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自戀與親社會行為的研究現狀

2021-09-10 15:55:34楊騰趙翠樂
啟迪·中 2021年1期

楊騰 趙翠樂

摘 要:一直以來自戀是一個經久不息的研究話題,高自戀者共情能力較低、以自我為中心,所以自戀者的親社會行為較低,但近些年研究發現存在不一致的結論,自戀和親社會行為這兩者之間的關系可以采用自戀的動態自我調節過程模型、自戀的二維模型來解釋,本文分別介紹了自戀和親社會行為的概念和研究現狀,并且對未來研究進行了展望。

關鍵詞:自戀;親社會行為;心理學

一、自戀的概念和分類

1914年弗洛伊德最早提出自戀是一種人格障礙,但是隨著研究的深入,逐漸將自戀作為非臨床意義的人格特征, Campbell等(2011)提出自戀包含三個成分,一是夸大的自我概念;二是采取自我調節策略,三是低親密度的人際關系,人們對自戀的研究也由人格障礙轉變為一種人格特征。

Wink (1991) 通過因素分析把自戀分為兩種:顯性自戀和隱性自戀,隱性自戀的個體具有內省性、易焦慮和易遭受生活創傷,顯性自戀則與外傾性、自信和攻擊相關。

Gebauer等(2012)提出更全面的自戀模型,即主體性-集體性模型,主體性自戀通過評估能力、外向性、獨特感等維護其浮夸的自我和特權感,而集體性自戀通過集體性的特質,如人際關系的融洽性來提高自我。

根據穩固性可以將自戀分為特質自戀和狀態自戀,特質自戀是一種穩固的人格結構,而狀態自戀是個體在特定的環境中誘發的自戀行為(Campbell & Campbell ,2009)。

一直一來,研究者大多研究自戀對個體的影響,然而自戀者與社會他人的適應性關系,比如親社會行為,實證研究較少。

二、自戀的測量

常用的測量工具如下:

(一)國內學者鄭涌和黃藜(2005)編制的測量自戀的量表,可以同時測量顯性和隱性自戀,顯性自戀共包括20個題目,共分為特權感、權欲、優越感和自我欽羨四個維度,隱性自戀共15個題目,包含特權感、易質感和自我欽羨三個維度。

(二)周暉等人(2009)在NPI量表的基礎上,結合中國人的特點改編而成,共34個項目,包含三個維度:優越感、權威感和自我欣賞,得分越高則自戀水平越高。

(三)自戀的欽佩-競爭問卷,這是基于Back(2013)提出的欽佩競爭模型而編制的量表,共分為欽佩和競爭兩個維度,欽佩維度三個層面是夸大、追求獨特性、魅力;競爭維度三個層面是低估和敵對性。

三、親社會行為的含義和測量

親社會行為是指個體在社會交往之中所做的一切有利于他人或社會的行為都叫親社會行為,親社會行為能夠提升個人自尊(Laible et al, 2004)并且有助于促進人際適應和人際和諧,具體表現為合作、分享、幫助等(寇彧, 唐玲玲, 2004)。

親社會行為的測量方法:

(一)自我報告法,由Carlo 等(2002)編制的《親社會傾向量表》(PTM)寇彧等人(2007)結合我國青少年群體對PTM進行了修訂。

(二)實驗范式法,研究親社會行為比較經典的范式主要有:囚徒困境范式、公共物品困境范式、最后通牒任務范式。

(三)內隱聯想測驗,采用這一方法對被試的內隱利他行為進行考察,減少了被試的社會贊許性,朱云莉(2016)采用內隱利他測驗,讓被試在利他詞匯和非利他詞匯之中進行選擇,進而檢驗被試的親社會行為。

四、自戀和親社會行為的理論

(一)自戀的動態自我調節模型:Morf和Rhodewalt(2001)提出的自戀的動態自我調節過程模型認為自戀者將社會關系作為自我調節的手段,他們過于依賴他人來獲得認同感,不斷的尋求外在的欽佩和贊賞來證明自己的優越性,以達到自我提升的目的。

(二)自戀的二維模型:Back(2013)提出自戀的欽佩與競爭模型,即自戀者通過兩種策略來維持理想化自我的目標:一是通過自我提升來獲得社會欽佩。二是通過自我防御來避免社會失敗,自戀個體通過親社會行為來達到自我提升,贏得好名聲。

