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洪健
摘要:作為世界農業大國,中國的農業發展一直受到人們的高度重視。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和自動化技術的不斷深化,農業機械技術也日益受到關注。農業領域也逐漸從人力轉向機械化,例如種植、管理和收割農作物。農業機械技術有效地促進了中國農業生產的快速發展,節省了大量的勞動力,為人們帶來了更多的經濟利潤。就目前而言,中國正在推進農業信息技術的普及工作,這為機械技術的發展提供了解決方案,確保了農業機械的安全使用,加強了農作物種植管理,提高了農作物產量。因此,信息管理的有機整合與農業機械技術的推廣二者相結合,對解決當前農業發展存在的不足有著積極影響,同時對促進中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信息管理:農業機械;技術推廣
1、信息管理技術在農業機械管理中應用的基本內涵
當前,在農業機械的管理過程中,操作功能比較豐富,因此企業難以控制和了解各種機械的操作方式和管理現狀。農業機械化極大地解放了人力,可以彌補由于農業勞動力轉移而導致的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下降。農業機械化可以實現先進農業技術的傳播和推廣,成為先進農業生產技術的重要載體。在此前提下,社會發展迅速,土地流轉迅速,農業生產逐漸發展等因素促進了一部分機械形成了規模管理。但是,在此過程中,農機管理也面臨相應的問題。例如,農業機械設備技術存在缺點,先進的農業機械無法形成供應,落后低效的舊設備仍在使用中,這些都是農業機械管理過程中需要解決克服的困難。為了改善這種情況,有必要將信息管理技術應用于農機管理,并通過此方式來加速農業生產管理。這不僅是農業發展過程中要面臨的選擇,也是適應信息化時代潮流發展的重要途徑。
2、我國農業機械技術推廣的現狀與存在的問題
農機技術的推廣是指采用科學合理的方法將農機化應用技術推廣到農業生產中的活動。這一過程不僅有效地提高了農業生產人員的知識水平,而且是促進農業機械知識合理應用的重要環節。就目前而言,中國在農業機械技術的推廣和應用方面已經取得了重大進展,但距離農業現代化的發展目標還很遠。由于信息時代的影響,各種信息管理技術被廣泛用于社會生產的各個方面,信息技術的普及和應用降低了信息傳遞的極限,解放了生產力,使我國農業發展水平整體邁上了新的臺階。當前,農業發展與現代新技術的支持密不可分,將信息管理技術應用于農業技術推廣可以充分提高生產效率,實現現代農業生產。
在基于信息基礎的農業機械管理過程中,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信息,但是農業生產信息根據當時實際情況不斷變化,因此必須相應地更改信息。而這種變化與農業生產密切相關,分析信息時,很難確保所獲取信息的及時性。在農業機械化的不斷發展過程中,越來越多的農業機械被用于生產過程中,各種農業機械需要根據自己的性能去適應不同的生產環境。因此,在特定的信息農業機械中,需要管理人員處理的信息非常復雜,并且信息有可能隨時“變化”,涵蓋農業生產的各個方面,從而阻礙了農業機械的管理。
3、在農業機械技術推廣中的應用
3.1 監控與預報室外氣候環境
氣候環境是影響農業生產的重要因素,監測和預測外部氣候環境,對種植業、漁業等部門有著重要意義,甚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輕極端氣候對農業生產的影響。當前,中國許多地區的氣候和環境都較為惡劣,影響了正常的農業生產,大大降低了農業生產質量,并嚴重限制了當地的農業發展。物聯網可以實現生活和生產場景的數字化,并實現物與物之間的聯系,它適用于農業機械技術的推廣。物聯網和農業機械的結合可用于控制農業生產過程的溫度等因素。它可以通過相關技術手段實時監視室外氣候和環境指標(比如濕度,氣壓,光照和土壤指標等信息),并實時收集,傳輸和處理相關數據。然后,農民可以將氣候和環境指標轉化為數據信息,以實時了解農作物的生長。同時,它可以預測天氣變化并有效地防止由室外氣候環境變化引起的危機。由此可見,農業機械技術的使用更加具有科學性、實用性,農業機械技術的推廣也更加有針對性和緊迫性。
3.2 數據采集、分析
