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麗欣 方卉
摘要:口腔癌約占頭頸部惡性腫瘤的30%,而口腔癌治療對臨床醫生來說是一個挑戰。由于口腔在語言、咀嚼和吞咽中都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口腔癌的治療十分復雜,需要多學科專家的合作。在口腔惡性腫瘤中,鱗狀細胞癌居多,本文主要針對口腔鱗癌的治療進行討論。口腔鱗狀癌細胞在口腔惡性腫瘤的占比中超過90%以上,其主要產生在口腔中,是以鱗狀細胞為主的惡性腫瘤,是惡性和危害性程度極高的腫瘤。研究口腔癌的臨床病理特征,發現口腔癌產生和發展的一些規律,對于日后口腔癌的研究和治療有極大的幫助。
關鍵詞:口腔癌;臨床病理;特征;預后
過去的幾十年里,雖然關于口腔癌的治療和診斷的技術取得了一定的進步,但是口腔癌的死亡率仍然極高,死亡患者超過40%。由于口腔癌早期發病特征不夠顯著,口腔癌早期不容易被發現,所以一旦發現,已經到達了晚期甚至很難挽回的階段。因此,加強對口腔癌的相關知識的普及,提高人們對口腔癌的重視,盡早發現口腔癌的存在非常重要。接下來,本文將從口腔癌的臨床特征和預后方面進行論述,希望能為日后口腔癌的研究和治療作出貢獻。
一、哪些原因導致了口腔癌的產生
口腔癌在生活中的發病率不斷上升,給患者帶來了嚴重的口腔危害,甚至會導致患者的死亡。必須了解口腔癌疾病的引起的原因,才能有效的做好積極的預防。
1.1長期擁有不良嗜好,過度嗜煙、酒
現代人壓力過大或者過度放縱自己,過度的抽煙、喝酒,最終染上了不良嗜好。而過度的長期嗜煙、酒是口腔癌發病的重要原因之一。酗酒和抽煙會導致口腔中營養吸收產生障礙,人體中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缺失,最終倒是口腔癌的產生。
1.2口腔的衛生差
一部分人不注重口腔的清潔,殘留在口腔里的殘渣形成細菌和真菌,從而產生亞硝胺等物質,這種物質最終會引發口腔癌。
1.3異物的長期刺激
一些爛牙殘根存在于口腔中,形成慢性的創傷,長期的刺激口腔黏膜。黏膜破損后形成口腔潰瘍,從而帶來癌癥。根據相關的調查結果表明,五分之一的口腔癌患者在癌變的部位都存在一些刺激因子。
1.4營養不良
缺乏維生素A可能會導致口腔黏膜角化、增厚,這與口腔癌有極大的聯系。也有研究認為與微量元素缺乏有關,如鋅元素的缺失。這些都為口腔癌的產生創造了條件。
1.5遺傳和感染因素
一些口腔癌患者可能是由于家族遺傳和感染而患病。對于有口腔癌家族病史的人來說,口腔癌患病幾率會增大。
二、口腔癌的病理及臨床表現
口腔癌病理類型上大體分為五大類:外生型、潰瘍型、乳頭狀型、浸潤型、糜爛型。其中外生型和潰瘍型所占的比重較大。鏡下鱗狀細胞癌居多,約占90%,而鱗狀細胞癌又分為高分化(60%以上)、中分化和低分化鱗癌。高分化屬于低度惡性,鱗狀細胞數目多,能發現角珠化。中分化和低分化分為屬于中度惡性和高度惡性,角珠化已將觀察不到,但是細胞的異型性較大。口腔癌主要原發于口腔中,后可能擴散轉移至頜骨其及鄰近的部位,嚴重甚至出現病變和異變。
口腔癌具有以下臨床特征:
1、口腔腫塊:口腔癌一旦出現,最為常見的癥狀是出現局部的腫塊。這種腫塊通常在破潰之前是無痛的。惡性腫瘤一般呈侵襲性生長,無包膜、邊界不清,而且該腫塊常是固定的,與周圍組織有粘連的。
2、疼痛:早期口腔癌的疼痛不明顯,有輕微的疼痛感和異物感,有些患者甚至無疼痛感,所以早期的口腔癌不易被發現。等腫瘤進一步發展后,患者可能會出現腫塊潰瘍,甚至等到腫瘤壓迫到周圍的神經時,疼痛感會更加嚴重,癌性疼痛后期較為劇烈。
3、口腔出血:當腫瘤長到一定程度,發生破潰后,或者腫瘤侵襲了頭頸部血管比較豐富的部位,可出現出血的癥狀,甚至一些晚期的患者會出現大出血。
4、功能障礙:如出現舌的功能障礙,例如舌癌晚期腫瘤波及了舌下神經,引起舌頭的運動障礙,導致咀嚼、吞咽或者語音困難。又或者出現舌知覺喪失、麻木等癥狀。
