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莉

摘要:目的:探討老年腦血栓患者的心理特點及綜合護理效果。方法:隨機于2019-05至2020-11這段時間,將我院收治的老年腦血栓患者,選擇共77例作為此次的研究對象,對患者進行綜合護理,對患者的心理特點展開分析,并比較患者護理前后的心理狀態。結果:77例患者中,有20.78%(16/77)悲觀心理、7.78%(6/77)積極心理、22.08%(17/77)恐懼心理、25.97%(20/77)焦躁心理、23.38%(18/77)孤寂心理;經護理后其抑郁程度相比護理前明顯更優,(P<0.05)。結論:對于老年腦血栓患者來說,其負面情緒及消極心理顯著,所以對患者的綜合護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值得推廣。
關鍵詞:老年患者;腦血栓;心理特點;綜合護理
腦血栓作為臨床中比較常見的一種中老年疾病,多發于老年群體,具有起病急、致死率高且難治愈等特點。由于患者在長期的疾病困擾之下,很容易產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壓力,出現消極、悲觀等心理,其情緒十分抑郁。因此,臨床上需要加強對患者的心理特點分析,并實施綜合護理,為患者提供更加全方面、優質的護理服務,幫助患者端正心態【1】。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隨機于2019-05至2020-11這段時間,將我院收治的老年腦血栓患者,選擇共77例作為此次的研究對象,對患者進行綜合護理,對患者的心理特點展開分析,其中有男患者、女患者分別為44例、33例,年齡范圍在62-75歲,平均(68.18±2.67)歲,所有患者均符合腦血栓診斷標準,且年齡超過60周歲,經統計學分析患者的基本資料、病歷信息等,無顯著的差異,可以比較(P>0.05)。
1.2方法
患者入院后實施綜合護理,具體內容如下:①護理人員要對患者進行心理狀態評估,針對患者存在的負面心理情緒加以疏導,給予患者心理支持,多與患者溝通與交流,能夠隨時把握患者的心理需求、變化情況,同時耐心傾聽患者的傾訴,進行言語的鼓勵,幫助患者逐漸樹立樂觀、向上的心態,更加積極的面對治療。②護理人員要根據患者的飲食習慣及喜好,為其擬定個體化的飲食計劃,確保患者每日的營養攝入均衡,多以高蛋白、低鹽低脂及維生素食物為主,比如蔬菜、魚肉及牛奶等,并指導患者少食多餐。③由于大多數腦血栓患者在發病后缺乏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所以護理人員要加強對患者的生活護理,盡可能滿足患者提出的合理護理需求,遵醫給予患者服藥,并定期進行室內的消毒、通風,更換好床單,保持整潔、干燥。④對于長期臥床的患者,可使用氣墊床,每隔2小時左右為患者翻身一次,避免患者的壓瘡發生,同時鼓勵患者在身體條件允許下,進行床上活動來加快血液循環。⑤護理人員要在患者出院前做好相關注意事項的叮囑,包括日常的飲食、用藥,告知定期復查的日期。
1.3觀察指標
在患者入院后對患者心理狀態進行評估,包括悲觀心理、積極心理及恐懼心理等。同時在護理前后,采用抑郁評分量表對患者評分,包括重度抑郁超過70分、中度抑郁60-70分、輕度抑郁50-59分、無抑郁低于50分。
1.4統計學分析
對調查的數據以SPSS20.0統計軟件記錄與處理,主要對組間的計數對比,通過X2進行檢驗,差異為p<0.05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患者心理特點分析
77例患者中,有20.78%(16/77)悲觀心理、7.78%(6/77)積極心理、22.08%(17/77)恐懼心理、25.97%(20/77)焦躁心理、23.38%(18/77)孤寂心理。
2.2比較患者護理前后抑郁狀態
經護理后其抑郁程度相比護理前明顯更優,(P<0.05);如表1示。
3.討論
由于腦血栓是一種慢性、終身性疾病,會伴隨患者的一生,導致患者在長期的疾病困擾之下,很容易產生消極、悲觀等心理,而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嚴重可威脅患者的生命。
因此臨床上需要針對患者的心理特點進行分析,并為患者展開綜合護理,盡可能去緩解患者的負性心理情緒,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優質且個體化的護理服務,幫助患者逐漸端正好心態,從而積極面對疾病。基于此,為了進一步證明其護理效果,本文隨機于2019-05至2020-11這段時間,將我院收治的老年腦血栓患者,選擇共77例作為此次的研究對象,對患者進行綜合護理,對患者的心理特點展開分析。經研究數據統計:77例患者中,有20.78%(16/77)悲觀心理、7.78%(6/77)積極心理、22.08%(17/77)恐懼心理、25.97%(20/77)焦躁心理、23.38%(18/77)孤寂心理;此外,經護理后其抑郁程度相比護理前明顯更優,(P<0.05)。由此可見,老年腦血栓患者的心理特點多為消極、悲觀情緒,臨床給予綜合護理,可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狀態,具有較高的推廣及應用的價值。
參考文獻:
[1]李婷. 心理護理聯合康復護理對腦血栓患者焦慮和抑郁評分的影響分析[J]. 飲食保健,2019,6(19):16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