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偉
摘要:隨著經濟和各行各業的快速發展,我國環境問題的加劇讓大眾對環境保護的意識與關注度逐漸升高,于是人們采用了生態環境保護中對污染源進行自動監測技術的方式,不但能夠將環保工作中的缺少人力的問題進行解決,還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監督管理不當的問題,同時也促進了污染防護設備的研發與使用,污染源自動監測技術對于我國的生態環境保護可謂是立下了汗馬功勞。因此,文章將對生態環境保護中污染源自動監測技術的應用進行進一步的分析與研究。
關鍵詞:生態環境保護;污染源自動監測技術;應用
引言
近幾年環境污染問題的治理與保護,成為生態環境局、環境監測部門等機構關注的重點,也是社會經濟發展需要改善的主要問題之一。而污染源自動監測與控制系統的開發,能夠從根本上對工業制造產業、農業生產等的污染源排放進行管理控制,第一時間自動收集某一區域的環境污染信息,并制定與之相適應的解決方案。
1在線監測技術的基本概念
環境在線監測系統的核心技術包括計算機應用技術、自動控制技術、無線數據傳輸技術、自動測量技術以及遠紅外傳感技術。當前,在線監測技術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廣泛。如煙氣監測、水質監測、噪音檢測、大氣監測等。需要格外強調的是,環境在線監測系統的原則是總量控制和總量管理。該系統的應用不僅可以提高環境監測效率,還會促進環保工作的互動交流,推動環保事業的穩定發展。通過匯總,可以對環境情況有著更為整體和精確的掌握,進而以此為基礎制定環境管理規劃方案,解決此前存在的各自依據有限數據而進行的分散管理,以及對環境監控和治理存在弊病的問題。通過科學應用在線監測技術,可以實現對環境問題及數據的全方位、全時段監控。同時,環境在線監測技術還可以對各環境要素進行實時監測,進而鎖定污染源,之后再經過網絡傳輸技術,對污染情況進行實時追蹤,以此杜絕環境監管中存在的低效率、不連續的治理問題。
2污染源自動監測技術在環境保護中的應用
2.1硬件設備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句話的意思說:工人想要做好他的工作,首先要將他的工具做到鋒利,這對環境保護中污染源自動監測技術的運用同樣具有指導的意義。因為只有精良、優秀的硬件設備,才能讓污染源自動監測技術的監測結果更加準確和迅速。按照污染源自動監測工作的需求,在對自動監測設備進行配置的過程當中,當地各級的生態環境部門就應該積極的發揮自己啟發、引導、監督、促進的作用,比對污染源自動監測具體實行的需求,科學、合理的尋找出自動監測設備的建立位置,嚴格、認真的建設出由污染源監控設備和通信系統構成的控制中心,保證對污染源進行具體的監督操控工作,之后再整體的掌握污染源治理的情況。特別是對那些治理未成功的污染源掌握之上,控制中心的領導一定要及時的告知與之相關的工作人員治理未成功污染源的具體情況,以防止污染源發生遺漏等問題。其次,在硬件構建時需要以自動監測效果為基礎,以此作為監控數據傳輸準確性的根本。并且這也是污染源監測技術最關鍵的一點,最大程度的保證了污染源已經得到了整體的監督與控制。最后,因為污染源的來源具有多形式、多樣化的特點,但是經過了自動化技術的準確監督與查找,能夠實現以最快的速度將污染源查詢出來的效果,而且還能高效的對其進行處理,把環境保護效果的最大化發揮出來。
2.2建立自動監測設備及第三方運營服務評價制度
排污單位應建立完善的自動監測設備運行及第三方運營服務質量評定體系,針對質量差、故障率高、測量精度低的自動監測設備予以清退,對其使用黑名單制度;針對運營服務,要定期按照國家自動監測有關規定自檢自查,對于檢查的問題及時要求整改并落實整改情況,不符合整改要求的,列入黑名單禁止參與相關競標;針對運行穩定、監測準確、服務質量優的服務商,建立白名單制度,各企業根據自身狀況選擇相關服務單位。評價制度的建立,目的在于各企業相互連通,依靠市場行為,規范各設備生產商及運營服務商行為,凈化自動監測生態環境。
