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文玉
我國是由五十六個民族共同組成的多民族國家,擁有豐富的民族傳統文化,其中民族傳統體育是現代體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據統計,僅漢族擁有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就多達300余種,其他少數民族則總共超過600種,但近些年來,由于缺少必要的保護,我國民族傳統體育的發展遭遇到了巨大的危機,部分體育項目甚至面臨消亡。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國應充分借助現代化技術優勢,推動民族傳統體育的創新發展,同時對其管理機制進行改革,為其傳承發展提供堅實的保障。本文對信息化背景下的民族傳統體育創新以及管理機制改革進行深入研究。
1 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發展傳承的必要性
(1)提高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項目蘊含各少數民族不同的精神文化內涵,是文化精神輸出的重要途徑。做好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發展傳承,有利于各民族之間更好地開展文化發展協作,提高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強化不同民族之間文化內容的統籌,使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更好地適應新時代發展環境,降低不同少數民族之間文化分裂的可能性。其中,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的舉辦給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發展提供了重要的自主空間,確保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多元化發展體系的形成,有利于構建和諧的少數民族體育文化發展環境。此外,運用少數民族體育文化基本特點,充分整合不同民族文化的精神內容,也是完善傳統文化發展體系、加強對傳統文化精神文明學習的重要策略,對提高青年民族責任感、使命感有重要意義。(2)完善優秀傳統文化發展體系近年來,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提高傳統文化時代影響力,逐漸成為現階段社會和諧發展、人才教育培養等諸多工作的精神內核。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項目的文化本質并不局限于對單一內容的輸出,而是運用其獨特的文化特征實現對民族文化的發展和傳播。將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發展傳承與現代傳統文化發展弘揚充分結合,能更好地完善優秀傳統文化發展體系,彌補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內容的不足,使傳統文化能基于不同民族發展特點、圍繞多元化文化基礎在新時代社會環境下充分延續。另外,多民族國家政治形態決定了我國傳統文化的多元發展,為此,必須將不同民族精神文明基礎作為文化發展的重要底蘊,汲取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文化內容,開展新時代傳統文化發展體系建設,這也是推動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發展傳承的有效策略。
2 少數民族體育旅游的特征及其開發原則
2.1 提高大眾對少數民族體育文化的認知
提高大眾對少數民族體育文化的認識,是當前弘揚傳統文化,對傳統文化傳承的有效手段。一方面,只有提高對少數民族體育傳統文化的認知水平才能夠形成文化自信,從而得到社會的廣泛認可和有力實踐。另一方面,就當前全球化背景而言,對于少數民族體育的發展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在全球化浪潮的沖擊下,少數民族體育為適應當前社會,不可避免的會失去本民族的特色,融合大眾。但同時,全球化的沖擊,也能夠有力的促進少數民族體育在“走出去”中所發揮的巨大作用,能夠讓中國所獨有的體育特色更為人所知和廣泛的傳播。因此,我們應該抓住當前的發展機遇,立足于國際體育進行傳統體育文化的傳播。例如建立民運會,將具有特色的民族運動融入其中,像是摔跤,賽馬等運動。不僅能夠有效的打破民族地域之間的界限,引導大眾參與運動,同時還能夠融合當前的信息技術,對民族體育的比賽項目進行傳播,進而擴大文化傳播的范圍,提高少數民族體育的影響力,保證傳統文化的有效傳承。
2.2 建立節慶體育與鄉村旅游融合機制
基于對節慶體育的了解,為了提高節慶體育與旅游資源的開發效果,在實際發展中既要推出特色的旅游產品,也要建立節慶體育與鄉村旅游融合機制,實現對產品的有效開發,滿足旅游產品開發需要,使整個旅游產品開發在產品的代表性、產品優勢、產品的有效性以及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方面都能夠達到市場要求,通過旅游產品的開發,吸引游客的關注,進而形成旅游收入,形成節慶體育與旅游資源的共同開發,創新產品體系,實現節慶體育活動的持續運轉。
2.3 完善鄉村體育旅游產品體系
