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健 李軍
摘要:構建以排污許可制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監管制度體系,對于推動排污許可制改革、提高環境管理效能具有重要意義。加強證后監管是落實排污許可制的重要手段,而排污許可證是證后監管的主要依據,其填報的完整性和規范性對證后監管意義重大。平板玻璃制造屬于早期發證的行業之一,鑒于當時固體廢物納入排污許可管理的法律法規支撐體系尚不成熟,《排污許可證申請與核發技術規范玻璃工業——平板玻璃》(HJ856-2017)未對固體廢物的許可事項作出明確要求,導致在后期排污許可證申請與核發過程中對于固體廢物排放信息的申報、審核缺乏規范和指導,也給證后監管工作帶來一定的困難。為進一步完善平板玻璃行業排污許可申請與核發以及證后監管工作,本文對平板玻璃行業固體廢物排污許可申報與執法要點進行梳理,建議在日后修訂技術規范的過程中,增加固體廢物排污許可相關內容的規定。
關鍵詞:平板玻璃行業;排污許可;固體廢物;執法
0引言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在《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1)中提出了“完善污染物排放許可制”,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在《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2)中提出“改革環境治理基礎制度,建立覆蓋所有固定污染源的企業排放許可制”。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在《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3)中明確了“構建以排污許可制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監管制度體系”。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重要決策部署,生態環境部于2017年7月28日發布了《固定污染源排污許可分類管理名錄(2017年版)》(4)(部令45號,以下簡稱《名錄》)。《名錄》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5)《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6)等法律規定和《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控制污染物排放許可制實施方案的通知》(7)(國辦發﹝2016﹞81號)改革精神,明確了實施排污許可管理的行業范圍、按行業推進的進度、實施時限以及排污許可分類管理要求。總體要求2020 年底實現固定污染源全覆蓋。
2018年8月13日,工信部、國家發改委聯合發布《關于嚴肅產能置換嚴禁水泥平板玻璃行業新增產能的通知》(8)(以下簡稱《通知》)。《通知》明確要求,各地要嚴格把好水泥熟料、平板玻璃建設項目備案源頭關口,不得以其他任何名義、任何方式備案新增水泥熟料、平板玻璃產能的建設項目。對確有必要新建的水泥熟料、平板玻璃建設項目,必須嚴格實施等量或減量置換,需持有經當地省級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公告的產能置換方案。平板玻璃作為高耗能高污染典型代表行業之一,通過排污許可證實現精細化管理顯得尤為迫切。
1 平板玻璃行業排污許可技術體系建立
在排污許可制度體系構建的同時,配套的技術規范體系也在逐步建立。2017年09月12日《排污許可證申請與核發技術規范玻璃工業——平板玻璃》(HJ856-2017)(9)正式發布,規范指導平板玻璃行業排污許可證申請、核發工作。為推動排污許可制度深入改革,促進排污許可與環評的有效銜接,生態環境部先后發布了平板玻璃建設項目重大變動清單、《污染源源強核算技術指南平板玻璃》(10)(HJ980-2018)、《排污單位自行監測技術指南平板玻璃工業》(11)( HJ 988—2018)、《玻璃制造業污染防治可行技術指南》(12)(HJ2305-2018)等一系列政策、標準及技術規范文件。
2 平板玻璃行業排污許可證核發情況
2.1排污許可證核發情況
根據《名錄》規定,將平板玻璃行業3041列為重點管理,并明確了實施時限為2017年底。各地方環保部門按照《排污許可證申請與核發技術規范玻璃工業——平板玻璃》(HJ856-2017)的相關要求,在規定時限內完成了排污許可證核發工作。
據全國排污許可證管理信息平臺統計,截至2020年12月,全國平板玻璃排污許可證核發數量為98張。發證數量排名前10位的所在省、直轄市、自治區分布情況見表1。其中,作為平板玻璃產量多年穩居全國第一的河北省,發證數量同樣穩居首位。
2.2執行的排放標準
原環境保護部于2011年04月02日發布了《平板玻璃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26453-2011),于同年10月01日開始正式實施。河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河北省環境保護廳分別于2015年02月15日發布了《平板玻璃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DB13/2168-2015),后組織對該地標進行修訂,于2020年03月13日發布《平板玻璃工業大氣污染物超低排放標準》(DB13/2168-2020)。
根據《生態環境標準管理辦法》(部令第17號)(14)第二十四條規定“污染物排放標準按照下列順序執行:(一)地方污染物排放標準優先于國家污染物排放標準;地方污染物排放標準未規定的項目,應當執行國家污染物排放標準的相關規定。(二)同屬國家污染物排放標準的,行業型污染物排放標準優先于綜合型和通用型污染物排放標準;行業型或者綜合型污染物排放標準未規定的項目,應當執行通用型污染物排放標準的相關規定;(三)同屬地方污染物排放標準的,流域(海域)或者區域型污染物排放標準優先于行業型污染物排放標準,行業型污染物排放標準優先于綜合型和通用型污染物排放標準。流域(海域)或者區域型污染物排放標準未規定的項目,應當執行行業型或者綜合型污染物排放標準的相關規定;流域(海域)或者區域型、行業型或者綜合型污染物排放標準均未規定的項目,應當執行通用型污染物排放標準的相關規定”。⑴
