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鑫鑫


摘要:目的 觀察家庭居家護理對腦梗死偏癱患者神經功能恢復的影響。方法 隨機選擇本院于2020年01月-2021年03月納入的72例腦梗死偏癱患者展開本次研究并分為兩組,觀察組和參照組分別實行家庭居家護理和常規護理,比較應用效果。結果 觀察組神經功能評分低于參照組,下肢運動功能較高;比較兩組護理滿意度,觀察組較高(P<0.05)。結論 在腦梗死偏癱患者中展開家庭居家護理,患者的神經功能以及下肢運動功能獲得了明顯改善,患者滿意度較高。
關鍵詞:家庭居家護理;腦梗死偏癱;神經功能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home care on the recovery of neurological function in hemiplegic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Methods 72 cases of cerebral infarction patients with hemiplegia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20 to March 2021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reference group were given home care and routine care respectively,and the application effect was compared. Results the neurological function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lower limb motor function was higher;Compared the two groups of nursing satisfaction,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P < 0.05). Conclusion in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hemiplegia to carry out home care,patients with neurological function and lower limb motor function has been significantly improved,patient satisfaction is high.
[Key words]home care;Cerebral infarction hemiplegia;Neurological function
腦梗死偏癱在臨床中有著較高的發病率,患者病程進展速度快,病情遷延不愈,發病后很容易產生各種并發癥,當前臨床以藥物治療最為常見【1】。家庭居家護理的主要服務對象為家庭,通過護理人員以及患者家屬的一同參與,并落實治療以及護理措施,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本文主要目標為觀察家庭居家護理對腦梗死偏癱患者神經功能恢復的影響,見下文。
1 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隨機選擇本院于2020年01月-2021年03月納入的72例腦梗死偏癱患者展開本次研究并分為兩組,各36例。觀察組男女患者分別20例和16例,平均年齡為(65.37±1.50)歲,參照組男女患者分別21例和15例,平均年齡為(65.13±1.55)歲。兩組基本資料并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1.2.1參照組
該組實行常規護理。以一對一交談、發放健康教育手冊等方式展開健康教育。
1.2.2觀察組
該組實行家庭居家護理。①創建健康檔案。患者出院前一天,專職人員要創建健康檔案,掌握患者治療情況、精神狀態、生活習慣以及家族史等,制定針對性護理方案。②健康教育。出院前護理人員要為患者及其家屬講述疾病產生因素、注意事項等,使患者家屬可以對患者飲食、用藥、生活作息等進行嚴格監督,使患者可以按時用藥。③情感支持。家庭護理過程中,要對親友、家屬對患者的作用進行重視,患者家屬不要過于焦慮并充分尊重、保護患者,對患者實行疾病知識指導,若家庭成員和患者之間產生矛盾,則要及時采取措施進行解決【2】。④康復訓練。首先,將患肢保持在功能位,避免關節畸形,及時調整體位,避免壓迫局部皮膚;其中患側臥位對于刺激傳入極為有利,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患肢感覺功能;為患者及其家屬講述翻身技巧,每間隔1-2小時翻身一次,進而對全身活動和反應進行刺激,避免患肢受到壓迫,抑制痙攣。其次要展開關節被動運動。活動時確保關節處于最大活動范圍,在此期間要保持動作輕柔,合理控制活動力度,每天三次【3】。最后要指導患者以及患者家屬按摩患肢,強化患肢刺激,降低廢用性萎縮風險,按摩下肢過程中盡量對足三里、環跳穴以及伏兔穴等進行刺激,以按法、揉法為主,合理控制按摩力度,每天兩次,分別于早晚進行。
1.3觀察指標
對兩組的神經功能評分以及下肢運動功能評分進行對比和記錄;并評估患者的護理滿意度。
1.4統計學分析
以SPSS20.0軟件分析統計數據,(%)描述計數資料、()描述計量資料,分別行卡方、t檢驗;若組間值P<0.05,則存在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對比兩組的神經功能評分以及下肢運動功能評分
護理后,觀察組神經功能評分降低,下肢運動功能評分較高(P<0.05)。詳見表1。
2.2比較兩組的護理滿意度
參照組護理滿意度明顯低于觀察組(P<0.05)。詳見表2。
3 討論
腦梗死是一種腦血管疾病,其主要是腦部血管阻塞導致缺氧缺血、供血不足所造成的腦軟化以及腦部神經壞死,其會對患者生命安全產生嚴重影響【4】。最近幾年,腦梗死死亡率逐漸降低,但是患者依舊會伴隨肢體功能障礙,不管是對患者的日常生活還是身心健康都帶來了嚴重影響【5】。因此為了能夠進一步促進患者恢復,改善其臨床癥狀,出院后給予其家庭居家護理極為必要。
在家庭居家護理中,由專職人員為患者創建相應的電子健康檔案,能夠使護理人員對患者的家族史、病史、生活習慣以及治療情況等進行整體性掌握,進而制定針對性護理方案,對于促進患者病情恢復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6】。圍繞患者為核心展開健康教育,講述腦梗死疾病相關知識以及護理期間需要注意的有關事項,能夠使患者家屬認識到病情的危害以及護理干預對于病情恢復的重要作用,進而監督患者按時用藥、糾正不良生活行為【7】。分析研究結果,觀察組神經功能評分低于參照組,下肢運動功能較高;比較兩組護理滿意度,觀察組較高(P<0.05)。這表明在腦梗死偏癱患者中展開家庭居家護理,患者的神經功能以及下肢運動功能獲得了明顯改善,患者滿意度較高。
綜上所述,家庭居家護理的應用,可以改善患者神經功能、下肢運動功能,提高滿意度。
參考文獻:
[1]史曉麗. 社區綜合康復護理路徑應用于老年腦梗死致偏癱患者中的效果[J]. 國際護理學雜志,2020,39(14):2500-2502.
[2]韓璐璐. 基于依從性曲線變化規律的階段性護理干預在腦梗死偏癱患者康復訓練中的應用[J].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20,36(18):1377-1382.
[3]王春苗. 早期康復護理對腦梗死偏癱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及肢體運動功能的影響[J]. 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8,26(z1):311-312.
[4]曾明梅,蔡萌. 強化康復護理對腦梗死偏癱患者肢體功能恢復的影響[J]. 貴州醫藥,2019,43(8):1342-1344.
[5]宋敏. 急性腦梗死偏癱早期康復護理對日常生活的影響價值評價[J]. 系統醫學,2018,3(24):190-192.
[6]謝雙英,毛芳. 早期康復護理對老年急性腦梗死患者認知功能及預后的影響[J]. 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2018,18(07):160-161.
[7]楊秋菊,蘭麗梅,朱俐俐,等. 腦梗死偏癱患者實施早期康復護理干預對肢體功能恢復的影響[J]. 中國現代醫藥雜志,2017,32(6):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