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生物科學的特點就是抽象,細碎,好多知識點看不見摸不著,不易記憶,不易理解而思維導圖作為一種組織性思維工具,如果老師能夠恰到好處的應用它,就能幫助學生輕而易舉的把零散的生物知識按一定思路科學的串起來,形成一個整體,既好記又好理解。
關鍵詞:思維導圖;生物教學
一、思維導圖是什么?為什么要應用于生物教學?
思維導圖是英國人研究大腦的力量和潛能時發現的用圖畫、代號和連線來表達人的思維過程的一種思維工具。它最大特點就是把枯燥文字、有趣圖形、醒目色彩巧妙整合在一起,展現出一個生動具體的知識畫面,這就等于將人類左大腦負責處理的邏輯、順序、文字、數字等信息和右大腦負責處理的想象、圖片、空間和顏色等信息有機的整合起來,全方位刺激了人腦的高級神經中樞,促進了大腦的平衡協調發展。在生物教學中,繁雜的概念既獨立又聯系,且容易混淆,比如,如果把脂肪、類脂、脂質、磷脂、卵磷脂、固醇、膽固醇、性激素和維生素D等名詞放在一起怎么區分?類似概念初高中生物中不少,這些內容如果用思維導圖去展示出它們之間的所屬關系就會清晰直觀很多,容易區分,方便理解,方便記憶,更能使零散的知識體系化。
二、生物教學中如何巧妙應用思維導圖?
(一)作為教材內容很熟悉的老教師,我用思維導圖來備課
教學活動的前提就是課前準備,即對本節課教學內容進行全面、深刻、系統的研究,建立良好的知識體系,然后編寫教案,教案有祥有簡,對于多年從事生物教學的老教師來說,好多知識都遺恨熟悉,沒必要書面表達,更不需要逐字逐句了,用思維導圖反而會更直觀、更省事,其效果一點不比祥案差,因為重點的體系性的東西都醒目的呈現在思維導圖里了,既美觀又實用,一些細枝末節的東西都在老師大腦中,舉例信手拈來。
(二)新授課我用思維導圖展開知識畫卷,尤其是章末小結
多年教學經驗告訴我,一堂45分鐘生物課,學生感覺最枯燥、最容易打瞌睡的就是老師講解最重要的理論部分,為什么呢?因為不好玩不有趣,而傳統的生物教學恰恰就是滿堂灌,一個接一個的講,可謂苦口婆心!這種死氣沉沉一成不變的填鴨式教學很難調動學習積極性,更不利于培養四大核心素養,學生當然容易打瞌睡、甚至厭學,而用思維導圖講授新課,可以理解為以一幅畫的形式展開,隨著畫面上線路延伸,整個完整章節的生物學要點全部展現在同學們的眼前,有概念有過程,有已知有未知,利于設置懸念,激發興趣,調動氣氛,培養學生主動求知和積極進取的精神,更有利于將學生全腦的思維過程與學習過程有機結合起來,使雜亂無章的知識體系變得簡明有序,有并列、有包含、重點突出、難點醒目,更便于學生記筆記,看筆記!
(三)復習課我用“思維導圖制作比賽”進行查漏補缺
復習課教學一定要注意教學形式和手段的多樣化,否則,學生會覺得枯燥乏味,無法調動積極性,尤其是高三一輪復習,時間那么長,如果學生一直萎靡不振,甚至游離于課堂之外,那復習效果一定大打折扣,再加上生物學科本身知識點零碎易漏,使得學生在進行復習的過程中由于遺忘個別重要知識點而總是磕磕絆絆,云里霧里,因此在新授課用思維導圖的基礎上如果再用思維導圖進行復習鞏固就可以輕而易舉的引導學生自主梳理、全面歸納,形成盡可能系統化、結構化的知識體系。如果不自信,我們還可以進行小組先討論后比賽的形式進行完善,然后老師再進行適當的總結、補充和拓展。所以“思維導圖制作比賽”是我復習課經常應用的一種課堂教學模式,尤其是概念比較多的章節,這種模式既有別于新授課,也帶有一定的挑戰性和競爭性,所以既能調動積極性,也能加深記憶理解,還能查漏補缺,從而讓學生在自主完成思維導圖的過程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培養了善于挖掘課本知識完善知識體系的良好習慣。
(四)實驗課我用思維導圖避免學生糊里糊涂做實驗
實驗課是生物教學不可缺少的一種課堂形式,傳統做法是老師先講實驗,學生再做實驗,缺點是課堂紀律很不好,有些學生做了一節課實驗,記過也做的差不多,就是不知原因。所以,經過近兩年的實踐,我發現用思維導圖上實驗課效果就不一樣了。我的做法是,上課第一環節先發給學生老師做好的思維導圖,其上有明確直觀的實驗目的、原理、步驟、注意事項等,讓學生先自學課本,再學習思維導圖,掌握實驗目的原理,第二環節是學生動手做實驗,老師講完安全事項后在教室巡查,第三環節是將學生做出的實驗結果進行評價,好的及時表揚,差的詢問情況,典型的案例也可以讓其他學生參與討論并分析原因,廣而告之,引起大家注意,最后一環節老師將最接近真實的實驗現象與課本理論進行聯系做實際講評。實踐告訴我,這種改良的實驗課,首先紀律好多了,其次就是學生全程都是學習的主體,他先看課本、再看思維導圖、再做實驗、再比結果、最后尋找原因等,時刻都有任務驅動,所以主動性變強了,老師全程只是引導、評價、總結等,是名副其實的參與者和引導者。
三、結束語
經過這兩年的思維導圖教學,學生上課精神狀態明顯改變,眼神芒然的少了,神采奕奕的多了;睡覺的少了,記筆記的多了; 低分少了,高分多了,這讓我更加堅信我對思維導圖的正確應用,今后,我更要頻繁使用這個神奇且有效的教學策略!
參考文獻:
[1]吝娜.思維導圖教學策略促進高中生物新課程教學的應用與思考[J].考試周刊,2012,61
作者簡介:
劉曉野,出生年月:1972.3.7,性別:女,籍貫:陜西省寶雞市岐山縣;畢業院校:陜西理工大學;畢業專業:生物教育;學歷:大學;工作單位:陜西省寶雞中學;職稱:中教高級;主要研究方向:一線生物教學的教學方法研究,一線優秀青年教師的培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