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泳亮
中職院校擔負著為國家輸送高素質技術人才的重要使命,是當前教育系統中的重點關注對象。新時期的教學改革提出全面發展學生綜合素質的要求,體育學科做為中職院校學生的必修內容之一,開展教學改革活動勢在必行。然而,在其發展過程中由于種種原因導致其實際教學效果并不盡人意。鑒于此,本文結合中職院校體育教學改革工作的現狀進行簡要分析,以期尋求更加有效的改革措施。
新課改對于體育學科的教學目標做出了更加精確的解讀,在提升學生身體素質的同時,以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為主要指導方針,同時賦予學生體育精神的頑強意志與競爭思想。因此,體育學科對于學生未來的工作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當前,體育學科沒能實現其應有的教學價值,究其根本,仍舊需要從教育改革工作的基本角度進行思考。
1 中職體育教學的現狀
1.1 教學思想轉變不及時
中職院校的工作重心在于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術水平,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就業率,同時為學生將來的學習發展提供更大的平臺。因此日常教學的側重點難免偏向于文化課教學以及專業技術的培養方面。體育學科雖然也被列為學生的必修科目,然而實際上在大部分師生眼中都僅僅只是將體育學科當做一門普通的考查課,沒有對其產生正確的認識。因而致使體育學科的改革前景不容樂觀。
1.2 教學內容傳統單一
改革工作要求的是教師思想與教學內容的同步更新,以此來適應更快的社會發展節奏。然而當前中職院校體育學科的教學內容缺乏創新意識,依舊是組織學生進行熱身,然后根據教學內容提供給學生相應的體育設備,使其自由開展體育活動。在體育項目的考核上,也仍舊是傳統的長跑、三級跳等等。教學內容與考試標準毫無新意,學生的學習熱情不高。
1.3 學校對于改革創新工作的不重視
師資隊伍的整體建設工作,是實現教學效果的前提條件。但是當前中職院校的體育教師很少能夠得到進一步培訓加強的機會,因此對于當前許多先進的教學方法了解的不夠全面,只能依靠課后時間自行查找資料來補齊內容。同時。中職院校也缺乏專業的場館與教學設施,這也使許多掌握了先進教學方法的教師心有余而力不足,無法很好的開展教學工作。
2 中職體育教學的改革創新對策
2.1 跟隨時代步伐,開展信息化體育教學
教育改革的創新工作需要緊緊跟隨時代的腳步共同進步,對于當前高度信息化的社會來說,將信息技術應用于體育教學是一項符合創新思想的嘗試。因此教師需要全面了解當前新一代的信息技術產品,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作為知識載體,使其以更加直觀、更加高效的方式呈現給學生。
例如,教師在教導學生開展籃球學習時,投籃的動作是知識要點。在傳統教學模式中,通常是教師反復的示范動作,學生機械的跟隨模仿,教學效率低下且學生認同感不強,并且也無發直觀的感受到自己的技術動作是否標準。而利用AR信息技術的創新體育教學則完全不同。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在屏幕上同步投映出學生的每一個動作,學生可以此為參照及時發現自己的動作是否標準,從而進行糾正。
2.2 豐富教學內容,融入學生專業趨向
中職體育課堂中一般都是通過跑步、籃球等活動來開展教學活動。然而這些內容在學生的各個學段都有所接觸。作為中職學生,其身體素質以及學習能力已經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因此教師可以相應的開展游泳、現代舞、瑜伽等內容來豐富教學內容,賦予體育教學更多的實際價值,同時也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除此之外,為了體現體育教學的實用性與創新性,教師還可以結合學生的專業發展方向來設計教學活動,使體育教學獲得更多的認可與重視。
以某醫學專業學校的體育教學為例,課堂上教師變廢為寶,利用中藥散發味道的特性,組織學生以制作中藥沙包為熱身活動。沙包制作完成后,教師將學生分為不同小組,要求學生根據味道分辨出不同的藥材,然后扛起藥包放到遠處指定的廢置物收納箱中,率先將藥包歸類好的小組獲勝。這種方式不但增加了課堂中的趣味性,同時能夠鞏固學生的專業知識,使體育教學獲得了更多的實用性。
2.3 加強師生互動,營造融洽教學氛圍
新時期,教師應當開展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探究,同時發揮好自身的指導作用,積極與學生展開互動,促進師生情感的升溫,構建融洽的教學氛圍。例如,在為學生講解體育知識時,教師可以開展快問快答的方式與學生進行互動,既可以加強學生對知識點的印象,同時也使教學內容變得更加具有趣味性,使學生的學習熱情得到提高。
3 結語
綜上所述,體育教學改革工作的實際效果之所以不理想,歸根結底在于教師固守傳統的教學思想,沒能做到根據時代發展來更新個人的教學理念。為轉變當前中職體育教學的發展現狀。教師應當主動接觸更加先進的教學思想,豐富個人知識儲備。學校也應當對體育學科產生正確的認知,加大投入力度,完善教學設施。以此來為體育教學改革工作的打下扎實的基礎。
(作者單位:廣東省經濟貿易職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