五、自戀和親社會行為的研究

研究者認為自戀者具有高度的自我關注,具有特權感和優越感,尤其共情能力缺乏,無法理解他人感受(Miller & Campbell, 2008),而共情能力又是預測親社會行為的一個重要的預測變量,因此高自戀者親社會行為較低(何寧,朱云莉,2016),高自戀者只是宣稱他們更加公平,更具有利他行為,但在行為任務中,他們并沒有給出更公平的建議,也并未拒絕不公平提議,在神經生理反應之中也同樣證實了這一點(Ziyan Yang et al , 2018)。羅禹等(2019)提出高自戀個體助人意愿和助人行為不相符合,即呈現出道德偽善的行為,因此自戀者親社會行為較低,在涉及具體的親社會助人行為之中。他們是拒絕參加或盡可能減少奉獻的。

然而,王夢云等(2018)研究認為自戀和親社會行為之間存在著顯著正相關,自戀者可能表現出策略性的親社會行為,比如為了獲得好的名聲或地位,自戀者將社會關系作為調節手段,通過親社會行為來保持理想化自我的光輝形象(Zaki & Mitchell, 2013).,周暉,張豹(2010)研究得出高自戀者也表現出了較高的親社會行為,只是他們做出親社會行為是為了展示自己,引起關注,高自戀者做出親社會行為是受提高個人能力的驅使,比如為了獲得地位、別人的尊敬和權力等。為更好的了解自戀者在什么條件之下做出更多的親社會行為,研究者進一步創設了不同的情景組,比如丁如一等(2016)年研究得出,相比于低自戀男性,高自戀的男性在公開情景之下會做出更多的親社會行為,而在匿名條件下,高低自戀者的親社會行為并無差異,而在社會比較的情境之下,尤其是上行社會比較的條件之下,高自戀個體會做出更多的親社會行為,以此來應對上行社會比較所帶來的威脅,進而維護自我良好的感覺。(董曉楠, 2019)

近年來,自戀和親社會行為的關系研究大都在特定的情境之中開展,這樣更有利于揭示兩者之間的關系。

六、研究的局限與展望

當前研存在的局限性表現在以下方面,一是當前對親社會行為和自戀的測量多采用量表形式,被試容易猜測到實驗目的,而使得測驗結果受到社會贊許性效應和自我防御的影響,而內隱測驗的方法實驗目的很難被察覺到,對于測量被試的親社會性和自戀特征具有顯著優勢。二目前對自戀的測量多是特質性自戀,而對于狀態性自戀的研究較少。三是隨著腦電神經科學的發展,人們開始采用腦成像、電生理學等技術研究自戀的神經生理模型,自戀者的親社會行為的神經生理機制可能是未來研究的趨勢。

參考文獻

Back, M. D. , Küfner, Albrecht C. P., Dufner, M. , Gerlach, T. M. , Rauthmann, J. F. , & Denissen, J. J. A. . (2013). Narcissistic admiration and rivalry: disentangling the bright and dark sides of narcissism.?J Pers Soc Psychol,?105(6), 1013-1037.

Campbell, W. K. , & Campbell, S. M. . (2011). On the self-regulatory dynamics created by the peculiar benefits and costs of narcissism: a contextual reinforcement model and examination of leadership.?Self & Identity,?8(2), 214-232

Gebauer, J. E. , Sedikides, C. , Verplanken, B. , & Maio, G. R. . (2012). Communal narcissism.?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03(5), 854-878.

Morf, C. C. , & Rhodewalt, F. . (2001). Unraveling the paradoxes of narcissism: a dynamic self-regulatory processing model.?Psychological Inquiry,?12(4), 177-196.

Sedikides, C. , Rudich, E. A. , Gregg, A. P. , Kumashiro, M. , & Rusbult, C. . (2004). Are normal narcissists psychologically healthy?: self-esteem matters.?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87(3), 400-16.

Wink, P. . (1991). Two faces of narcissism.?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61(4), 590.

Zaki, J., & Mitchell, J. P. (2013). Intuitive prosociality.?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Science,?22(6), 466-470.

Ziyan Yang,,Constantine Sedikides,,Ruolei Gu,... & Huajian Cai.(2018).Communal Narcissism: Social Decisions and Neurophysiological Reactions.?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doi:.

