測試策略
測試策略包括用戶界面測試、軟件功能測試、軟件可靠性測試。用戶界面測試:通過和用戶交互如輸入相應信息(包括正確信息和錯誤信息)來測試輸出信息的正確性。
軟件功能測試:地會產生錯誤。目的在于發現錯誤而執行一個程序的過程,對照用戶需求來測試本系統的功能是否完全符合用戶需求。
軟件可靠性測試:通過模擬圖書館的實際功能在不同的配置環境下來對本系統進行功能可靠性測試,查看是否能夠正常完成圖書館管理系統的各項功能。
程序調試:在圖書館系統設計過程中不可避免發生錯誤。如果句子中出現語法錯誤,編譯器會自動標記它們,因此易于解決該編譯錯誤。但是,另一種錯誤類型是程序運行時拋出異常,或者直接強行殺死程序。 在代碼階段通常不容易發現這種操作錯誤。 它非常隱蔽,在不同的太陽歷上測得的效果也不同。因此,對此類動態事件進行故障排除非常耗時。
二、程序測試
1.測試的重要性
軟件測試可能是整個開發周期的很大一部分。在傳統的瀑布模型中,軟件測試僅在操作和維護階段之前。在將軟件交付給用戶之前,確保軟件質量是重要的一步。最近,軟件工程界正在朝著新的觀點發展。換句話說,軟件生命周期應包括在每個階段進行的測試,以查看該階段的結果是否接近預期目標,并找到并修復任何錯誤。盡快地早期測試,錯誤傳播的延遲通常會導致最終產品。測試非常困難。實際上,在設計相關軟件系統時,編程問題是司空見慣的。因為并非所有的編程方法和方法都是完美的。我們只能采用更好的語言和更完整的開發模型。這是最小化軟件設計過程中錯誤的唯一方法。在完成的系統中,需要進行軟件測試以查找系統中的左右錯誤,以檢測它們是否滿足實際要求。測試是系統設計各個專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不可忽視。在軟件開發過程中,由于設計系統時會發生軟件危機,因此人們逐漸意識到測試過程的重要性。每個系統只能保證在一定時間內高效運行。如果以后要更改系統,則還需要軟件測試。數據分析表明,常見的軟件測試任務約占系統總開發時間的60%,而在大型系統上,軟件測試非常耗時。此外,軟件開發的成本非常驚人。軟件開發應考慮后續的系統維護。維護工作需要執行多個系統測試。
當進行測試時,相對不愿進行破壞大腦的工作,因此許多人要么不愿意做,要么急著做。此測試是合乎邏輯且非常乏味的。以下是對軟件測試的看法:測試是非常令人頭疼的。沒有任何快樂的重復工作只會使人們感到不安和焦慮。許多軟件測試的主要目的是發現錯誤,而這些測試可能具有破壞性。如果發現相關錯誤,您可以對某些人負責。測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它需要關注許多小鏈接和許多任務。程序員有一個普遍的問題。他們相信自己的研發能力,并對自己編寫的代碼充滿信心。通過測試發現相關的錯誤將使其更具攻擊性。這些視圖對軟件測試非常有害。在提高軟件產品的質量之前,我們需要闡明我們的知識和正確的態度。對于軟件測試,測試的主要任務是盡可能全面地查找系統中的所有錯誤,以方便系統更改。其次,測試的中心應放在程序的復雜部分。這是因為邏輯結果最成問題。
歸根結底,軟件測試是在代碼中查找問題的過程。良好的軟件測試可以發現其他年來未發現的問題。這提供了有用的見解,以發現錯誤的根本原因并解決這些問題,而不是簡單地在整個系統上執行關聯的仿真工作。但是,理解文本的想法可能會產生誤導。軟件測試不僅僅測試其中的一些。如果您在系統中僅發現一個編程錯誤,則實際含義并不是那么好。
軟件測試的主要任務是發現錯誤,但這不是測試的全部任務。如果發現錯誤,則可以找到系統錯誤的根本原因,并將其發送給項目經理或軟件開發人員以修復系統并使之更加完整。其次,軟件測試過程可以幫助您從搜索和分析過程中學到很多東西。這將提高未來測試的質量和效率。第三,如果對系統進行了徹底的測試并且沒有發現錯誤,那么這樣的測試實際上非常有價值。
2.測試程序
測試的實際過程還必須遵循特定的過程,并且每個步驟都具有實際意義。一個非常大的網站由幾個大模塊組成,每個大模塊可以分為幾個小模塊。測試系統中每個模塊的代碼部分,尤其是詳細設計部分。
發現錯誤的系統測試過程主要集中在系統設計和需求分析階段。
該模塊檢測到許多問題,因為系統測試檢測到了相關的規范性問題。
3.測試的主要內容
測試的主要內容取決于實際情況。一些系統測試側重于編程,一些側重于詳細設計,而某些側重于單元測試。
(1)單元測試
測試該模塊最重要的部分是使用最小的單元模塊進行全面測試,全面測試語法,邏輯結構和內部規范性問題。
(2)綜合測試
該模塊主要用于測試系統的每個接口。
(3)確認測試
實際測試主要測試系統的有效性,并確認可以開發該系統。
(4)系統測試
軟件測試主要用于在系統上執行功能,結構,壓力和數據安全性測試。
功能測試:由于專業知識有限,本文中的功能測試主要是黑盒測試。
(5)強度測試和性能測試
測試系統的最大實際限制是軟件在某些過載條件下運行的能力。
(6)安全測試
主要的數據安全性測試是為系統中每個模塊設計數據,并使用相關的安全性算法。
三、測試結果
測試過程嚴格按照測試的流程,經過單元測試,子系統測試和系統測試。通過單元測試,查找出了系統各個模塊內部的錯誤;通過子系統測試,發現了模塊間相互協調和通信上的錯誤;通過系統的集成測試,發現了軟件設計過程中存在的錯誤。通過改正錯誤的設計和實現部分,保證了圖書管管理系統可以完成需求分析中指定的需求。
結論:
從上面的測試中可以看出,系統可以完成對圖書館的參數進行修改維護等操作功能。測試階段的工作一方面發現了系統的各種錯誤,另外一方面驗證了修改后的系統能夠實現提高圖書館工作效率的預期目的。
參考文獻:
[1]張毅.基于數據庫設計的圖書館信息管理系統[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9,15(31):6-7.
[2]周海英.圖書管理信息化建設初探[J].知識經濟,2019(31):28+34.
[3]邱玉華.如何加強圖書管理員隊伍建設探討[J].價值工程,2019,38(30):78-79.
[4]劉紅.智能圖書管理系統的研究與功能設計[J].無線互聯科技,2019,16(20):63-64.
[5]申志強.基于J2EE的圖書管理系統設計研究[J].四川圖書館學報,2019(05):26-30.
[6]陳平.圖書館圖書管理系統的結構設計及其功能實現[J].信息技術與信息化,2019(10):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