在鄉村地區體育旅游發展過程中,推動鄉村體育旅游產品的多元化發展,對于提升鄉村體育旅游吸引力具有重要意義。為此,在對鄉村體育旅游受眾市場進行準確定位與細分的基礎上,鄉村體育旅游開發主體有必要充分挖掘當地旅游資源,推動鄉村體育旅游產品的多元化發展。具體而言,鄉村體育旅游產品主要包括以下幾類:一是民族傳統型鄉村體育旅游產品。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區都存在一些具有民族性、區域性的體育運動,這些體育與民族文化、區域文化的融合,促使這些體育項目成為了民俗文化中重要的組成部分。通過挖掘這些資源并開發民族傳統型鄉村體育旅游產品,能夠吸引對民族特色文化、區域特色文化持有一定興趣的消費者,從而滿足消費者體驗民族文化、區域文化的需求;二是紅色鄉村體育旅游產品。以桂林城區和興安縣為中心的廣西桂北地區有著豐富的紅色旅游資源,蘊藏著深厚的紅色文化。在這里我們可以以紅色旅游文化資源為依托,以紅色體育為主題進行相關體育旅游項目的開發,如擲手雷、抬擔架、搶收南瓜等,這些體育項目不僅具有較強的健身性,而且也具有較強的故事性、參與性,通過將這些項目融入到鄉村體育旅游體系當中,對于提升紅色文化宣傳、激發消費者歷史情懷與革命記憶具有重要意義;三是度假養生型鄉村體育旅游產品。在生活節奏不斷加快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旅游消費者都開始關注旅游所具有的身體放松與心理放松價值,而度假養生型鄉村體育旅游產品,如太極、垂釣、瑜伽、圍棋、采茶等,都能夠很好的滿足消費者的這一需求,為此,在鄉村體育旅游產品開發過程中,也需要重視將度假養生型鄉村體育旅游產品融入到產品體系當中。以廣西桂林市桃花江西岸魯家村為例,往年這里村莊破敗、污水亂排,當地政府以“新型生態旅游村”為理念對這里進行改造,不僅實現了村莊風貌的大改造,而且建成了糅雜徽派建筑風格的桂北民居98棟,被廣西列為首批5星級鄉村旅游區,為當地生態體育旅游產品的開發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4 對民族傳統體育的內容進行創新
通過上文可知,我國民族傳統體育在觀賞性、競爭性方面都表現出一定的不足,而想要使民族傳統體育重新煥發出生命力,必須將其與全新的形式結合起來,為受眾帶來新鮮感,這就需要在內容和形式上做出創新。基于現代化信息技術可以采取以下幾個途徑:首先,依托網絡化和移動化平臺進行民族傳統體育賽事、活動和文化的宣傳,擴大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覆蓋面,使民族傳統體育的受眾突破既有的人群和地區,獲取更加廣闊、深刻的文化傳播效果,為民族傳統體育的創新發展提供良好的條件。其次,以民族傳統體育為素材或主題進行電視、電影、話劇等各種藝術作品的創作,同時選擇一些競技性較強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打造體育賽事,并對表演性的傳統體育進行適當的改造,增強其競技性,提高民族傳統體育的社會影響力。除此之外,各地方政府還應積極組織開展民族傳統體育相關的藝術展和旅游節,依托新媒體平臺以直播的形式傳遞給社會群眾,達到記錄、傳播、展現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目的。再次,依托新媒體,鼓勵各類官方或是非官方組織對民族傳統體育活動和文化進行記錄,并通過社交、游戲、新聞以及文化等形式進行廣泛傳播。例如各個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傳承人可以依托當前火熱的短視頻平臺進行體育項目的宣傳,使人們了解體育項目的內涵以及其背后蘊藏的文化意義,實現民族傳統體育的多樣化傳承和交流,并激發整個社會的創造力,促進其多樣化創新。
2.5 加強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學術研究與發展創新
從廣義角度講,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項目基礎構成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受政治、文化及宗教信仰的影響,但其理論概念符合科學理論應用基礎。因此,從科學化發展角度做好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學術研究,并將有關研究結果運用于其發展創新中,有助于更好地提高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發展環境適應能力,降低環境因素對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排斥,使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基于現代主流體育文化思想更好地與新時代發展環境融為一體,降低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參與門檻,促使其更加專業、科學,以適應新的時代發展環境。
3 結語
少數民族體育作為我國傳統體育中不可或缺的組成的部分,是弘揚傳統文化,提高文化自信,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重要一環。因此,充分提高大眾對少數民族體育的認知,推動相關少數民族體育產業的發展,能夠更好的提高群眾生活水平,從而促進我國傳統文化的有效傳承。
(作者單位:河池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