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凌
在中職學校開展體育教學,有利于提升中職生身體素質,并幫助學生養成終生運動的良好習慣。但是,因為中職生面臨就業與升學的壓力,加上體育老師傳統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感覺體育運動的枯燥,使得中職生對體育課持消極態度。本文圍繞如何在中職體育教學中貫穿快樂體育思想進行闡述,旨在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思想認知,并培養學生終身運動的優良品質。
隨著新課改的實施,體育教學得到了學生、學校與家長的廣泛重視。體育是一門提升學生身體素質的重要學科,在中職校的教學工作中也占有著非常重要的教學地位。并且,中職校的培養目標決定了其體育教學道路的特色性,在體育教學中融入快樂體育的思想可以更加有效地實現教育教學的創新,讓學生享受到更加優質的教學服務,提升體育教學的效率,繼而培養中職學生的體育意識。
1 培養體育學習興趣,激發學生自主意識
把快樂體育教學思想融入到中職體育教學中,首先教師就必須要保障學生具有良好的體育精神,并對體育鍛煉有著強烈的興趣。因此,在授課的過程中,教師需要盡可能的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讓學生能夠在體育課程中自主的參與到活動中來,這樣才能夠更加順利的推動教學工作進一步發展。在正式教學前,教師要詳細了解學生們的思想狀況和性格特點,進而選擇合理的授課內容。中職院校的學生雖然普遍在文化課程方面的表現不是非常突出,但是往往具有著活潑開朗的性格,所以體育教師就可以利用這一點來選擇一些具有挑戰性的體育運動。充分的激發出學們的體育運動熱情,從體育課堂教學中找尋到新鮮感,賦予學生更加豐富的情感體驗,繼而使得學生產生主觀能動性,自主參與到教學中來。例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學習排球,讓學生在團體性的運動中感受到體育的樂趣,從而提升自主性,達到快樂教學的目的。教師還可以按照學生所學習的專業設置教學內容,為學生帶來更好的學習體驗。
2 合理利用教學資源,注重理論實踐結合
在體育教學中,理論知識與實踐內容的結合是非常重要的,通過理論知識的教學,能夠讓學生掌握體育運動的方式方法,使得學生能夠在實踐的過程中保護自身,同時更加專業規范地完成各項體育運動。在快樂體育教學的思想中,教師要盡可能的將理論知識與實踐內容進行有機融合,用更加科學高效的方式指導學生學習,減弱學生對理論教學的抗拒感,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達到情感與教學的高度統一。教師不必將課堂局限于戶外,也可以在課堂中使用多媒體等技術向學生傳授理論知識,并帶領學生到室外進行實踐。例如在學習立定跳遠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以圖片解析的形式向學生傳授立定跳遠的細節動作,再通過實踐向學生進行演示,并對學生的動作加以指導。這種教學模式實現了傳統課堂與新型教學技術的碰撞結合,能夠讓學生感受到體育學習的樂趣,實現快樂體育教學的目的。
3 開展特色趣味教學,提高學生團體意識
新課改提倡課堂教學要注重學生興趣的培養,而趣味教學法是提高教學效果的有效途徑。提高體育教學的趣味性也是快樂體育教學思想中的重要內容,通過這種教學方式能夠讓學生充分的感受到體育訓練的樂趣,保障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在趣味性的體育教學模式下,教師要盡可能選擇團隊性的體育運動,這樣能夠讓學生在享受體育運動的同時,充分的認識到集體的重要性,讓學生形成團隊意識,繼而樹立起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念。例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帶領學生進行籃球比賽,并且對獲勝的隊伍進行適當的獎勵。這種方式不僅給體育課堂帶來了更多的趣味性,活躍了教學氛圍,也在學生之間形成了良性競爭,讓學生能夠產生強烈的集體責任感,為了團隊的榮譽而奮斗努力,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的思想意識,讓學生感受到體育競技的魅力。通過這種教學模式,快樂體育的思想得到了良好的展現,給教學工作的推進帶來了積極影響。
4 強化素質教育服務,提升學生品德修養
布魯姆的教學觀告訴我們,一切教學活動離不開對學生品德與修養的培養,否則教學就失去應有的作用。體育教學是中職階段的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快樂體育教學思想也非常注重學生品德修養的提升。因此,在中職體育教學中,教師還必須要強化學生的思想品質,將素質教育的實際需求擺放在首要地位。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向學生講授體育故事,讓學生感受體育健兒的風采,從而培養學生持之以恒、奮勇爭先的精神。例如,在開展乒乓球運動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教授我國乒乓球體育運動的發展歷程,或者帶領學生觀看奧運會乒乓球比賽的視頻,讓學生通過視頻直觀的感受到體育運動的競技性,強化學生的情感意識,激發學生的愛國心理和體育熱情。這種授課模式突出了快樂體育思想對學生精神世界的影響作用,讓中職院校的學生能夠形成積極正面的價值觀念,讓學生的身心健康得到成長發展,進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總之,快樂體育教學思想與中職校的學生具有較高的教育適配性,讓教師能夠通過體育課程充分的激發出學生的個人能力,讓學生在保障身心健康的同時,獲取綜合素養的提高。并且這種教育思想符合素質教育的實際需求,對提升學生的道德修養也起到了積極作用,也為學生文化課程的學習帶來了良好的影響。
(作者單位:江蘇省盱眙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