5、頜骨腫大、牙齒松動:當發生牙齦或頜骨腫瘤時,可出現頜骨的腫大的現象,將會導致面部不對稱。也有可能出現部分知覺變得麻木,牙齒變得松動的癥狀。
6、張口受限:當腫瘤侵犯咬肌、翼內肌、翼腭窩、顳下頜關節等部位時,可引起張口受限。
7、頸部淋巴結腫大:口腔癌,特別是鱗狀細胞癌,常出現頸部的淋巴結轉移,轉移的腫瘤會持續地增大,后期可出現頸部的淋巴結腫大,甚至會有疼痛或破潰的癥狀。
8、其他:腫瘤后期出現遠處轉移,如晚期的患者出現肺轉移,可能會出現胸痛、咳嗽等癥狀。患者出現骨轉移,可能會出現骨頭疼痛、肌肉酸痛等癥狀。有些患者會出現消瘦、體重減輕等。
三、口腔癌的預測后果及治療未來
3.1手術治療仍然是口腔癌治療的基礎
通常,對于口腔癌需要采取外科手術的方法進行治療,包括徹底切除原發灶和可能轉移的淋巴結,以及針對手術切除造成的口腔軟硬組織缺損進行修復重建,以保障患者術后能行使咀嚼、吞咽和發音等口腔功能。手術治療口腔癌具有很多優勢。從獲得標本進行組織病理學的方面來看,手術治療可以一次性的徹底清除腫瘤。對于大多數處于臨床期的患者來說,手術切除腫瘤家術中對緣切的快速冰凍化驗室最好的選擇。雖然患者也可以采取反射治療的方式,但是相對于手術治療,放射治療的副作用更大。根據多項數據表示,口腔癌患者切緣呈陰性對于手術治療的效果非常重要。如果切緣呈陽性,即使在手術后進行放射治療,患者的存活率仍然會受到一定影響。
3.2可以采取放射治療的方式
放射治療在口腔癌治療中主要的功能是如果手術中出現懷疑存留腫瘤細胞殘余的問題,術后可以采取放射治療的方式。口腔癌的放射治療非常復雜和困難,只能由醫學方面和科學方面組成的專門治療小組進行治療,才能達到預期效果的可能性。在不同的研究機構,手術后放射治療采用的方案也會不同,但是總體上被廣泛接受的放療指征是:頸淋巴結清掃發現兩個以上淋巴結轉移;腫瘤的淋巴結包膜外擴散;組織病理學因素較差;腫瘤沿神經或血管的廣泛擴散,軟組織邊界陽性或距腫瘤較近。采用放射治療方式來輔助手術治療,有利于患者的康復。
3.3可以采取化學藥物治療輔助治療的方式
化學藥物治療癌癥發展歷史悠久。目前來看,化療主要是輔助口腔癌手術治療的方式,從而改善手術治療的局部療效。其擁有許多作用:提高局部的可控性、減小腫瘤的體積、提高總體治療率、提高腫瘤細胞對放射治療的敏感度、輔助手術治療和放射治療等。通過化療,能夠使口腔癌患者的腫瘤暫時性的縮小,從而減輕患者的痛苦,延長患者的生命,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當前對化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與放療聯合使用的方面,從而避免器官的犧牲。
3.4口腔癌治療未來的發展
展望未來口腔癌治療的發展,生物標志物未來有可能成為治療口腔癌的關鍵。口腔癌的生物標志物,不僅是基因治療的潛在目標,還可以在選擇適合患者的治療方案、協助診斷患者應該選擇手術治療,放射治療,化學藥物治療那種方式等方面。隨著科學技術和醫療水平的提高,國家應當加大對口腔癌治療的支持,以生物標志物為突破口,推進口腔癌治療的發展,提高口腔癌患者的存活率。
四、結束語
研究口腔癌的臨床病理特征和預后對促進今后口腔癌治療的發展有重大意義。加強對口腔癌患者發病的特點以及影響患者存活率的研究,有利于提高口腔癌治療的水平。同時,我們還需要在口腔癌的預防方面付出更多的努力。加大對口腔健康知識的普及,提高人們對口腔健康狀態的關注,使更多的人們行動起來,預防口腔癌的發生。
參考文獻:
[1]李江.口腔癌的臨床病理特征與預后[J].中國口腔頜面外科雜志,2008:26-30.
[2]張永春,王志強,孫晶晶,宋榮學,王冶.PIK3CA rs4975596基因多態性與口腔癌的相關性研究[J].安徽醫藥,2019: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