丁如一,周暉,張豹 & 陳曉.(2016).自戀與青少年親社會行為之間的關系.?心理學報(08),981-988. doi:.

何寧 & 朱云莉.(2016).自愛與他愛:自戀、共情與內隱利他的關系.?心理學報(02),199-210. doi:.

周暉(女),周暉(男) & 張豹.(2010).自戀與共情及親社會行為的關系.?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02),228-231. doi:10.16128/j.cnki.1005-3611.2010.02.030.

寇彧,唐玲玲.(2004).心境對親社會行為的影響.?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05),44-49. doi:

王夢云,王志浩,張文杰 & 尹忠澤.(2018).自戀與親社會行為之間的關系:認知移情的中介作用.?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03),430-433. doi:10.13342/j.cnki.cjhp.2018.03.031.

羅禹,謝恩慧,李興艷 & 張禹.(2019).陌生和熟悉他人對顯性自戀個體道德偽善的影響.?貴州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06),87-93. doi:10.16614/j.gznuj.zrb.2019.06.015.

董曉楠.(2019).社會比較條件下的自戀與利他行為關系研究(碩士學位論文,遼寧師范大學).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name=CMFD202001&filename=1019052967.nh

鄭涌,黃藜.(2005).顯性自戀與隱性自戀:自戀人格的心理學探析.?心理科學(05),1259-1262. doi:10.16719/j.cnki.1671-6981.2005.05.064.

周暉,張豹,陳麗文 & 葉敏怡.(2009).自戀人格問卷的編制及信效度的初步檢驗. 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01),5-7+11. doi:.

鄭涌,黃藜.(2005).顯性自戀與隱性自戀:自戀人格的心理學探析. 心理科學(05),1259-1262. doi:10.16719/j.cnki.1671-6981.2005.05.064.

河南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河南,開封? 楊騰?趙翠樂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欧美日韩视频一区| 98超碰在线观看| 国产一二三区视频| 成人夜夜嗨| 亚洲国产欧洲精品路线久久| 伊人成人在线| 91区国产福利在线观看午夜| 亚洲毛片网站| 国产人成乱码视频免费观看| 中文字幕波多野不卡一区| 又粗又硬又大又爽免费视频播放| 青青久视频| 美女视频黄频a免费高清不卡| 在线观看精品国产入口| 久久频这里精品99香蕉久网址| 欧美日韩成人| 国产网友愉拍精品视频| 99在线视频免费| 亚洲另类色| 孕妇高潮太爽了在线观看免费| 香蕉久人久人青草青草| 福利片91| 日本高清视频在线www色| 伊人久久婷婷五月综合97色| 黄色网页在线观看| 国产手机在线小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 538国产在线| 免费人成又黄又爽的视频网站| 黄色网在线| 亚洲无线视频| 色亚洲激情综合精品无码视频| 国产精品黑色丝袜的老师| 香蕉色综合| 亚洲国产成人在线| 福利姬国产精品一区在线| 色AV色 综合网站| 最新午夜男女福利片视频| 九色在线视频导航91| 欧美一级高清免费a| 欧美成人日韩| 亚洲欧美在线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色欲| 日韩激情成人| 无码'专区第一页| 又大又硬又爽免费视频|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 成人精品亚洲| 黄色网在线| a级毛片在线免费| 国产中文一区a级毛片视频| 人妻无码AⅤ中文字| 国产一区三区二区中文在线| 尤物成AV人片在线观看| 欧美精品导航| 免费A级毛片无码免费视频| 中文天堂在线视频| 5388国产亚洲欧美在线观看| 国产欧美精品专区一区二区| 浮力影院国产第一页| 波多野结衣无码AV在线| 天天综合网站| 在线精品视频成人网| 欧美色综合网站| 日韩精品无码一级毛片免费| 亚洲欧美自拍视频| 一级一毛片a级毛片| 精品免费在线视频| 综合人妻久久一区二区精品 | 2021精品国产自在现线看| 毛片免费高清免费| 久热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一级成人欧美一区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福利网站| 一本一本大道香蕉久在线播放| 国产一级在线播放| 欧美一级特黄aaaaaa在线看片| 香蕉伊思人视频| 欧美自慰一级看片免费| 综合色88| 国产乱子伦精品视频| 5388国产亚洲欧美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