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漢周


摘要:目的 探討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治療晚期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療效。方法 將60例于2020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晚期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納入研究,并以等量電腦隨機法均分成AB兩組。予以A組常規關節鏡手術治療,B組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治療,并對比療效。結果 B組臨床療效及HSS評分均高于A組,對比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治療晚期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療效顯著,可助患者改善癥狀表現,并提升膝關節功能。
關鍵詞: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晚期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療效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icacy of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in the treatment of advanced knee osteoarthritis. Methods 60 patients with advanced knee osteoarthritis from March 2020 to March 2021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and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B group and ab group. Group a received conventional arthroscopic surgery,and group B received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Results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HSS score of group B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group A,and the comparison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 0.05). Conclusion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is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advanced knee osteoarthritis,which can help patients improve symptoms and improve knee function.
[Key words]total knee arthroplasty;Advanced osteoarthritis of knee joint;curative effect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屬于骨科常見疾病,且隨著人口步入老齡化社會,發病率逐步上升【1】。病發后患者會有膝部疼痛、腫脹、上下樓疼痛加重、下蹲后站立很困難等表現,且嚴重者可以出現關節活動受限、膝關節變形,部分患者還會伴有腘窩囊腫、半月板損傷、韌帶損傷【2】。因此來說,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屬于威脅人體健康及生命質量的疾病之一。而本次納入研究晚期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60例,并于2020年3月-2021年3月開展醫學研究,著重分析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現將詳細內容進行如下報告:
1 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經院內倫理委員會批準,將60例于2020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晚期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納入研究,并以等量電腦隨機法均分成AB兩組。A組男女比例17:13,年齡均值(68.65±3.70)歲,病程均值(7.24±2.46)年。B組男女比例16:14,年齡均值(68.82±3.79)歲,病程均值(7.26±2.50)年。對比患者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1)簽署知情文件;(2)溝通良好;(3)手術可耐受。
排除標準:(1)合并精神疾病;(2)合并血液疾病;(3)合并惡性腫瘤;(4)合并嚴重器質性病變。
1.2 治療方法
A組常規關節鏡手術治療,麻醉滿意后在股骨近端應用止血帶,在患側肢體膝關節的前內外側做人路切口,結合術前癥狀選擇手術方案,包括半月板修整、骨贅磨削術、軟骨平整術等。生理鹽水灌洗關節腔使用,對切口縫合,術后常規加壓包扎。B組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治療,麻醉滿意后,沿膝關節前方正中作長約10cm的手術切口,充分地暴露膝關節的關節面,將殘余的關節面通過截骨的手術去除,安放膝關節的假體,逐層縫合傷口,術畢。
1.3 指標觀察
將兩組患者以下指標進行觀察對比:(1)HSS量表評估膝關節功能,得分越高越好;(2)臨床療效,HSS評分提升〉80%為顯效,HSS評分提升40-70%為有效,未達到以上標本為無效,(顯效+有效)÷30×100=總有效率。
1.4 統計學分析
SPSS 20.0處理數據,()與(%)表示計量與計數資料,t值與x2 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對比兩組患者HSS評分
B組HSS評分均高于A組,對比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2 對比兩組臨床療效
B組臨床療效高于A組,對比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3 討論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以關節軟骨的剝脫、退變、繼發骨質增生為特征,且常累及軟骨下骨質及關節周圍滑膜、關節周圍組織,同時產生一系列慢性關節疾病表現【3】。據臨床統計學數據顯示其發病約占整個骨關節的40%,其中有1/4患者的生活質量受到嚴重損傷【4】。隨著該疾病發展到晚期,保守治療已經不能取得顯著療效,因此就要展開手術治療。而鑒于該疾病多發于中老年,故手術耐受也成為了臨床考慮重點。
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就是切除膝關節軟骨損壞的表面,并安置一個人工表面和墊片,構成一個新的關節。該手術可以減少患者的疼痛,糾正膝關節畸形,恢復患者膝關節的屈伸活動【5】。目前人工膝關節置換術已非常成熟,人工膝關節一般可使用10-20年,隨著技術的不斷提高,其在體內的生存時間可越來越長。因此來說,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是一種安全、經濟、有效地緩解疼痛、重建功能的好方法【6】。而本次為了證實該手術的療效,特將常規關節鏡手術的療效為參考,并納入晚期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進行研究,結果顯示:經過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治療后的B組患者其屈曲畸形,關節活動度、肌力、穩定性、功能評分均高于常規關節鏡手術治療的A組,臨床療效B組也相對較A組更高,且對比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也進一步證實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不僅具有顯著療效,同時還可以提升與改善術后患者膝關節功能,為患者術后生活質量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礎。
綜上所述,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展開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治療,對可以重建下肢力線,重建軟組織平衡,讓膝關節置換以后達到一個穩定的膝關節狀態,值得被應用推廣。
參考文獻:
[1]庾明,張廷玖,張東.中藥離子導入聯合膝關節鏡清理術治療膝骨性關節炎的臨床療效及機制[J].西部醫學,2018,30(8):1138-1142.
[2]汪天喜,李振文.膝關節鏡清理術聯合中藥離子導入治療膝骨性關節炎的臨床療效[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20,13(6):111-112.
[3]顧建欽,鄭稼,劉珂,等. 關節鏡下關節清理加灌洗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療效分析. 中外醫療,2016,35(20):42-43,47.
[4]蔡春雨,吳鵬. 關節鏡下關節清理加灌洗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療效分析. 中國社區醫師,2019,35(21):23,25.
[5]趙新亮.透明質酸鈉注射配合自體富血小板血漿注射治療膝骨關節炎的臨床效果[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8,3(25):37-38.
[6]劉步云,孫育良,何本祥,等.關節腔注射富血小板血漿與玻璃酸鈉治療膝關節骨關節炎的療效比較[J].實用骨科雜志,2017,23(1):71-73.
[7]肖勛剛,魯世金,成明華,等.關節鏡輔助下微骨折技術聯合玻璃酸鈉關節腔注射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J].廣東醫學,2015,36(10):1512-1514.