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遠平 黃小琳


【摘要】目的:探究信息化病理標識在手術室標本管理中的應用價值。方法:以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尚未實施信息化病理標識管理的100份手術室標本為對照組,以2019年1月~2019年12月間本院實施信息化病理標識管理的100份手術室標本作為觀察組,比較分析臨床應用效果。結果:觀察組標本標簽準確率、問題標本的發生率較對照組低(P<0.05);觀察組標本送檢時間、護理質量管理評分以及科室人員滿意評分比對照組更優(P<0.05)。結論:在手術室標本中實施信息化病理標識管理是非常重要的,應用效果顯著。
【關鍵詞】信息化病理標識;手術室;標本管理;應用
【中圖分類號】R472.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03.190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information-based pathological markers in the management of operating room specimens. Methods: From January 2018 to December 2018,100 operating room specimens which had not implemented information pathological identification management in our hospital were used as control group, and 100 operating room specimens which implemented information pathological identification management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9 to December 2019 were used as observation group to compare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effect. Results: The accuracy rate and incidence rate of the sampl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ide score was better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implement information-based pathological identification management in operating room specimens, and the application effect is remarkable.
【Key words】Informatization pathological identification; Operating room; Specimen management; Application.
病理標本在臨床診斷疾病中占據重要地位,是臨床醫師判斷各種疾病的關鍵診斷依據,也是評估患者預后效果的金標準,一旦標本管理錯誤,很容易增加臨床診斷難度,影響患者治療效果,甚至危及生命[1]。因此,臨床實施有效的信息化病理標識管理尤為重要。故本次實驗嘗試對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間實施信息化病理標識管理的手術室標本進行比較,分析信息化病理標識在手術室標本管理中的應用價值。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收集2018年1月~2018年12月尚未實施信息化病理標識管理的標本100份,納入對照組;2019年1月~2019年12月實施信息化病理標識管理的標本100份納入觀察組。對照組:泌尿系統標本19份、乳腺標本20份、消化系統標本22份、神經系統標本25份、呼吸系統標本14份。觀察組:泌尿系統標本21份、乳腺標本22份、消化系統標本19份、神經系統標本26份、呼吸系統標本12份。兩組一般資料差異不顯著(P>0.05)。
1.2方法
觀察組實施信息化病理標識管理:(1)設計病理標本管理系統:以后臺數據、語言開發、Web瀏覽器為主,內容有手術室病理標本申請界面、標簽打印界面、標本信息填寫、追蹤和查詢、資料核實、診斷結果統計、系統維護;定期培訓,考核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2)電子病例標本管理:手術醫師在手術期間完成信息化管理頁面登錄,上交標本申請單,輸入患者基本信息,按照患者實際病情狀況申請標本信息,如類型、申請者姓名、申請時間等,填寫完畢交由手術室護士進行核對、保存,如出現錯誤,需進入系統更改。(3)設計病理標本標識:注意填寫患者信息、住院號、手術間號和名稱、病理名稱及送檢情況;A4紙分成兩部分,一部分粘貼申請打印的病理標識標簽,另一部分填寫病患信息,打印時,一份放于標本統計本上,另一份放于標本袋上送檢。(4)送檢管理:填寫、粘貼無誤方可送至保存箱保存,填寫標本柜號和護士名,核對完成后交接、送檢,結果傳至系統。
1.3觀察指標
記錄兩組準確率、問題標本發生率;評價標本送檢時間、護理質量管理評分、科室人員滿意評分,其中護理質量管理評分與科室人員滿意評分滿分100分,分數越高表示質量管理質量越高,科室人員越滿意。
1.4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23.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t檢驗;計數資料x2檢驗;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標本管理效果分析
觀察組標簽準確率較對照組高,且問題標本發生率較對照組低(P<0.05)。表1。
2.2分析兩組應用效果
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護理質量管理評分、科室人員滿意度評分高,標本送檢時間低(P<0.05)。表2。
3? 討論
傳統的手術室病理標本問題繁多,如標簽字跡不清、標本放置錯誤、送檢時間長等,影響診斷結果的準確性,無法反映患者真實病理[2]。
近幾年,信息化技術管理在臨床中越發普遍,使得信息化病理標識的優勢越發突顯:(1)提高安全性管理:傳統病理標本多選用紙質信息登記,易受字跡、簽字單受污、簽字單缺失等影響而出現診斷錯誤,尤其是腫瘤標記、部位、病理數量等異常可導致信息更新出錯。手術室病理標本管理的實施可減少傳遞環節,直接上傳系統,診斷準確性高,亦可避免相關糾紛[3]。(2)縮短送檢時間:傳統病理標本需手術主刀醫師、手術室護士、衛勤人員及病理科醫師手工錄入、核對,時間較長,而該系統的實施減少了繁瑣交接環節,縮短時間,達到無縫式銜接,亦可通過該系統直接向相關人員提出疑問,反查效果好,可對病理送檢流程進行優化,保證病理檢測全面、及時,縮短送檢時間。(3)提高滿意度:傳統紙質病理標本檔案可能會因缺少病理結果而出現無法歸檔的現象,而信息化病理標識管理的實施,可有效避免這一現象,縮短檢驗流程用時,減少復核人員的工作量與核對延遲,提高科室人員滿意度。(4)手術室病理標本的信息化病理標識管理是通過調整、優化工作流程來彌補傳統手術室病理標本的不足,合理簡化相關信息,從而獲得準確的現代信息化標識。本試驗觀察組標本標簽準確率和問題標本發生率較對照組優,且護理質量管理評分、科室人員滿意度評分和標本送檢時間也更優(P<0.05),說明信息化病理標識在手術室病理標本規范化管理中可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綜上,信息化病理標識在手術室病理標本規范化管理中的應用價值極高,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劉柯君.信息化病理標識在手術室病理標本規范管理中的應用[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9,27(21):196-197.
[2]許敏志.信息化病理標識在手術室病理標本規范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當代護士(上旬刊),2018,25(04):101-103.
[3]羌虹,丁瑞芳,等.信息化病理標識在手術室標本管理中的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2016,31(06):526-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