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士義
2017年頒布的《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體育教育應落實立德樹人的人才培養目標,而且在學科素養的3大要素中提出了體育品格。德育是學校教育的重點組成部分,所以在立德樹人的視角下深入透視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更好地理解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的德育價值,可以促進體育教育與德育的融合,進一步提升學生的道德素養。
立德樹人是順應時代發展提出的新思想,可以推動學校德育事業的發展。然而在很多情況下,立德樹人的落實并不理想,常常只停留在教材上,體育教學過于關注培養學生的運動能力,對發展學生的體育品德不夠重視。本文站在立德樹人的視角下對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展開了德育透視。
1 彰顯體育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深刻意義
新課改正如火如荼地進行,在這次改革活動中,國家明確指出各學科在構建課程時,必須結合學科本身的特點,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科素養以及綜合素質。其中,核心素養指的是個體在比較復雜的問題面前或無法預測的情況下調整自身狀態的能力。對于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來說,有學者指出,體育教學主要是發展學生的學科素養,學科素養需要把立德樹人當作基礎,只有這樣才可以保證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教學質量。隨著教育教學的不斷發展,高中體育教育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該課程的定位也逐漸發生了一些轉變,不難看出,高中體育在德育教育領域占據著非常關鍵的地位。
雖然高中體育與健康不屬于文化課,但它也是高中階段教育教學的重點,是落實立德樹人目標、提升學生整體素質的關鍵路徑。新課標把立德樹人當作最基本的目標歸入體育課程的論述當中,一方面代表著國家越來越重視體育教育,另一方面,也為高中學校的體育和德育教育工作指明了今后的發展方向,為體育與德育課程的融合奠定了良好的理論基礎。
2 體育和德育課程的理念辯證統一
課程理念指的是編制并實施課程時需要遵循的主體思想,可以指導課程的開展,從1993年到2016年,我國始終把健康第一作為體育課程的標準,通過這個思想可以發現體育學科非常重視身體健康,這一思想的確立與當時的社會需求間存在著緊密的聯系,但隨著新課改的推行,立德樹人理念取代了過去的健康第一理念,這一變化順應了時代發展的需求,展現出國家和社會對人才提出的需求,這在體育教育中屬于比較大的理論方面的突破,為高中體育教學改革提供了理論框架。所以,新頒布的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可以促進體育教育的改革,有助于立德樹人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落實,能夠讓學生樹立起正確的體育價值觀,凸顯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德育價值。新課程標準把新舊課程理念有機融合在一起,展現了兩種課程理念之間的辯證統一關系。過去,體育學科過于追求體育教學強身健體的作用,忽視了體育課程在德育方面的價值,而如今,體育與健康課程認為身體健康和立德樹人同樣重要。
3 體育德育目標的體系化
在大部分人看來,詳盡的教學目標或教學計劃可以便于教師組織教學活動,進而對教學的效果做出適宜的評價,可以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樹立學習的目標。因此,需要在教學目標中體現立德樹人的思想,促進學生對德育內容的理解與認識。
新課標對體育德育構建了系統的理論體系,有效解決了不同概念之間在理論方面存在的偏差問題,統一了各個理論間的通性,而且融合了不同理論間的差異,為立德樹人在體育教學中的實踐奠定了良好基礎。新課標還把體育品德當作體育素養評價的主要組成因素,把社會責任感的培養歸入體育品德領域。
新課標指出,體育與健康課程需要注重理論內容、實踐環節、技能和方法、情感和態度以及價值觀等內容的結合,強化學生的情感體驗,更好地執行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
4 體育課本德育因素蘊含的系統性
和過去的課程標準比較來看,新課標增設了課程的內容模塊,便于體育教師在給不同的教學對象上課時選擇適宜的教學內容,同時還對各個模塊做出了細致的講解。教師可以按照自身的需求深入挖掘課本中的德育因素,最大限度地發揮體育教育的德育優勢。高中生的道德觀念已經趨于成熟,具有一定的自律調節能力,道德規范可以對高中生帶來明顯的約束作用,把體育與健康課程和立德樹人結合在一起,可以令高中生的德育理念根據系統性,逐步健全學生個體的道德理論體系。
5 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化和發展,新課程標準為高中體育與健康的內容和理論等帶來了比較大的轉變,為體育與德育教育的融合奠定了良好基礎,有助于實現立德樹人的目標。教師應當深刻意識到體育與德育結合的重要性,確保人才培養的有效性,全面提升學生的德育能力。
(作者單位:安徽省太和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