首先,可以通過信息管理技術進行農產品的收集和分析。這項工作可以計算環境的土壤狀況,并且可以基于對作物所需的水分和肥料的分析進行圖形顯示。將關于農作物數量和耕作方法的清晰數據準確、直觀的呈現出來,從而降低了勞動力成本并保證農作物的優質生產環境,從而大大提高了農作物的生產質量。其次,它可以將特定農作物的具體數據直接存儲在數據庫中,以便隨后的技術人員在種植作物時可以直接在數據庫中找到相關分析,從而可以更高效地種植農作物。例如,在預先分析各種農作物的土壤和肥料之后,將數據預先存儲在數據庫中,以增加數據庫中農作物分析的基礎,從而使技術人員可以找到合適的農業機械來進行更高效的種植。該數據庫可以為不同農作物提供相應的解決方案,降低了推廣農業技術的成本,進一步推動農業機械行業迅速發展。此外,可以通過數據共享相關的農業知識,以使更多的人可以了解它、應用它,從而可以更好地發展農業。
3.3 精準種植技術中的應用
精準種植技術包括播種、施肥和收獲。它是指在播種過程中使用計算機,導航和其他技術,并根據播種期的土壤水分和生產能力來調整溝渠的深度和播種量,從而實現均勻、準確的播種。精確播種技術的使用不僅可以節省種子,還可以使農作物獲得最佳的田間分布,為農作物創造最佳的生長環境,同時還可以提高農作物的產量。精確施肥技術是指在電子地圖中利用土壤類型和養分,并指通過土壤采樣、數據分析、施肥模型和信息系統構建來識別和控制農田施肥量的農作物類型。另外,在進行土壤肥料測試的同時,對作物所需的氮、磷、鉀等微量元素和有機肥料進行了科學配方,以實現有意施肥,從而降低了生產成本并減少了由施肥引起的環境污染。準確的收割意味著使用遙感技術、地理空間信息系統等來全面了解農作物的生長狀況,并在正確的時間使用精密的收割機械以確保將顆粒運回倉庫。此外,農作物生產者還可以根據產量分布圖確定下一個農作物種植計劃。
4、信息管理在農業機械技術推廣中的應用建議
4.1提升對農機技術的認識
在農機信息化的過程中,我們需要更加重視農機技術,積極推動新的研發成果,使其成為重要的生產力。通過積極開展信息管理工作,可以充分利用政府部門的協調、組織、管理和建設機制的功能,并擴大到農業生產前后的各個環節。此外,有必要在農業機械技術推廣過程中利用計算機網絡、視頻、現場描述等來培養、提高生產管理和技術人員的能力,并交流有關新型農業機械和技術的知識,以促進農業機械技術推廣服務的優化。
4.2加強農業機械信息化建設力度
由于政府部門是當地農業機械技術推廣的重要支柱,因此,政府部門在農業機械技術推廣過程中需要加強農業機械信息化的建設,建立完備的激勵機制,并通過一系列獎勵政策鼓勵社會資本積極參與。與農業生產的各方人員保持積極聯系,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努力建立系列化的互助機制,以實現多方之間的互惠互利。有關部門還應有效建立農機技術推廣信息網絡系統,實現多渠道農機技術推廣。此外,還應該始終堅持節能環保的基本原則,積極探索適合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的特色之路,結合先進的信息管理技術和農機技術,全面加強農作物種植過程中的種植、施肥和灌溉的精細管理,以實現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的雙重提升,從而大幅提高農民的經濟利益。
5、小結
綜上所述,社會的發展離不開農業生產力的支持,農業機械技術的推廣在農業生產力的發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當前,進一步促進農業機械技術的推廣并增強其推廣效果正成為農業發展中主要關注的問題。將信息管理應用于農業機械技術推廣,可以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和功能,在加速新技術生產的基礎上,為新的農業機械技術的推廣和應用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馮艷輝.信息管理在農機技術推廣中的應用[J].農機使用與維修,2020(5):42.
[3]吳國建,范秀勇.信息管理在農機技術推廣中的應用[J].農業與技術,2019,39(6):36+40.
黑龍江北大荒農墾集團鐵力農場有限公司 黑龍江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