2.3污染源監測系統工作的重點與主旨
監控中心的工作人員在進行具體的污染源管理時,一定要將企業的排污情況進行準確的分析與研究,并且將排污情況進行充分的結合,再進行安裝監測設備,以此來及時的監督與測試排污口環境的污染情況。其次,還要對污染源監測系統和通訊網絡進行高效的連接工作,把匯集到的數據信息第一時間的傳送給監控中心,這么做的目的是為了方便工作的運行與發展。最后將數據信息整理成報告的形式,再請工作人員進行仔細的分析和研究,并且要同時采用環境污染處理方法。
2.4在水質監測中的應用
(1)應用發光菌監測水質毒性。發光菌是監測水質毒性的重要生物。發光菌的主要特點是在正常生理條件下發射出熒光,而且發光菌處于恒定環境條件下,發光頻率與強度也是恒定不變的。如果發光菌所處的環境發生改變,尤其是在與有毒害性的物質接觸后,其發光強度會減弱。有毒害性物質濃度越高,發光菌的發光強度越低。科研人員利用發光菌的環境敏感性,將其作為監測水質毒性的生物。如今,發光菌監測法主要被應用于工業廢水、地下水以及地表水水質監測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應用成效。(2)應用生物傳感技術監測水體污染物含量。生物傳感技術應用的主體設備就是生物傳感器。生物傳感器的核心原理為:酶、抗體等固化生物活性物質與待測物質反應,使用信號放大裝置與能量轉換裝置轉化并輸出電壓信號,由此,獲得污染物的屬性信息、物量信息和濃度信息。當前,關于生物傳感器的識別方式的科研成果越來越多。例如,利用聚乙烯醇凝膠包埋方式固定酵母后溶于溶液,再將溶解氧探頭插入溶解,測量生物耗氧量。(3)應用紫外熒光光譜技術監測有機物濃度。紫外熒光光譜技術可監測水體中的有機污染物濃度。該技術的核心原理是,通過監測物質被紫外光照射后的反射光,對物質進行定量和定性。紫外熒光光譜技術具有靈敏度與精確度高的特征。隨著監測技術水平的改善,葉綠素熒光測定方法應運而生。葉綠素熒光監測技術可以快速且精確的監測水體中的葉綠素含量,預警水體污染。該技術具有靈敏度高、適用性強,監測速率高等優勢特征。
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們國家生態環境污染問題影響了國家發展,而且這個問題十分突出,不但威脅著大眾的身體健康,還對我們國家的可持續發展戰略不相符,面對這種情況,我們國家的各級政府和各級環保人員一定要不斷的總結和學習,并且還要進行仔細的分析和綜合的討論,以此來保證污染源自動監測技術開發的更加健全與完備,把監測系統技術應用效果的最大化發揮出來,進而有效地推進我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健康、有序、長期的運行與發展。進一步提升了自動監控系統的作用,要充分發揮自動監測數據,切實有效利用好自動監測數據,積極引導企業提高治污能力和水平,為推動生態環境根本好轉、建設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提供有力制度保障。
參考文獻
[1]莊婉婉.污染源在線監測中存在的問題及發展趨勢[J].上海環境科學,2019(5):218-219.
[2]張郁彬.污染源在線監測技術的發展與創新分析探討[J].資源節約與環保,2020(01):56.
[3]詹小波,郭珍,賀鵬.工業園區水污染源精細化管控系統的應用[J/OL].1-3[2020-04-15].https://doi.org/10.19501/j.cnki.1006-2009.20200414.006.
威海市市區環境監控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