因此,平板玻璃行業廢氣排放執行《平板玻璃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26453-2011),其中有地方排放標準的優先執行地方排放標準。比如:河北省執行《平板玻璃工業大氣污染物超低排放標準》(DB13/2168-2020)。
3平板玻璃行業排污許可證固廢申報與執法要點
2014年4月24日修訂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第四十五條“國家依照法律規定實行排污許可管理制度。實行排污許可管理的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應當按照排污許可證的要求排放污染物;未取得排污許可證的,不得排放污染物。”⑵2015年08月29日修訂發布的《大氣污染防治法》(3)第十九條、2017年06月27日修訂頒布的《水污染防治法》(4)第二十一條分別明確了對排放廢氣(有毒有害氣體)、廢水污水的企事業單位和生產經營者實行排污許可管理。2020年04月19日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 第三十九條明確“產生工業固體廢物的單位應當取得排污許可證”(5)。
由于《排污許可證申請與核發技術規范玻璃工業——平板玻璃》(HJ856-2017)是2017年09月12日正式發布并實施,當時新修訂的固廢法未發布實施,對固廢納入排污許可管理缺少法律法規方面的依據。因此該技術規范的編制建立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大氣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的法律基礎上,許可內容主要圍繞廢氣、廢水為主,固廢方面的排污許可事項并未在技術規范中予以規定,導致核發的排污許可證【固體廢棄物污染物排放信息—申請排放信息】表單出現漏報、錯報等不完整、不規范的現象,對后期證后監管帶來一定困難。
3.1 排污許可證固廢申報要點
平板玻璃行業排污單位應當向所在地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提供工業固體廢物的種類、數量、流向、貯存、利用、處置等有關資料,工業固體廢物的產生種類見表2。各排污單位按照原輔料和燃料、生產工藝、污染治理措施等情況,選擇產生的固體廢物,將固廢排放信息如實填報。排污許可證固廢排放信息包括:固體廢物名稱、種類、類別、產生量、貯存、處理處置信息等。
3.2 排污許可證固廢執法檢查要點
根據核發的排污許可證固廢表單中所載明的固體廢物排放信息進行現場核查。
以危險廢物為例,危險廢物的現場執法檢查要點進行梳理。
以現場檢查為主,對照核發的排污許可證,調取危險廢物管理臺賬,檢查危險廢物轉移聯單、危險廢物管理計劃申報等手續是否完備。需要注意的是固體廢物轉移出省級行政區域貯存、處置的,是否由移出地的省級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商經接受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同意。
檢查企業固廢管理臺賬的執行情況,包括臺賬記錄的真實性、完整性、規范性、時效性以及頻次、形式的合規性。重點檢查廢脫硝催化劑、廢礦物油、廢離子交換樹脂、發生爐煤氣產生的煤焦油等產生環節、產生量、收集、貯存、運輸、處置等設施環境管理與排污許可證載明事項的相符性。
根據《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GB 18597-2001)《危險廢物收集 貯存 運輸技術規范》(HB/T 2025-2012)《環境保護圖形標志 固體廢物貯存(處置)場(GB 15562.2-1995)》等國家和地方相關文件要求,對危險廢物的容器和包裝物以及收集、貯存、運輸、處置危險廢物的設施、場所的危險廢物識別標志設置規范性進行檢查。
檢查信息公開制度的落實情況。主要核查信息公開的公開方式、時間節點、公開內容與排污許可證要求相符性。對于納入重點排污單位的涉危企業還應檢查是否每年定期向社會發布企業年度環境報告。
4結論與建議
4.1 結論
構建以排污許可制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監管制度體系,對于推動排污許可制改革、提高環境管理效能具有重要意義。排污許可證作為證后監管的主要依據之一,規范和完善排污許可證固廢許可事項的填報是很有必要的。只有排污許可證完整、準確地載明廢氣、廢水、固廢等污染物排放信息,企業按證排污、執法部門依證監管和社會公眾依證監督才具備執行的前提和基礎。通過證后監管加強企業主體責任、自主守法意識,提高環保部門環境管理水平和執法部門執法水平,真正將排污許可建設成為固定污染源環境管理的核心制度,從而早日實現系統化、科學化、法治化、精細化、信息化的“一證式”管理。
4.2 建議
為進一步完善平板玻璃行業排污許可申請與核發以及證后監管工作,建議在日后修訂《排污許可證申請與核發技術規范玻璃工業——平板玻璃》過程中,增加固體廢物排污許可相關內容的規定。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
(2)《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
(3)《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
(4)《生態環境標準管理辦法》(部令第17號)
作者簡介:黃健(1986-),女,江蘇南通人,碩士,工程師,研究方向為環境影響評價和排污許可管理。
通訊作者:李軍(1988-),男,河北滄州人,工程師,學士,主要從事VOCs管控和環境影響評價工作。
南京國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滄州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