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羲
摘要:人們常說舞美設計要有意境,何為意境?是否“寫意”的風格就是意境?景物越少,越虛就是意境?“虛實結合”就是意境?人說觸景生情,景是生情的先決條件,情由景生,情又作用于景,因此觸什么樣的景,生什么樣的情,舞美設計也是因人而異,千差萬別的。
關鍵詞:意境;美學;虛實;結合布景燈光
文藝復興時期,由于鏡框式舞臺的出現,歐洲掀起一股“透視”熱,幾乎所有設計師都熱衷于畫出來的布景真實。十九世紀自然主義的興起,將寫實的布景推向極致,這種布景一味強調對現實生活逼真的描繪,設計師在舞臺上復制生活,堆砌細節,這樣單一的方法不斷重復,甚至還將實物搬上舞臺,藝術與生活之間的界限被混淆了。在二十世紀掀起的一場轟轟烈烈的演劇藝術改革運動中,阿庇亞、克雷、梅耶荷德作為這場運動的先驅者,他們最突出的貢獻在于突破了舞臺美術只能描寫環境的局限,開始將眼光投向舞臺的表現功能。在他們的倡導下,舞臺美術開始產生變化。
一、意境的概念
意境是指文藝作品中傳達出的一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藝術境界。是中國美學中一種難以用言語闡明的意蘊和境界,我國的傳統藝術歷來講求意境的營造,以中國傳統繪畫為例,中國傳統繪畫十分重視留白的處理,例如北宋畫家馬遠的山水畫《漢江獨釣圖》,畫面四周,除了運用寥寥幾筆表現微波外,幾乎全為空白,卻表現出了江面上一種寒意蕭條的氛圍,襯托出漁翁的孤寂。
舞臺美術的意境是與中國美學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著名的舞美設計師劉杏林教授曾經說過:“舞美設計,也許你畫的還不是很好,但首先一定要有美學的眼光。中國美學中的形象思維體現在舞臺美術上,表現為注重寫意性和創造性。舞臺美術的意境創造在于與其他因素相結合,充分發揮觀眾的想象力,讓觀眾感受到蘊藏在劇中的人物以及設計師所要表達的思想情感。
二、布景設計中的意境表現
在舞臺美術中,布景具有自己獨立的審美形式,其中包含了點、線、面、材質、色彩等元素之間的組合運用,從而會產生新的審美內涵。這種內涵一旦與劇作的思想內容融合,具有獨特的審美價值,更重要的是會帶來一種詩意的美感。
(一)虛實空間的結合
例如昆曲《紅樓夢》的舞美設計,延續了劉杏林教授一貫的極簡風格。該劇的舞美設計選用了蘇州園林的造型,整個構圖通透、空靈,可以說是達到了情景交融、虛實相生的意境,而這種意境仿佛在不經意間呈現。劇中“大觀園”的設計,設計師巧妙地利用了意境創造中虛實相生的技法。他將大觀園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的實實在的庭院形象;另一部分則是“見于言外”的較為虛無的部分,在整個意境美的構造中,“實景”處于主導地位,“虛景”是“實景”的升華。在空間的劃分上,用白色的實體景片劃分出舞臺空間的前后,為了解決白色墻體所帶來的空洞和閉塞,設計師則巧妙的運用了“月洞門”、“漏窗”等元素,提升了空間的流動感,并且通過門、窗等的移動和“游廊”等元素,可以從一個空間可以窺視另一個空間,透過園林的門、窗,隔斷等,將大觀園中的亭臺樓宇作為遠景,讓大觀園常常處于藏露之中,虛虛實實,不盡之意見于景外,讓觀眾在有限的舞臺上感受到一種無限的、豁然開朗的意境。
(二)留白技法的運用
留白是中國藝術作品創作中常用的一種手法,指書畫藝術創作中為使整個作品畫面、章法更為協調精美而有意留下相應的空白,從藝術角度上說,留白就是以“空白”為載體進而渲染出美的意境的藝術。當代舞臺美術提倡舞臺簡化,不做過多繁復的裝飾,通過留白處理,不僅可以激發觀眾的想象力,還可以使觀眾在自己獨特的幻想中獲得意味深長的審美體驗,營造情境交融的氣氛。
在昆曲《紅樓夢》中,墻體的設計使用了大量的留白手法,給人帶來一種虛中有實、實中有虛的豐富感受。還使布景超出了它本身之外的含義,帶來更多“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意味,而這朦朧的意味,則交給觀看演出的觀眾,讓他們根據自己對劇情的理解,充分發揮想象,從而去感受、體味劇作精神內涵。另外,它的留白設計不僅僅是劃分區域的功能,整片“白墻”背景演出貫穿始末,立體的大觀園亭臺閣樓、柱子以及天幕背景也與這白色相互呼應,這恰是設計師對劇目主題深刻地闡釋。
三、燈光色彩的“意境”表現
如果說意境是舞臺藝術的魅力所在,那么燈光可以說是舞臺意境的創造者和編織者。十九世紀舞臺美術的革新者阿比亞認為,舞臺上的燈光不僅是用來照明,還可以成為一種表達氣氛的手段,成為解釋人物內心世界的重要工具。
隨著現代科技技術的不斷進步,燈光設備變得更加多樣化,在舞臺上發揮的重要越來越大。舞臺燈光的藝術效果在于它與演出所體現的思想情感和內涵相結合,這其中,燈光的色彩發揮了非常大的作用,不同的色彩會給人不同的感受,色調的冷暖也會給人帶來心理上的不同感受,例如,黃色的燈光可以制作出輝煌、樂觀的意境,藍色的燈光可以制造出憂傷哀怨的意境,紅色象征著活力可以制造出富有熱情、奔放、喜慶等意境。利用不同光色的轉換來暗示情境的變化,可以制造出不同的時空轉換,深化劇情的發展,進而達到意境的深化。同時,不同表現手法中燈光的運用也會帶給觀眾不同的意境。在現實主義風格的舞臺設計中,設計師主要利用與現實中并無多少差異的基本光來塑造形象,也就是光的來源都需要現實中光照的規律,但這并不是說,只是簡單地復制現實中的光,它是設計師根據劇情進行選擇、加工、提煉,力求達到與劇中環境所一致的意境。在寫意的舞臺設計中,燈光的運用更為靈活、自由,它并不一定要求光的來源與現實中完全一致,而是更加注重人物情感的表達,折射出人物的心理狀態,創造一種表現劇中人物情感的意境,讓觀眾發揮自己的想象,走入其內心世界,從而獲得更豐富的審美感受。
總而言之,隨著時代的發展,舞臺設計的表現手段日益豐富,對舞臺設計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一個優秀的設計師是要體現出藝術家的藝術涵養與審美層次,要讓舞臺美術發揮出表情達意的作用,需要“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的妙悟狀態。舞臺美術的意境美是豐富其表現力的重要手段,也是為了使之適應當代社會需要的重要因素。
參考文獻:
[1]胡佐,《舞臺設計》,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2]張法,《中國美學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3]胡妙勝,《充滿符號的戲劇空間》,知識出版社
四川音樂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