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成龍
【摘要】醫藥企業不同于其他企業,具有其獨特性,醫藥企業的產品都與人的健康有關,主要是用來治病的,藥品的特殊性決定了醫藥企業的特殊性。藥品既具有一般商品的屬性,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1)藥品的專屬性。主要體現在對癥治療過程中,即在醫生檢查、診斷之后根據患者自身病情、診斷結果和治療效果進行合理的藥品使用。(2)藥品的兩重性。“是藥三分毒”,藥既具有治病防病的功能,也會對患者身體造成一定的不良反應,因此,藥品必須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進行合理的服用,否則不僅無法治療疾病,反而會威脅患者健康甚至生命。(3)藥品質量的重要性。藥品是醫療過程之中重要的物資資源,只有符合國家法定質量標準的藥品才能有效治療疾病。因此,藥品只存在合格和不合格兩種形式。(4)藥品的限時性。首先,人們只有在生病的時候才會使用藥品,但是,藥品生產商家和藥品銷售點在平時就必須儲備足夠的藥品,這樣才能保證病人在需要的時候有足夠的庫存。其次,藥品都有有效期,分別二年、三年不等。過效期的藥品不能再使用,必須銷毀。由此可見,國家對于醫藥的管理是至關重要的,基于此,本文主要對醫藥管理中常見的一些問題及措施進行論述,詳情如下。
【關鍵詞】醫藥管理;常見問題;管理措施
【中圖分類號】R95 【文獻標識碼】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03.192
引言
目前我國的醫藥行業正在不斷發展中,政府相關部門也及時予以規范,不斷提高醫療中使用的藥品質量,確保患者的用藥安全,從而降低發生藥品事故與醫療糾紛的概率。但由于我國目前的醫藥管理建設起步較晚,管理制度的健全與完善不能及時跟上醫藥管理的要求,因此存在著一些常見而又亟待解決的問題,給醫藥管理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響,也阻滯了我國醫藥管理與醫療服務水平的進一步發展。
1? ?醫藥企業管理的問題
首先是醫藥管理制度不完善。醫藥管理制度直接關系著藥品的研發、生產、監管以及銷售等環節,同時也制約著醫藥管理相關企業的行為,從而對醫藥質量與醫藥風險進行管控。其次是醫藥管理執行力差。由于管理者的醫藥管理意識不強且缺乏強有力的監督措施,因此醫藥管理制度的實際執行情況不盡人意,遠遠達不到實際要求,從而導致有效的制度沒有得到有效的執行。
2? 醫藥管理完善措施
2.1企業藥品管理力度需求,進行規劃管理流程
在現階段工作開展的過程中,其藥品是重要的物資。承擔著對于企業治病、防病的重要作用。同樣,也是現階段企業資金流動的重要體現。因此,開展藥品管理工作,就會直接影響到企業的正常工作,以及企業的經濟效益。為此,在企業的經營過程中,需要積極地進行藥品管理的規范化組織。需要直接由企業院長進行負責,進而充分地保障在用藥的過程中,能有較高的安全管理效果,并且需要責任到人。而采購以及藥品管理人員的工作過程中,主要是負責對應的一些藥品采購以及存儲工作,這就需要在實際的采購過程中,能夠保障渠道方面的正規性。不能出現一些質量性沒有保障的藥品,這樣才可以充分地保障藥品在使用過程中的安全屬性。同時,還需要在每個月的管理工作開展過程中,通過信息技術的方式,對其藥品的消耗進行動態化管理。并嚴格地根據藥品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期的采購計劃安排。在得到相關部門的領導批準之后,才可以進行進一步的采購。而對于藥品采購人員而言,還需要重視一些藥品緊缺,以及藥品積壓方面的問題,以此可以在長期的管理過程中,實現對用藥規律的掌握,同時實現零庫存。同時,還需要在日常的管理過程中,積極了解市場的動態,能夠對供求信息進行分析以及研究,以此在進行藥品采購的過程中,有著一定的前瞻性,可以預測出藥品的大量需求,進而提前做好藥品進貨的準備工作。而對于存儲藥品的倉庫而言,還需要確保倉庫較為干凈、整潔、安全以及通風。而對于藥品采購的領導而言,還需要親自進行質量方面的把關。需要在實際的管理過程中,能夠采用對比價格采購的方式,有效控制藥品的實際成本。同時,還需要最大限度地控制儲備定額,以及控制好購藥的實際成本。只有在藥品管理的過程中,有效地將內部的管理體系與外部環境的變化進行統一協調,才可以充分地保障在未來的工作過程中,實現藥品的科學化管理。
2.2溝通技巧
掌握溝通技巧是保證交流順利進行的重要手段,也是開展MTM的重要條件。目前,美國已經將溝通技巧學習納入藥師常規培訓課程和合格評定依據。藥師與患者溝通時,應具備與患者建立信任關系的能力,如采用患者能接受的語言表達方式和確保信息保密,以拉近與患者的距離,提升患者參與度和增加交流積極性等;應具備評估患者非語言暗示能力,如通過觀察患者語氣、動作和面部表情,分析患者心理活動,避免引起患者反感情緒導致的溝通失敗;同時藥師作為交流的主導者,應掌握提問順序和傾聽技巧,如從簡單、普通詢問向復雜、敏感詢問遞進,抓住患者回答內容的重點進一步收集重要信息。藥師與醫生溝通時,應注意溝通形式及溝通態度。藥師可選擇醫生最易接受的電話、郵件等溝通形式,以平等、自信、尊重、協作的態度和簡潔明了的語言向醫生說明患者問題、提供干預建議及其依據,積極解答醫生提出的疑問。同時應注意溝通場所和溝通時間,確保醫生能夠接受干預建議。
2.3對員工進行危機管理培訓
培訓的目的不同于教育,它不僅是為了進一步提高職工的危機意識,而且是為了使職工掌握危機管理知識,提高危機管理能力和應對危機的心理素質,從而增強員工危機管理水平和企業整體能力。建立預防危機的預警系統。為了避免危機的發生,需要建立一個高度靈敏的預警系統。隨時收集公眾對產品的反饋,密切關注可能引發危機的各種因素和危機。同時,要考察競爭對手的現狀,充分了解自己產品和其他商品的優劣性。此外,還要對收集到的信息進行識別、分類和分析,預測未來可能發生的危機類型和損害程度,必要時迅速發布危機預警。設立危機管理機構。這是管理危機的組織保障。危機管理組織的具體組織形式可以是獨立的全職組織或跨部門的管理小組,企業可根據自身規模靈活決定。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企業藥品財務管理方式開展之前,首先需要明確管理工作開展的重要價值,以此才可以針對出現的各種問題,進行相應的方案制定。企業的可持續經營,需要建立合理的管理體系,確保企業創造出更多的經濟效益,讓藥品得到最合理的使用。
參考文獻:
[1]趙玲.醫藥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究[J].醫藥前沿,2015(17):367-368.
[2]關健穎.試析醫藥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衛生產業,2015(4):9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