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瀟瀅
排球運動作為球類運動,有著非常強的技巧性,對于人的反應、身體控制等能力有很高的要求,要求參與排球運動的運動員能夠快速反應排球的行進路線,并及時做出動作將排球打擊到合適的位置。同時由于排球是典型的團隊協作的球類運用,對于隊員之間的配合也有著非常高的要求。種種因素導致,運動員在參與排球競賽的時候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這些心理問題不僅會影響運動員的臨場發揮,同時也會對運動員的日常訓練帶來很大的影響。在初中排球教學當中,學生們也往往會或多或少產生運動員的一些心理問題,尤其是畏難心理、團隊協作心理等問題比較突出,更由于年齡問題,很容易在受到挫折的時候產生強烈的負面情緒,對于排球的學習和訓練帶來很大的不良影響。因此,在初中排球教學當中,針對性采取心理調節教學法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在實踐運用的過程中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筆者就心理調節法運用的實驗效果,進行了研究分析,提出了其運用于初中排球教學當中的具體實施策略,以供其他教學工作者進行借鑒或者反思。
1 實驗研究及其結論分析
1.1 實驗研究對象及方法
某市初中生共計83名,其中男生49名,女生34名。針對這些學生在平時的排球教學中進行針對性的心理調節,指導學生進行自我心理調節,配合學生的排球訓練實施。然后通過觀察學生在日常訓練表現出來的狀態以及比賽時候的情緒變化,結合相關的問卷調查,分析了學生在接受心理調節前后的自我感覺變化。
1.2 實驗結果及其分析
根據觀察和問卷調查,整理出實驗的統計結果,如下表:
從實驗結果上來看,在實驗之前大部分學生因為缺少對于心理調節的了解,半數的學生認為其沒有明顯效果,但是在實施之后,不僅能夠順利完成訓練任務的學生人數極大增加,認同心理調節教學法的學生也成為了大多數。可見心理調節教學法在初中排球教學中是有著非常明顯的教學效果的。
2 心理調節法在初中排球教學當中教學實施策略
2.1 通過心理疏導幫助學生克服心理障礙
在初學排球的時候,學生就會面臨很多技術性的問題,尤其是任何技術的學習都需要一個適應和熟練的過程。排球的難點在于“起步動作”就非常困難,并不像足球或者籃球一樣,即便從來沒有學過也能夠拍兩下,踢兩腳。排球最基本的顛球就能夠讓大部分的學生感到非常困難,難以順利完成訓練任務,從而產生畏難的心理和沮喪的心理,進而影響到學生的訓練狀態。心理調節教學法的運用,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學生打破心理障礙,重新拾起信心面對排球訓練,并且一點一滴積累技術要領,達成教師的訓練任務。
2.2 具體的教學措施和方法
2.2.1 動作練習調節法
教師利用動作練習,有意識進行暗示和引導,利用正面性質的誘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破除學生的心理障礙,讓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當中。
2.2.2 帶練習調節法
在團隊訓練的時候,教師可以對技術優秀的學生進行表揚,然后針對這些學生布置教學任務,就是帶練技術比較差的學生。這種方法能夠讓技術優秀的學生產生“好為人師”的心理活動,提高這些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引導團隊的協作訓練向良性循環的道路上發展,同時能夠有效緩和學生之間的矛盾,促進學生團結意識的形成。
2.2.3 自我心理調節法
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要針對學生的心理問題進行針對性地自我調節方法教學。常見的自我心理調節方法有:方法一,呼吸調節法,當學生感覺煩躁或者自信心不足的時候,可以進行深呼吸或者強氣呼吸等方法進行情緒的緩解。方法二,肌肉調節法,人的情緒和身體肌肉運動之間是能夠雙向反饋的,當學生在訓練時感到沮喪或者畏難的時候,可以通過一些快節奏、強力量的動作調節自己的心理狀態,例如練習顛球的時候總是練不好,產生焦躁的心理,可以通過強力擊球的方式,利用大幅度的運動,調節自身情緒,同時也能夠增加對排球的熟悉感和掌控程度。
總之,在初中排球教學當中運用心理調節教學法能夠有效消除學生的不良心理狀態,對于調整和優化學生的學習和訓練有著非常好的作用,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教學效果。
(作者單位:晉江市遠華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