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昊昕

【摘要】目的:探究男性心力衰竭患者不同吸煙狀態對其遠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影響。方法:本研究對100例心力衰竭患者予以選取,均為男性。于2019年6月-2020年6月淮安市第一人民醫院CCU科室收治。收集其基線資料、既往病史等信息。根據吸煙狀態不同將其分為目前吸煙(n=22)、既往吸煙(n=36)和從未吸煙(n=42)三組,并比較三組之間的遠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差異。結果:經對不同吸煙狀態患者的遠期心血管不良事件進行比較,目前吸煙患者相較從未吸煙患者均呈更低顯示,具統計差異(P<0.05)。結論:臨床針對男性心力衰竭患者進行健康教育,督促其戒煙,可預防和減少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發生,有利于預后改善。
【關鍵詞】心力衰竭;吸煙狀態;心血管不良事件;遠期預后
【中圖分類號】R541.6 【文獻標識碼】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03.255
隨著近年來人口老齡化趨勢的加重,以及心血管疾病診治技術的持續改進、心血管疾病患者的預后生存期得以延長。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呈逐年遞增趨勢,已成為我國心血管疾病領域的重要問題。吸煙被認為是引起過早死亡的主要危險因素,同時也是預測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的重要評估指標[1]?;诖?,本研究對100例男性心力衰竭患者予以選取,探討不同吸煙狀態對其遠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影響,現將具體情況闡述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研究對100例心力衰竭患者予以選取,均為男性。于2019年6月-2020年6月淮安市第一人民醫院CCU科室收治。根據吸煙狀態不同將其分為目前吸煙(n=22)、既往吸煙(n=36)和從未吸煙(n=42)三組。其中,目前吸煙患者數據如下:年齡均值(61.98±10.15)歲,體重指數均值(21.62±6.47)kg/m2,病程(3.68±0.47)年;NYHA分級情況:Ⅰ級總計2例,Ⅱ總計5例,Ⅲ總計11例,Ⅳ總計4例;基礎疾病史:高血壓總計5例,糖尿病總計6例,腦卒中總計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總計3例;既往吸煙患者數據如下:年齡均值(62.12±10.18)歲,體重指數均值(21.68±6.49)kg/m2,病程(3.64±0.48)年;NYHA分級情況:Ⅰ級總計7例,Ⅱ總計9例,Ⅲ總計14例,Ⅳ總計6例;基礎疾病史:高血壓總計9例,糖尿病總計11例,腦卒中總計1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總計6例;從未吸煙患者數據如下:年齡均值(61.95±10.18)歲,體重指數均值(21.65±6.49)kg/m2,病程(3.69±0.49)年;NYHA分級情況:Ⅰ級總計6例,Ⅱ總計11例,Ⅲ總計15例,Ⅳ總計10例;基礎疾病史:高血壓總計10例,糖尿病總計11例,腦卒中總計1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總計11例。兩組基本資料均未見明顯差異,符合P>0.05的均衡可比性原則。
1.2方法
隨訪1-4 年。對三組患者的臨床結局進行觀察記錄:(1)需住院治療的心力衰竭;(2)全因死亡;(3)心源性死亡。
(1)定義為需在醫院急診科、心血管內科、全科醫學科或其他相關科室的住院停留治療者,確?;颊吲R床癥狀表現和實驗室檢查結果符合心力衰竭診斷標準,并采用血流動力學支持、靜脈血管擴張劑、肌力藥物、利尿劑相關藥物治療。(2)全因死亡包括心源性死亡和非心源性死亡兩種不同的類型。(3)定義為猝死、腦卒中、心肌梗死、肺栓塞、心血管以及心力衰竭惡化等以下任一疾病因素所致的死亡或其他心血管死亡。吸煙狀況具體可劃分為以下幾個方面:目前吸煙(吸煙頻率:1支/d以上,連續或累積吸煙時間在1年以上,且目前仍在吸煙)、既往吸煙(已戒煙1年以上)和從未吸煙(未曾吸煙)。
1.3觀察指標
隨訪觀察三組患者需住院治療的心力衰竭、全因死亡及心源性死亡等遠期心血管不良事件發生情況。
1.4統計學分析
實驗測得結果以SPSS22.0錄入評測。計數指標在表示時用(%)形式,經卡方值對結果檢驗,檢驗值為P<0.05提示統計學差異顯著。
2 結果
經對不同吸煙狀態患者的遠期心血管不良事件進行比較,目前吸煙患者相較從未吸煙患者均呈更低顯示,具統計差異(P<0.05)。詳見表1。
3 討論
相關研究表明,目前吸煙是男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情發展及影響預后的重要因素,戒煙對于心力衰竭患者的預后改善具有顯著作用。吸煙與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病理生理機制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主動吸煙可能會對人們的心肌結構和功能性變化造成影響,其中,吸煙因素所誘發的氧化應激和炎性反應直接影響結構改變和發展,還可對其血流動力學指標造成影響,導致患者出現血管內皮損傷情況,可能在心力衰竭患者中引起心肌需氧量增加和血管收縮等不良事件。主動和被動吸煙均會影響到患者亞臨床心肌損傷,隨著時間的推移,極易造成心肌收縮功能失代償[2-3]。本研究顯示,經對不同吸煙狀態患者的遠期心血管不良事件進行比較,目前吸煙患者相較從未吸煙患者均呈更低顯示??梢?,吸煙與男性心力衰竭患者發生需住院治療的心力衰竭、全因死亡和心源性死亡之間存在密切關聯,是導致心血管不良事件患者遠期風險增加的主要危險因素。
綜上,吸煙是導致男性心力衰竭患者發生遠期心血管事件的重要風險因素,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督促其戒煙,對于遠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發生具有預防作用,可促進預后改善。
參考文獻:
[1]邊圓,王甲莉,程凱,等.2016年歐洲心臟病學會急性心力衰竭指南解讀[J].中華急診醫學雜志,2016,25(7):849-853.
[2]黃健怡,陳美容,黃慧,等.老年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力衰竭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發生的影響因素分析與對策[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8,015(016):56-58.
[3]郭建君,郭航遠,池菊芳,等.吸煙對心血管疾病的影響及最新進展[J].中國全科醫學,2017,20(27):3328-3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